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模範──香港噶舉滿林十周年的啟示

海濤法師講述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模範行誼
海濤法師講述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模範行誼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每年都在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處)舉辦大型的祈願法會,後來更把這法會的傳統推廣至世界各地。香港自十年前開始,已每年舉辦祈願法會,邀請海內外眾多高僧大德參與,蔚為本地藏傳佛教界一大盛事。

今年是香港噶舉祈願法會十周年,主辦單位為隆重其事,特別設置了一個15呎高的大型轉經輪,內藏超過二億遍六字大明咒,讓參加者轉動而淨業積福;又舉辦了臨摹六字大明咒的活動,大眾按著法王親撰的藏文,書寫咒字,許下善願。本屆大會主題是「愛的六字真言」,因為觀音菩薩是慈悲的化身,而六字大明咒正是觀音菩薩的心要。我們通過這真言,表達對芸芸眾生的關愛與祝福。

此外,在9月6日至9日的祈願法會中,還有共修經咒、大藏經環繞全港、觀音菩薩灌頂、托缽供僧、點燈祈願晚會等項目。其中,王菲、梁朝偉、陳潔靈等嘉賓,更現身晚會獻唱。

9月6日晚上,台灣生命電視台台長、中華印經協會及中華護生協會榮譽理事長海濤法師,特地來到香港,分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的軼事,對修行人啟發甚大,故特撮要如下:

分享會尾聲,海濤法師(右)與主持人雪樂喇嘛(左)帶領供燈祈願
分享會尾聲,海濤法師(右)與主持人雪樂喇嘛(左)帶領供燈祈願

佛法無分派別

大家都知道海濤法師經常謁見大寶法王,並為後者製作了許多光碟、書籍。身為漢傳佛教法師的他,為何學習藏傳佛教?以他的地位,怎麼去拜一個比自己年輕三十歲的藏族青年為師呢?

法師指出佛教的使命是守護生命、服務眾生,這沒有南傳、北傳、藏傳的分別。修行人對三乘佛法都應該了解,以某個傳承侷限自己,等於畫地自限。

菩提迦耶一帶有很多不同傳承的寺院,大寶法王雖然是世界知名的噶舉派領袖,去到當地的泰國佛寺,仍然頂禮台上的泰國僧人,並接受其灑水加持。

另一次,海濤法師禮請一位格魯派上師開示,法王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來到,一直在後面聽著。開示結束,海濤法師才發現法王在後面,法王更讚嘆那位格魯派上師。

不過,漢人當中仍有不少會毀謗其他傳承的佛教,或者聲稱依止了一個傳承則不能接觸其他的。有見及此,海濤法師特別建議法王穿上漢傳袈裟拍個照,即使漢族弟子擺放他這張照片也不會被自己師父罵,法王馬上答應了。海濤法師深感法王毫不計較自己,為了利益眾生,甚麼都願意。

與會四眾也一起合十,祈願正法興隆,行者如法修學
與會四眾也一起合十,祈願正法興隆,行者如法修學

密宗不一定更高

海濤法師進一步開示,某些藏傳佛教信徒,認為自己比南傳、北傳的弟子更勝一籌,因為密宗可以即身成佛。然而,當你認為自己高,這卻會令你變低(筆者理解是貢高我慢會降低行者的修證),且可能會被人利用你這弱點,中港台都有不少利用密法行騙的人。

誠然,筆者也遇過不少法友以為自己在修密法,比較「高級」,因此瞧不起其他傳承;而他們所理解的密法,就只是灌頂持咒。其實,藏傳佛教不僅是密宗,而是包含了顯宗與密宗。若嚴格按照次第,須要先學習前者才能進修後者;密法除了灌頂持咒,還有廣大的理論與甚深的修持,須要做到許多細節,方可成就。[1]

許多善信在會場轉動15呎高轉經輪,經輪上的金字乃梵文六字真言: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許多善信在會場轉動15呎高轉經輪,經輪上的金字乃梵文六字真言: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漢傳、藏傳 哪個更佳?

