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份工!

(圖:icbi.weebly.com)

數月前一家投資銀行研究調查發現,香港每周平均工時超過50小時,是世界之最,較全球平均的36小時23分鐘高約四成。除了工時長外,香港在有薪假期方面一年卻平均只有17.2日,比全球數據低。[1]香港人勤奮是眾所皆知的,但若然如前文所述,行、住、坐、臥的消費對我們身心事關重大,那每日佔據我們超過一半或更多時間的工作,就更為重要了。

市場經濟對生産力的重視由亞當.史密夫的《國富論》可見一斑。他將國家的財富定義為每年土地和國民勞力產出的實質價值。[2] 直到現在本地生產總值(GDP)的增長,仍然被視為經濟發展中最關鍵的指標。在原始的經濟模式內,我們通過時間、勞力和智慧的付出,無論是耕作、捕獵還是織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產過程是相對實在、簡單和直接的。隨著經濟模式日漸複雜,加上貨幣的運用,我們的工作越分越細越精,生產過程的最終產品和我們所負責的關係越來越弱,而我們辛勞的成果則轉為以金錢代替。大家很難想像一部智能手機的組裝牽涉過百個工序,[3]在流水線上的每位工人只負責一個小環節,而部分工序已經機械化和重複到可以被自動機器取代的程度。

另一方面,初級和再加工製造業亦衍生了服務性的第三產業。在發達的市場,金融、法律、銷售、廣告及其他服務業合計佔GDP七至八成,香港的服務業則佔GDP九成以上。[4]從另一個角度,有報告指出一部最新型手機的成本只佔零售價約三成半;[5]一杯咖啡的收入在咖啡豆的生產地只佔約兩成,餘下八成的收入則由消費地的中間環節分成,[6]可見銷售品牌和服務環節附加價值的巨大。「實體生產」規模有限,但金融的「槓桿生產」卻能讓經濟規模倍增。2015年美國股市的規模已經是GDP的1.4倍,香港股市的規模是GDP的10倍,衍生工具的規模更是天文數字。[7]槓桿雖然大但仍然有限,反而「無形生產」,如上述的品牌、廣告、文化藝術等無形資產的增長幅度則是唯心的。在廣告界和科技界,一個好橋段、好設計和創意可以是無價的。

不論是實體、槓桿還是無形生產的工作,只要還未被電腦或機械取代,人性的層面便不容忽視。現代佛學經濟學的重要學者Schumacher指出,「無情地將工作分割到沉悶和無意義的地步,意味著對產品的重視大於對人。」[8]如果工作是互動的丶多面的和具啓發性的,我們在工作中除了獲得金錢上的回報以外,我們亦有機會和其他人交流、發展思考能力和專業技能。印度著名的哲學家和經濟學家Kumarappa認為工作對人類較高功能的真正意義,就有如食物對身體一樣:「它滋養和激勵一個高尚的人,推動人去竭盡所能。工作應引領人的自由意志和規範人的動物原始本性,在正確的路徑上求進前行。工作亦應為人提供一個極佳的平台,讓人展視他的價值觀和發展他的性格。」[9]

如果工作在現實中真的有這些功能,為何我們在初級經濟學課程上已將工作視為勞動,越少越好的;而消費則是享受,越多越好的呢?為何工作雖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近年大家仍然要强調工作和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難道工作已離生活越來越遠?

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延伸閱讀:

最「正」的消費
 


[1] 香港打工仔全球工時最長每周超過50小時, 《星島日報》,2016年5月25日。

[2] 譯自:Smith, Adam. 1843.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01. Edinburgh: Thomas Nelson.

[3] http://theweek.com/articles/477892/what-takes-make-iphone-by-numbers

[4]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SRV.TETC.ZS

[5] http://www.cnbc.com/2016/09/21/apples-iphone-7-more-expensive-to-make-ihs-markit.html

[6] Talbot, John M. 1997. “Where Does your Coffee Dollar Go? The Division of Income and Surplus Along the Coffee Commodity Chai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2 (1):56-91.

[7] World Bank. 2015. “2015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The World Bank. Accessed 2 October 2016. http://wdi.worldbank.org/table/5.4.

[8] 譯自:Schumacher, Ernst F. 1984. 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45. London: Sphere Books Ltd. Original edition, 1973.

[9] 譯自:Kumarappa, Joseph C. 1957. The Economy of Permanence. 99. Varanasi: Sarva Seva Sangh Prakashan.投稿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