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教的「神譜」: 信仰主體的變化 (三)

大乘佛教的信仰主體 : 菩薩

前文[1],佛教進入大乘時代,佛陀觀發生了變化,從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擴展至十方三世諸佛;從人格修行者「提升」到「神格」的拯救者;度化眾生的方法,從佛陀講經說法,讓眾生聞法修行達至覺悟,轉變成以行者憑信仰而得救。行者持念佛號、禮敬如來等等,一方面得到世間功德,禳災解厄,一方面能往生淨土,離卻諸苦。除了佛陀的「性格」有所變化,佛教中的另一主要聖者:菩薩,其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文將會詳細交待。

1. 地位的提升

原始佛教時代,菩薩專指未成佛的修行者,如過去生中的釋迦佛或未來將會成佛的彌勒菩薩。而在大乘佛教的體系中,一般凡夫只要發生心成佛,實踐大乘佛教的精神,修行六度、四攝,也可被稱為「菩薩」。同時,弘揚大乘佛教的佛弟子,如龍樹、提婆、馬鳴,甚或有爭議性的大天,皆會冠上菩薩的尊稱。但其中的意義並未有重大的改變,都是指發心修行而未成佛的修行者,這也是一般佛教徒對菩薩定義的理解。

但在大乘佛教弘揚的同時,有些菩薩的身分雖然仍是未成佛的修行者,但其側重點不在於大乘菩薩行,也不是歷史上的大乘行者,而是佛陀的脇侍,即是站在佛陀兩旁,輔助佛陀教化眾生的聖者,例如:西方三聖: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西方阿彌陀佛的脇侍[2],又如藥師佛的脇侍是日光菩薩及月光菩薩[3]。而這兩部經皆是以信仰為主,經中非常強調對阿彌陀佛及藥師佛的禮敬及持誦其名號,從而得到救度。而在旁的兩位脇士(侍)菩薩,身色與佛無異,皆是光明熾盛。這種一佛二菩薩的造像,在寺院、石窟、畫作中皆是很常見的。信徒在禮拜佛陀的同時,也禮拜這些脇侍菩薩,使這些脇侍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超過一般菩薩及信徒,連帶也成為信仰的對象,將在下文會詳細交待。由此影響,部分釋迦世尊的造像,其脇侍也由阿難與迦葉尊者,轉為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二位並列連同釋尊也被稱為「釋迦三聖」或「華嚴三聖」[4]。在此,除了信仰上把菩薩的地位提高,超越聲聞聖弟子外,在教理上亦賦予菩薩等同於佛的理解,《新華嚴經論》卷三謂 :《華嚴經》中以佛果為不可說,故以文殊、普賢二菩薩為說主,其中以能信之深心為文殊,所信之法界為普賢。蓋文殊勸修,成法身之本智;普賢大行,成差別智之行德。故以文殊、普賢配合毘盧遮那佛,共為華嚴三聖,利樂一切眾生。故此可見,兩位菩薩不單是脇侍,站在佛陀兩旁,而其性質可謂等同於佛,以佛陀為體,菩薩為用[5]。菩薩講經說法,利樂有情,對佛法宣揚的重要性日漸提高。在一般信徒心中,菩薩的地位亦上升到與佛無大分別,只是外相的顯現有所不同而已,佛示現出家相,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菩薩則現在家相,附以種種瓔珞嚴飾。

另有一種說法名為「倒駕慈航」,進一步提升菩薩的地位至與佛無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五:「謂既得成佛,則倒駕慈航,回入三界,承其神通,憑其智慧,救度父母,亦救眾生。⋯⋯可謂菩薩願也。」即指有一類聖者,已得作佛,不用再於輪迴中流轉,但由悲心而起不捨眾生之願,回入娑婆救度眾生。此說在《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二中有近似說法:「龍種上佛壽命四百四十萬歲,度天人已,入於涅槃,⋯⋯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文殊師利菩薩早己成佛,但仍回入世間,成為菩薩。後來流傳,很多大菩薩都是古佛再來,為以菩薩身來度化眾生,如觀世音菩薩實為正法明如來,維摩居士為金粟王如來。雖然這些觀點並未在印度的經典中提到,但在漢傳佛教的體系中,早已被信眾所認同。這些大菩薩是古佛再來,亦即是等同於佛。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把常見的佛陀三身說:法身、報身、應身,修改為法身、應身、化身,其中化身的意義是:「善男子!如來昔在修行地中,為一切眾生修種種法,如是修習至修行滿,修行力故,得大自在;自在力故,隨眾生意,隨眾生行,隨眾生界,悉皆了別,不待時,不過時,處相應,時相應,行相應,說法相應,現種種身,是名化身。」基於此,後來的密宗把一切能救度眾生的,如菩薩、明王、天、鬼神,甚至金剛上師也視為佛的化身,亦即可以把菩薩視為佛的一種化現。

