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前兩天,一隻小猴子在印度堪坡(Kanpur)火車站上的高壓電線爬行,觸電倒地,掉進鐵軌的縫隙間,不省人事。另一隻同行的大猴子,迅速跳過來,把牠從縫隙拉上來,不斷舔舐其脖子和頭部。小猴子過了一會兒仍沒反應,大猴子遂將之拖拽到水渠中,反覆浸泡,並不斷晃動其身體。如是者,大猴子又咬、又打、又搓、又揉,足足二十分鐘,最後終於救醒了小猴子。
事件獲得世界各地傳媒的廣泛報導,在場人士拍下的猴子搶救片段也風行網絡;人們都對此事嘖嘖稱奇,讚嘆動物具人情味。其實,這對佛弟子來說並不稀奇,佛法早已指出眾生本性慈悲,均有佛性。
中國史上的著名思想家中,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而佛法在絕對層次(勝義諦)上,主張心的實性遠離造作,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但在相對層次(世俗諦)上仍是主張性善的。古代的佛教文獻,經常以世上沒有眾生毫無慈悲、再惡毒的眾生也會對子女慈悲(當然這是有限度的慈悲,要經過培養才能擴大)為由,論證眾生本性善良。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性善之說的確比較可信。人性之所以為善,亦可能是從生物生存法則發展而成,因為人也是群居動物,依賴互相照應和合作才能確保族群能存活下去。不過人的感情發展比其他動物高,所以能把這種動物習性昇華成為高尚的情操。
過去曾有一些專家、哲人看見自古至今,人類經常為了一己私慾而傷害別人、發動戰爭,所以提出人本性是殘忍、自私、愛好侵略的;還說嬰兒不斷向親人要求吃喝和關注,就是人性自私自利的表現。然而,現代心理學結合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並沒有令我們必然自私好鬥的神經結構。反之,每個人都埋藏著同理心(empathy,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心)的潛能。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名著《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指出,幼兒都具備同理心,看見別人身體某部位受傷,會撫摸自己的相同部位,或跑去擁抱媽媽尋求安慰,彷彿受傷的是自己。但到了三歲半左右,由於人我之別逐漸分明,這種自然自發的能力才慢慢減弱。
至於嬰兒需要別人照顧和關注,專家將之解釋成引發人類慈悲和關懷本能的機制。因為照顧嬰兒的人和嬰兒自己都會感到快樂和溫情,這不是一種單向的付出,而是雙方面的收穫。換個角度思考,嬰兒的行為意義便與悲觀者所想的完全不同了。
嬰兒如果得不到溫情和照顧,有可能夭折;若得到的不夠,長大後輕則變得不合群、社會適應不良,重則會有神經質或攻擊性,甚至有犯罪傾向。所以,人類邪惡一面的主要成因不是天性,而是個人的成長經驗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們希望對愛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內心深處覺得受傷、沮喪、失望,所以不欲關懷別人,甚至傷害別人以作報復。
不難發現,所有作惡多端的人內心一定有某種缺陷。但惡行惡念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是人對自己眼中的外在世界所作的無奈反饋。哪怕是殺人如麻的希特拉,某些時候也能驚鴻一瞥自己的善性──他說過和心愛的人一起時有「善的感覺」。無怪乎即使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亦認為人具有「本能的同情心」。
從另一個觀點看,其他生物的生活方式,跟其天生的身體結構配合得恰到好處。如果這情況是遍及一切眾生的話,那麼能令我們身理、心理發揮到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最適合我們,也可能是最符合我們本性的生活方式!
近代興起的身心醫學(Mind-Body Medicine,又稱心身醫學,重視心理與生理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以改善心理促進身體健康)證明,慈悲和善的心態對身心確實甚有裨益。哈佛醫學院有一項長達三十年的研究,追蹤了幾千人的日常生活,顯示富有同理心、樂於助人者,多數活力充沛,身體健康,經常有開心、平靜、溫馨的感覺,對生活的滿意度及自我評價也較高。哈佛還曾做過實驗,讓眾人觀賞德蘭修女照顧貧病者的影片,他們看完後,體內的T細胞、唾液中的A型免疫血球素(兩者皆有助抵抗疾病感染)均增加了。若看完影片後再修習慈愛的觀想,其效果更明顯。
相反,越是自我中心、不與他人接觸的人,通常健康較差,患上心臟病的機會較高,心理上比較不快樂、壓力較大。很多帶有惡意的情緒,都會為身心帶來不良影響。如憤怒、敵意等,會加大出現心臟病、高膽固醇、高血壓等問題的風險。
不能給與慈愛的人不會健康,沒有接受慈愛的人亦然。哈佛另一項研究,追蹤了百多人三十六年的生活,紀錄了他們生活的基本資料。發現當中以「慈愛」、「包容」形容父母的一群,身心都比較健全;而形容父母沒有耐性、冷漠、無情的一群,超過八成有潰瘍或心肺疾病,或有酗酒等行為問題。此外,以色列一個涉及一萬人的研究,表明約八成感受不到配偶溫情的人都有心臟方面的問題。
人的身心機能會因為善而提升,因為不善而下降。如此看來,人性本來應該是善的,至少也是適合善的。
凡此種種,與佛法對人性的態度不謀而合。因此,佛弟子一方面不用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的心靈層次不能提高而放棄自利(個人修持),另一方面也無須認為眾生無法教化而放棄利他。應該相信自己,也相信眾生的潛能,盡力開展慈悲心,並嘗試開導他人去惡從善,令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