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生命傳奇 15

大般涅槃‧禮敬佛塔
大般涅槃‧禮敬佛塔

大般涅槃‧禮敬佛塔

故事

二千五百多年前,至善的人間心靈導師—-佛陀,在拘尸那羅的娑羅樹林間大般涅槃了!

根據《大般涅槃經》的記載,佛陀入滅時,除了少數近侍弟子之外,還有天神以及鄰近的未羅族人等,扶老攜幼前來瞻仰佛陀的聖容。他們蒐集了城內的名香、花環,用衣帛做成天幕將花環懸掛其上,在歌舞樂聲中向如來的遺體致敬,並以轉輪聖王的莊嚴儀式為佛陀舉行火葬,日後並在十字街頭建造佛塔,讓人們可以奉獻花香禮敬如來。隨著時光流逝,民間日漸發展出布施傘蓋、幢幡、塗香、燈火及歌舞妙音等供養佛塔的儀式,於是,帶點嘉年華式的熱鬧場面,逐漸淡化了哀傷靜穆的心情。

作品說明

作品呈現佛陀大般涅槃後,人們前往朝拜的熱鬧場景。畫面最大的焦點就是這座覆缽形的佛塔,下方是前來朝拜的各國人士,長相、衣著各異,充滿異國情趣。

這幅歡慶畫面,被馬歇爾認為是佛陀入滅時,拘尸那羅的未羅族人以歌舞樂音向佛陀致上最後禮敬的場面。其中,莊嚴的佛塔代表入滅的佛陀,塔頂插著林立的幢幢與傘蓋,四位人身鳥翅的天人拿著鮮花向佛塔獻供。佛塔下則是陣容浩大的「未羅族人大樂隊」。

佛塔覆缽上以細線纏繞花環,每個花浪之間又懸垂著倒吊的青蓮,在《十誦律》中,給孤獨長者曾向佛請問造塔之法:「無佛聽我周匝施欄楯者善,以是事白佛,佛言聽作。是中華著華處,是事白佛,佛言聽作安華物。著華已器滿,佛言應施曲橛,施曲橛亦滿,佛言應周匝懸繩……」大概就是這番景象吧!

不過,雕刻師若要表現佛陀的入滅,照理說應該會用更古樸的佛塔來象徵佛陀,但這座佛塔幾乎可說是壯麗桑奇大塔的翻版,甚至還多了一層繞塔的欄楯,且禮敬的場面有如歡樂的慶典,缺少佛陀入滅時的哀傷氣氛,且未羅族人與北印度恆河諸國的風土民情相同,在服裝與姿態上應不致有如此巨大的差別才是。

根據歷史記載,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75年間,正是中亞的塞西亞(Scythians)與波斯(Parthians)人入侵印度建立王朝之時,其勢力遠達印度中部,許多人放棄原先的祅教信仰而改信佛教。因此,這應該是刻畫當時來自西亞甚至希臘的異國人士,皈依佛教後專程前來桑奇向佛塔致敬的場面。

佛塔前有人雙手合掌,有人捧花環與布施物品,還有一人舉著畫滿星月的旗幡,這種圖樣到現在還常見於中東國家的國旗。

最引人目光的,是塔門下那位背對觀眾、合掌禮敬佛塔的鬈髪男子!因為他代表了一群來自西方的異鄉人到印度禮敬佛塔的虔誠心意。從他披風飛揚的背影,彷彿可見佛教昔日的輝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