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台灣行(宗教篇)

偷空短遊台灣,與外子胡亂搭車,不編行程,竟然十分狹意。愛遊台灣,不為趕景點,看名山大川,而是愛那種香港缺乏的日常生活品質,包括現造的豆漿早餐和沒有搭過飛機的地道水果。

法鼓山─佛教新美學

還是不想留在城市,便從台北車站搭客運到法鼓山。年前到朱銘博物館,遠眺山下的法鼓山,已經心往神馳。但見網站叮囑參訪者預約,唯有作罷。外子仰慕聖嚴法師已久,雖然法師已經往生,這趟終能一訪,還是非常歡喜。周五參訪遊人不多,打計程車從金山鄉上山,負責接待的吳師姐和李師兄老早便在接待平台等我們。時正午齋,與另一位同是由香港來的師姐會合,便到齋堂用齋。午齊餸菜果然簡樸,瓜就是瓜、菜就是菜,鮮甜分明。齋堂用自助形式運作,取了飯餸便逕自走到男或女眾用餐區,有的還自備碗筷,默念午齋偈,然後專心用飯。偌大的齋堂,四眾弟子井然有序,格守禁語,只有碗筷觸碰的聲音,沒有一句閒話。齋後經過廚房,師兄指着廚房說,這個廚房,足夠煮三千人的飯!佔地70甲的園區(即不足68公頃;維園面積19公頃),幾乎每天都有不同活動,常住僧人只二百多名,日常運作均端賴義工維持。周六、日的繁忙時段,動員人數可達五、六百人,以接待數千名參訪者。接着師姐又說:「你看我們廚後的垃圾這麼少!」聖嚴法師不僅提倡環保,還提倡心靈環保。所謂環保,不只是省吃斂用,而是知足少欲、惜緣惜福。

惜緣惜福的環保理想,來自聖嚴法師開山原則。從原觀音寺的18甲地開始,自1989年起經過十多年的置地、規劃、動工,歷時十六年,才於2005年開放。聖嚴法師「希望法鼓山的建築,要像從土裡自然長出一般。」所以從規劃座向到裝潢細節,都得配合天然地形,非不得已,不可砍一棵樹,更不許移山填壑。分別為六層及四層高的主體大樓,座落於兩條河溪中間,集佛殿、齊堂、會客室、展示廳及文物館於一身。而設有圖書館、研究所與修學院於的第三大樓、僧眾寮房與禪堂,則散落在園區後方。法鼓山建築物牆身均以青斗石簡以紅磚覆蓋,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蓋頂銅瓦原為金色,但經歲月磨煉已呈鏽綠。走在連貫起各大樓的戶外步道,吳師姐特別叫我們留意粗石階之間的縫隙和斜坡,都沒有用水泥填滿,植物自由生長,蟲蟻與我們如常出入。設在頂樓的大殿,頂高16公呎,廣3000多坪(即9000千多平方呎),是日常早晚課和大小法會的地點,走進去,頓覺個人之微。然而從生命園區回望,這座大樓卻又是如此貼伏地依偎在山頭,不覺其雄偉而只覺其與山頭渾然一體。令人最心曠神怡的,莫過於觀音殿前的水池,沒有七寶荷塘或彫欄玉砌,就只是如實的一池清水,照見天上凡間的空明。脫胎自宮殿建築的傳統寺院風格,演化成莊嚴而樸素、宏大而內斂的現代建築,彰顯出聖嚴法師宗風。築師設計陳柏森、張國洋及陳俊宏的別出心裁,讓出最多的空間讓時間在建築物上自行顯現無窮變化,締造佛教新美學,實在應記一功。

吳師姐剛弄傷了臂膀,掛着三角巾仍帶我們在園區四處遊逛。遇到法師和義工,大家總關切的問侯;走在有電梯的大樓,師姐也是領着我們拾級而上;每當又熱又渴的時侯,總會有飲水機和長凳在轉角。如果沒有這些體貼的設施和細心的主事者,就是再好的建築也是枉然。曾當小學老師的吳師姐隨機說教,看到蟬蛹脫殼,會道生命的無常;遇到路旁老樹,會告訴我們昔日師父怎樣對樹說法說我們要蓋房子,請你不要那麼執着。路上遇見唯一沒那麼笑容可掬的,是剛把老人植存的一家。安慰寒喧之餘,吳師姐更嚷道:「我死了也要葬這裡!」。所謂植存,即是不立碑築園,把骨灰直接埋入地底。陽光稍斂,吳師姐便帶我們見識何謂植存。從藥師古佛沿步道而上,有一圈平平無奇的草地,只有幾叢翠竹,細看才發現草地上都打了像高爾夫球場上的小洞。洞口覆有帶草皮的活蓋,下面則是直入地底二十呎的深洞。植存不只是讓塵歸塵土歸土,更是要我們學懂放下。故此先人的骨灰會被分成幾份,然後隨機放入不同的洞裡。「環保生命園區」由台北縣立、法鼓山管理,家屬不能擇日,也不許燒香化寶,悼念只携一束鮮花。吳師姐領着我們靜靜地繞了一圈,默唸佛號,又跟在這裡掘洞的師兄打了招呼,便安靜的離開。走了大半天,不要說墓園沒有竪碑立匾,就是在園區也只在大殿才見有三尊佛像,觀音殿也是名副其實——除了觀音像,使沒有其他。聖嚴法師倡導智信,反對偶像崇拜,只有紀念館才有他的肖像。莫說滿天神佛,園區就連一點多餘的裝飾都沒有。懸掛的手書牌匾,也只是一幅起兩幅止,在適當時侯儆醒一下學佛弟子而已。所謂佛在心中,看着吳師姐的言行身教,就是法鼓宗風的最好示範,着實叫人歡喜。

