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道教的根本分別

在宗教的發展史上,有原始時代的氏族宗教,也有進入文明社會之後的國家宗教、世界宗教和新興宗教。民間宗教,則是一個從古至今延綿不斷的社會現象,並沒有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呈現大幅衰頹的跡象。民間宗教的定義難以一言概括,但都不離幾個主要特徵:在普羅大眾中自發產生的信仰,具有鮮明的民俗性,教義淺顯,沒有一成不變的內容。[1]民間宗教的思想資源來自多個渠道,往往隨著時地與信眾需要的轉變而變更其教義及儀規,無論是信奉的對象,還是信仰的內涵,都有著很大的隨意性,展現著兼容並蓄的開放個性。

儒、釋、道三教合流

中國民間宗教思想,受儒家觀念影響頗大;道家及道教思想,對民間宗教亦也有著相當的影響。佛門網的讀者群,也許對正信佛教的義理較為關注,或會慣於從佛教內部的教理與歷史脈絡,來解讀佛教在教義、儀式、道場組織諸層面的內涵,而較忽略一個事實:佛教亦為民間信仰提供了龐大的資源,甚至亦可被歸類為一種民間信仰。

儒、釋、道三教合流之說,由來已久。自東漢起,三教即不斷交融互滲。盛唐以後,佛法偏重向民間的傳播,法義的研究不再盛行,更傳出了國人自己編寫的經典,這時三教的融會更加密切,互相比附的情形有增無減,三教自身的獨特面貌,特別是佛道之間的界線,便更趨模糊了。

唐以後,道士談佛理,僧人注道經的現象,屢見不鮮。然而,儘管佛道的哲理經常出現相互格義的情況,但兩者陳義的歸趣,還是迥然有別,其中一點,體現在生命觀的根本分歧。


佛、道的生命觀比較

道教的精義在於「貴生」。《道藏》首經《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的要旨就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可見道教是極崇尚性命之學。因貴生而樂生、好生,從而養生,所以道教不把精神寄託於來世或彼岸,而是採用各式各樣的修煉方法,追求長生久視,成仙合道。由於秉持這個共同的信念,各道派之教義雖無統一性,但都以丹鼎、齋醮、符籙、經戒等為基本道法。

反觀佛教,視生死為自然的現象,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除非進入不生不斷的涅槃,否則生死如輪轉不斷,永無止盡。更何況,生不一定較死快樂。人在生時,身體受到時間和空間的侷限,不但不能隨心所欲,來去自如,還要無時無刻想方設法,滿足肉體在衣、食、色方面無有厭足的需要,讓人不勝其煩。既然軀體的桎梏帶給我們的痛苦遠比快樂為多,那麼我們又有甚麼理由,堅持好生惡死呢?

道教的要義是以生為樂,以死為哀,佛教則認為生死皆苦,唯有出離生死苦海,才是尋求究竟安樂之道。這在生命觀上無從調和的歧異,造就了佛道各自的宗教理想,也成為區分兩者的關鍵性判準。


[1] 馮佐哲、李富華著:《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市:文津出版,1994),頁8-10。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