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詞碑】之「Shampoo」

(圖:網上圖片)

查看shampoo一詞,《朗文當代高級英漢詞典》的釋義為:a liquid soap for washing your hair,中譯為「香波;洗髮劑」。可是詞典沒有告訴我們,shampoo一詞其實來自印地語champo/cā̃po(चाँपो),而champo又是從梵文動詞capayati(चपयति)演變而來,本義為「按摩、揉搓」。

印度人喜歡在洗髮時用手輕輕揉搓頭髮,並對頭皮進行按摩。他們用一種由天然油、香精、鹼性物質混和而成的香皂來做按摩,刺激頭部眾多的神經末梢,從而讓人感到舒適、放鬆和愉快。據說此種按摩法已有數千年歷史,那是古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醫學學派的一種養生技術。

十八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印度,看到了印度人這種獨特洗頭方式,眼界大開,重新思考洗髮的定義,shampoo(按摩洗頭)這個新詞就是在那個時候引入英語。因為按摩需要塗脂,於是shampoo又用來指洗頭時所塗抹的油脂,其後泛指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洗髮劑。

那麼西方人在引入shampoo這個詞語之前,他們是沒有洗髮劑的嗎?他們當時又是怎樣洗頭的呢?

大家也許有聽說過歐洲有「千年不洗」(A thousand years without a bath)這個稱號,那是指羅馬帝國崩潰以後中古時期;當時社會不時還要面對瘟疫的肆虐,因為出於對疾病的恐懼,歐洲人普遍認為沐浴洗頭會開啟表皮毛孔而促使致命的水霧侵入體內,所以最好就是不洗不浴,以塵土堵住毛孔,阻擋疾病的入侵。事實上,中世紀的歐洲人幾乎是終生不洗頭沐浴的,所以他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香水來解決身體發臭的問題,而只有在修道院裏,那些前來懺悔的人才會遭受冷水洗浴,以作懲罰。

除了是出於對疾病的恐懼,還有一個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原因,早期的歐洲基督教教會,把沐浴洗頭看作是一種肉體享樂而會導致靈魂受損的不光榮事情。「肉體的清潔就是對靈魂的褻瀆」(The cleanliness of the body was regarded as a pollution of the soul)史學家威廉•萊基(William Lecky)在1869年出版的《歐洲道德史》(History of European Morals)一書中這麼說。據說有教徒會向人炫耀自己多年不沐不浴的風光,因為越不洗浴人越純潔。

終生不洗澡,現在看來是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當時歐洲人的衛生習慣。到了十九世紀,歐洲人才意識到個人衛生的重要,尤其在經歷了黑死病的嚴重肆虐以及工業文明的誕生,他們才開始普及現代衛生系統。英國人入侵印度,看到印度人對洗頭如此講究,反過來回顧自己民族的一段骯髒歷史,赫然醒覺了,shampoo一詞的出現,改寫了歐洲人千百年來對洗頭的定義。

相比之下,古時的中國便文明得多了,我們漢字中,「沐」即為洗頭之意,東漢《說文解字》有所記載:「沐,濯髮也。」古人頭髮長,又要盤各種髮髻,所以「沐」起來十分麻煩。中國人早於秦漢之時已形成了洗頭的習慣,而從漢到唐,官員一直都有個沐浴假,就是五天專門放假一天回家洗頭洗澡,如《海錄碎事•臣職•官僚》中所記:「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

難怪古代歐洲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國人來看,確實是蠻夷戎狄之輩。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