世界宗教博物館─百千法門同歸方寸

前面提到台式生活品質,總能在平常和小處流露文化素質。到台灣逛博物館,除了像百貨公司一般熱鬧的故宮之外,我更喜愛跑地方小館,像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和鶯歌的陶瓷博物館,雖是專題小館,都辦的非常專業。博物館不是樂園,辦的好與壞不在於館址大與小而在於藏品質素與展覽水平。像設在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一壁靠着太平洋百貨,展示廳設在七層樓房的最高兩層,佔地只2388坪(即不足7,900平方米;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總樓面面積為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深黑的外牆沒有窗,十分低調地隱落在尋常百姓家。在地下購了門票,搭昇降機直上七樓,迎面而來的是一幕水簾與迴盪在「朝聖步道」走廊的聲音,反覆呢喃:「在出生前,我是誰?」、「我們為何被生而為人?」「我們為什麼懼怕死亡?」步道壁上,有不同宗教朝聖者的剪影,殊途同歸的向着同一方向禮拜,陪伴參觀者進入展區,如像一次心靈洗禮。宗教多從對生命的詰問和對宇宙的好奇開始,而博物館則強調不同宗教的互相了解與和平共處,故展覽亦從一幅綜合了由中國、印度、羅馬等幾個主要遠古文明的星象圖結合而成的「寰宇圖」開始,舖設在「金色大廳」的地板上,讓觀眾自行身歷其境。七樓展廳,展出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教、錫克教、神道教、馬雅民俗及古埃及民俗信仰等文物。雖然每種宗教只有一個展櫃,但所搜羅的藏品,從公元前的埃及青銅神象、二世紀的灰岩佛足石、九世紀的羊皮紙古蘭經,到當代台灣的媽祖像,一一包羅萬有。而解說文字扼要敍述不同宗教的歷史起源、信仰對像、修行實踐及在台灣的今昔發展。與參訪個別宗教古蹟道場不同,博物館把宗教視為知識的對象,等量齊觀的展示方式,鼓勵觀者橫向閱讀。不難發現的是各種宗教之間的互動與相似性,其實往往比衝突與矛盾為多。尤其神道教、佛教與道教的造像美學;甚至馬雅文化對天主教的融合。如果嫌七樓的展廳太過知識性,六樓的「生命之旅廳」,以生、老、病、死來貫串起不同宗教的生命觀,參以人生不同階段的儀式和生活物品,以多媒體方式讓觀眾融入其中。不少新建的博物館,常濫用多媒體,令人眼花瞭亂,反而窒息思考和感受空間。「生命之旅廳」卻是難得的洽到好處。例如其中的「靈修學習區」,獨闢一室,中央是一片原木地台,三面影音播放是不同宗教的修持方式,例如印度教的瑜伽、道教的太極,觀眾可安坐在地台上靜心欣賞、有樣學樣,卻又不失肅穆氣氛。

世界宗教博物館,是被喻為台灣第五大山頭靈鷲山的心道法師所創立,籌備十一年,於2001年開館,由哈佛大學宗教研究中心Lawrence Sullivan博士設計展示內容,館址由已故建築商邱澤東捐贈。心道法師1948年生於戰後緬甸金三角地帶,幼失怙恃,深心體會到戰亂對人類帶來的痛苦。三乘合一的心道法師,出家與修行經歷充滿傳奇。把精力投放到世界宗,而不只是廣開道場,為的是希望化解做成最人類社會衝突的根本矛盾,接引更多不一定一開始就對佛教有興趣的大眾。雖云博物館以世界宗教為主題,唯濃重的宗教氣氛,與強調「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卻又不失佛教本懷和靈鷲山宗風。

(遊記全文,另刊個人博客「藝文‧三昧」,歡迎指教http://samadhiinarts.wordpress.com/)

網上資料: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http://fagushan.ddm.org.tw
世界宗教博物館http://www.mwr.org.tw

伸延閱讀:
陳大為鍾怡雯:《靈鷲山外人─心道法師傳》,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008年再版。

相關活動:

香港書展「經典3.0——跨兩岸三地演講會」
日期:2009年7月26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嘉賓講者: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寶德、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及教授洪蘭、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人文學科教授李歐梵
報名:http://www.hkbookfair.com/tc/Events.aspx?qcat=Classic3

文道讀書分享會《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
日期:2009年8月1日
時間:晚上7-9時
主持:梁文道先生
報名:http://bulletin.buddhistdoor.com/chi/event/986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