海濤法師曾經問過大寶法王,他覺得漢傳、藏傳的寺院,哪個更殊勝?想不到法王竟回答漢傳更殊勝,因為寺內沒有蔥蒜的味道。

海濤法師表示,講到藏傳寺院,我們往往很重視當中佛像的特殊來歷,或者哪尊佛像曾經開口說話。然而,在法王眼中,如法行持才最重要。

筆者曾經介紹,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禁止派內道場吃肉,並鼓勵四眾弟子持素。[2]海濤法師也提及,法王本人不吃蔥蒜牛奶,還常引用第八世噶瑪巴等等反對吃肉的教言,但他從不強迫別人跟從。筆者十分推崇法王這種嚴己寬人的態度,否則硬要別人持素,可能引起人們對自己,甚至對佛教的反感。

保護環境 身體力行

海濤法師印了很多經書,他帶給法王看,沒想到法王竟然叫他多種些樹。一言驚醒夢中人!他一直只想著印經,壓根兒沒顧及印經用的紙張都是砍樹得來,忽略了其所造成的環境破壞。

另一次,海濤法師與法王吃飯,法王剛坐下來,又馬上起身,走去另一間房把燈關掉,並解釋道那邊不須要用燈。

海濤法師感觸地說,理論讀多了,不一定有感受,更不一定會實踐,但看見像法王這樣的人物以身作則,自然便會想跟著做。法王也說過,學佛若冷冷的毫無感動,便要注意了;因為有感動才能促進修行,而虔誠就是保持感動的要素。

法王的舉措,讓筆者想起我們也主張在家中或辦公室,較長時間不用照明或電器時,順手將之關掉。據講這麼簡單的動作,足令一般家庭每月節省18000瓦的電力,相當於省掉了一盞30瓦的長明燈。這是就傳統白熾燈而言,有謂節能燈不應開關太頻密。

諸法如幻 澄心應對

分享會的主持人雪樂喇嘛(亞洲德噶基金會執行長)提及,大寶法王很多時都親力親為,自己披上圍裙跟大夥兒一起幹活;海濤法師也表示,法王心思細密,對於衣服怎樣穿、杯子放哪裡、字怎麼寫都一絲不苟,事必躬親。遇到不懂的東西,法王總是不恥下問,而且問得很仔細。

法王說過:「視一切事物皆如幻如化,不執著,才能看清楚怎樣去做。」法王年僅29歲,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不一定只會顧著玩,更可以肩負對其他眾生的責任,承擔世間的苦。

鍛鍊慈悲 當下承擔

法王遇到年老的弟子來求見,往往會匆忙地上前扶著對方;碰見病苦大眾,會修「自他交換」,觀想對方的病苦被吸進自己體內──這是破除我執的最佳法門。法王不僅教弟子這樣修,其本人亦如是實行。

海濤法師認為,無論漢傳或藏傳信眾,都應練習這種觀想。尤其是大乘行者不能離開菩提心,否則即犯菩薩戒。(筆者按:藏傳菩薩戒中,捨棄菩提心是根本罪;接受灌頂已同時受了菩薩戒。)

慈悲不是藏傳佛教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人人皆有佛性,當下承擔即能感受到諸佛悲心的力量,立地成佛。誠如法王所言:「大悲心是一種勇氣、承擔,就像披上盔甲一樣。」「以慈悲的眼、口、心待人,別人自然樂意親近。」

悲智雙運 密法基礎

大寶法王認為漢人很喜歡密法,但對空性不了解,故有講解《金剛經》的計劃。法王開示:「『空』不是沒有,而是眾生互相依存,眾生皆與我有關。」[3]

海濤法師補充道,先發菩提心,才適合去唸咒語、結手印;而發菩提心則應受持菩薩戒。如果動機不正確,即使親見法王,也可能弄巧反拙。例如有些僧人去求見法王,只是為了拍照,有的更是希望法王認證自己是活佛。結果,這些僧人見過法王,反而出了問題,甚至還俗了……

最殊勝的法門:人人都是噶瑪巴

雪樂喇嘛問海濤法師,他那麼親近大寶法王,獲得了甚麼上乘竅訣?後者回答,最特別的法門就是觀一切如幻如化,好好做人做事,不離慈悲心。

法師繼續開示,學習上師的優點、願力,就是對上師最好的供養。只要具足悲心,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噶瑪巴──這是法王本人說的。

再者,除了法王之外,海濤法師會效法每一位上師的可取之處,這樣才稱得上學習。他並不會因為法王是自己上師而驕傲,因為法王的優點是屬於法王本人,而不是他的。作為弟子,要超越自我,減少自身缺點;身語意不離上師,學習其長處,展現其素質。因此,海濤法師本身的師父,也鼓勵他去親近不同的善知識。


[1] 詳見拙文〈小乘與大乘、顯乘與密乘的次第〉

[2] 〈第十三至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懿行〉

[3] 〈蓋因「空」的意思是萬物沒有獨立自存的本質,都是不同條件和合而生的。正因大家的生滅、運作都需要彼此的條件配合,故謂眾生互相關連,這也是我們應該對眾生慈悲的原因。詳見拙文〈「空」不是「無」〉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