2. 行業的轉變

菩薩發下宏願,誓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菩薩的實踐,集中在六度、四攝上,發揮著大乘的自利利他精神。但上文所述之大菩薩,作為信仰的主體,地位與佛無異,其行持也與一般的菩薩行有所不同,側重於較為具體與直接的救度眾生。

i. 代佛說法

傳統上,佛法是由佛陀所說[6],弟子所說的,多是解釋佛所說的「經」,也就是「論」。就算如眾所周知的西方淨土法門,也是由釋迦佛所說,而非由阿彌陀佛所說。但在大乘佛教中,有部分法門,卻由菩薩所說,而非由佛所說,如《維摩經》中的不二法門,由不同的菩薩所述,最後由文殊菩薩及維摩居士兩位作總結。又如《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述善財童子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雖有比丘、婆羅門、居士等等,但所說皆是菩薩行之法門,也可稱五十三位善知識為菩薩。故此,菩薩在大乘佛教中,不單是協助佛陀教化眾生,更會直接自行教化眾生,與佛的差異漸小。

ii. 救度離厄

前文曾述,佛陀救度眾生的方法,從講經說法,教導眾生修行成佛。從這種間接的救度,發展為佛陀創造淨土,讓眾生安心在此修行的方便。另外,眾生念佛稱名,除可往生淨土,得出世間的利益外,還可以受到佛的護佑,得到世間的利益,如不墮惡趣、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眾病悉除、資具豐足、生活富足等等。原理上是要眾生主動念佛,再得到這些結果,但這並非是佛陀知道你念誦他的佛號而施予救度,佛不會直接給予資財,亦不會直接帶你離開危厄險難之處,而是依因果法則而自然有此結果。

大乘佛教菩薩的救度方法,基本與佛相同,現以《普門品》作說明。《普門品》曰:「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即是需要眾生聞菩薩聖號,稱念菩薩聖號,便會解脫諸苦。例如 : 被惡人所害,推落火坑或山崖,海上遇險,陸上遇賊難,或遇王難,受牢獄之苦,鬼神羅剎所侵害,或天然災害,霜雹雷電等,或是毒蟲猛獸所傷害等等。形式與上文所述,向佛陀求取救度的方法相同,但內容方面更重於人世間種種厄難的救度。另外,《普門品》提到觀音菩薩會主動以不同形象來「親自」度化眾生,但要留意是,他並非以施予財物或拯救眾生離開厄難來度化眾生,而是以「說法」來度化的。他化現成不同的形象,只是為了受者能接受而為他說法。所以這時期的菩薩,也並非以滿足眾生的世間願求為主,而是以說法令他們得到究竟的解脫,核心仍是以出世間的救度為主。

3. 信仰主體的改變

大乘佛教時代,菩薩的地位與行業漸漸變得與佛相似,而菩薩以居士形象示人,所表示的形象較為親切,度生救苦的內容也對應著眾生的需要,以解決世間厄難為主,救度至究竟解脫為目標,故此,以大乘佛教的信仰主體來說,菩薩變得很重要,甚至部分信徒更以某某菩薩的法門作為主要的修持法門,較為普遍的有觀音法門及地藏法門。而這些法門的特點是以持誦菩薩聖號、密咒、禮拜菩薩及持誦相關經文。基本上,這些與大乘經典所述的菩薩行,如六度四攝,有所不同,而是以信仰為主。故此,菩薩在大乘佛教的地位,可視之為佛,教義上雖然不是佛,但事實上比佛陀信仰更為普遍,一般信眾較偏向對他們作出宗教訴求,結果大有取代佛之勢,成為了佛教的信仰中心。

延伸閱讀

佛教的「神譜」 : 信仰主體的變化 (一)


[1] 佛教的「神譜」 : 信仰主體的變化 ()及()。

[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一二·三四二下):「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3]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二名月光,於彼無量無數諸菩薩眾,最為上首,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之藏。」

[4] 若稱「華嚴三聖」,中間為法身毘盧遮那佛,但在《華嚴經》中,毘盧遮那佛(或盧舍那佛)與釋迦牟尼佛是個重疊體,換句話說,遮那即釋迦,釋迦即遮那,一是法身佛、一是肉身佛,是「二合一」的關係。故此,有以釋迦如來配以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亦稱之為「華嚴三聖」。

[5] 佛與菩薩之間的體用關係,在密宗教的系統更為清楚詳細,待日後再行交待。

[6] 南傳佛教的《彌蘭陀王問經》或漢傳之同本異譯《那先比丘經》由那先比丘所說,屬少見的非佛所說而稱為「經」的典籍。但其中的內容,也是討論佛陀所說的法義。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