和菩薩簽約?

眾生有苦難,向菩薩祈求,菩薩也要求眾生斷惡修善。菩薩同意眾生的所求,眾生也要同意菩薩的所求,大家都同意遵守信用,這叫做「要契」。菩薩和眾生一同訂立的一種契約,這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我們引用《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五》,看看菩薩和眾生的「契約」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云何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要契」,「要」是請求;「契」是約定。彼此有所求,大家同意彼此的意見,立下合同。


謂諸菩薩若見有情求飲食等十資身具;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及諸沙門婆羅門等,廣說如前,乃至若能受持淨戒;如是我當隨汝所欲,施飲食等諸資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資具是日常生活的所需器具或者泛指各種設備,維持生存。「十種資具」是「一、食。二、飲。三、乘。四、衣。五、莊嚴具。六、歌笑舞樂。七、香鬘塗末。八、什物之具。九、照明。十、男女受行。」《瑜伽師地論卷二》。

眾生向菩薩有所求飲食等資身之具,菩薩就和這個有所求的眾生協議和安立契言:「你要求這十種資身具,我可以滿足你們,但是有條件,就是要知道父母的恩,知恩報恩。對父母、諸沙門婆羅門也能恭敬供養,乃至不要造罪,能受齋持戒。你若能做到以上所說的,我當隨順你的希望,布施這些資身具。若是不能這樣做,我就不布施這些資身具給你。」


如是菩薩,若見有情來求種種田事、宅事、諸闤闠事、王事、域事、財事、穀事、或有來求諸工業處、及諸明處,或有來求共為朋友,或有來求共結婚媾,或有來求共作邑會,或有來求助營事業;菩薩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所說;如是我當施汝田宅,廣說乃至助營事業。

「田事」是種田。「宅事」是住處。「諸闤闠事」是街市、街道,或者借指店舖、商業、城市計劃。「王事」為國王做事。「域事」在某個區域做事。「財事」金錢、物資的總稱。「穀事」糧食作物的事情。

「諸工業處」是「營農工業、商賈工業、事王工業、書算計度數印工業、占相工業、咒術工業、營造工業、生成工業、防那工業、和合工業、成熟工業、音樂工業。」《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諸明處」是「五明,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專業知識的事。請求和菩薩作朋友。「共結婚媾」就是婚姻、嫁娶。「共作邑會」,在某個地區成立一個會。「求助營事業」活動的事情。

有人有以上的事情,請菩薩幫忙。菩薩就和他訂立合約:「你能知恩報恩父母、恭敬供養,乃至其他的要求,如前面所說的;我就會幫忙你所求的事情」。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有諸愆犯、或被舉訟,或作種種不饒益事,為他所拘,將欲刑縛,斷截撾打,毀辱迫脅,驅擯流移,或他所執、欲捶縛賣;菩薩爾時隨能隨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脫斯難。

「愆犯」因過失而觸犯刑律,犯了違法的事。「舉訟」造了罪以後,被人舉發、控告到法庭要打官司了。「種種不饒益事」做了很多傷害人的事。「為他所拘」做錯事,被人家逮捕了。「將欲刑縛,斷截撾打,迫脅」捆綁、毆打、毀辱威脅。「驅擯流移」驅逐,被流放到苦惱的地方去了。「所執」,被人家捉起來,「欲捶縛賣」捉起來就是要打,或者賣給別的人了。

菩薩此時看見眾生有這樣的苦惱,隨能隨力就同他訂個合約:「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脫斯難」,令他脫離災難、苦惱。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遭遇種種王賊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惡名,諸怖畏等;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眾生遭遇到種種的苦惱事情,王、賊的怖畏,或者水災、火災、人、非人(鬼神)的怖畏。或者「不活」,生活困難,或者「惡名」不好的名譽的怖畏,種種其他的諸怖畏等」。菩薩見到眾生遭遇到種種的怖畏,菩薩也會幫忙的,善巧方便的救護眾生,使令眾生離開恐怖,但是有條件,就是「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免斯畏。」就是要眾生作孝順父母等等的善法。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欲所愛會,求非愛離;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遂汝所願,令所愛會及非愛離。

眾生想要與所愛的人集會,或者冤家在一起很煩惱,希望求菩薩幫忙,把冤家遠離了。若是眾生能作孝順父母等等的善法,菩薩就會滿足他所願望的,令所愛的人能集會,令非愛的人遠離。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為疾所苦;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

有情為疾病所苦惱,看醫生也治不好,請求菩薩幫忙。菩薩也會幫這個忙的,菩薩爾時就和他立合同:「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


彼諸有情既為菩薩如是立要,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菩薩皆能遂其所願,當知是名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苦惱的眾生和菩薩立了契約,眾生感覺到菩薩肯幫忙,就趕快的聽菩薩的教導,於善法快速的修學,於惡法快速的斷掉。若是肯斷惡修善,菩薩就能滿足眾生的所願了。這就是與菩薩共同訂立契約的方便善巧。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