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百歲,星雲大師願力之顯化--百喻人間之二十一

原典

昔有工匠師,為王作務不堪其苦,詐言眼盲便得脫苦。有餘作師聞之,便欲自毀其目,用避苦役。 有人語言:「汝何以自毀,徒受其苦? 」如是愚人為世人所笑。凡夫之人亦復如是,為少名譽及以利養,便故妄言,毀壞淨戒,身死命終,墮三惡道。如彼愚人,為少利故,自壞其目。--《百喻經》卷四第九十六「詐稱眼盲喻」 (CBETA: T04, no. 0209, p0557b09-15)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曾經有位工匠師為國王服務,因太辛苦了忍耐不住,便謊稱眼盲推掉了這份苦差。 其他的工匠聽說了,也想把自己的眼睛弄盲,來避開苦役。 有人說:「你們何必自毀呢? 白白地受眼瞎的苦。」 如此愚人為人所笑。凡夫之人也是這樣,為了一點益處及逃避煩惱,便有意說謊,毀壞了凈戒,身死命終後墮於三惡道中。相信沒有人喜歡受苦,人生是苦,聽來消極,然而身為佛弟子,了解苦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從佛法中學習改變觀念,苦對人生有更為積極的意義。

近年來四大不調,身體出現了狀況,西醫表示沒有藥可吃也沒有簡單根治之法,於是決定與病共存。日常生活中默默忍受著病苦,過程中情緒自然的有起有落,同時亦觀察到身心的變化,親身實踐及感受人生的無常及體驗萬法之空性。筆者之法身慧命的恩師星雲大師,晚年患有老人病,眼睛幾乎看不見,亦動過多次手術,然而每次聽他弘法演說乃至與他會面,仍然感覺他真誠的目光。他的手雖然發抖,然而他每天仍然堅持寫一筆字書法;身體行動或許不便,然而他依然在狀況許可下與到訪者或信眾見面。師父上人實踐與病為友的精神,讓人感受到佛法力量之廣,給予我面對病苦的信念,積極以中醫方向調理治療。

星雲大師(1927年8月19日—2023年2月5日),俗名李國深,法名今覺,法號悟徹,自號星雲,故外界一般尊稱他為星雲大師。大師是漢傳佛教比丘及學者,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

戰亂期間,父親李成保至南京行商失蹤,12歲的大師隨母親至南京尋父時,目睹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各種暴行,後來在棲霞山寺遇見住持志開上人並披剃出家。剃度後,即進入棲霞寺律學院修學佛法。三年後在棲霞山寺受三壇大戒。其後前往常州天寧寺參學、進入焦山佛學院就讀,院長為東初法師。1947年佛學院畢業之後曾經擔任宜興市白塔國民小學校長。國共內戰期間,星雲大師因參與僧侶救護隊,於1949年春由江蘇到達台灣,先到桃園縣的中壢圓光寺並加入慈航法師創辦的台灣佛學院為學僧。同年受到不同派系佛教人士的攻擊,慈航法師與台灣佛學院學僧遭到逮捕,被指稱為「匪諜」,下獄23天後被擔保出獄。

星雲大師在台灣積極參與佛教文化工作,擔任《人生》月刊主編達六年,又義務擔任台灣佛教講習會的工作,為台灣僧人進行有系統佛教訓練,期間訓練出包括基隆靈泉禪寺的退居住持晴虛法師與高雄美濃朝元寺的慧定法師等畢業生。1956年,星雲大師前往宜蘭,創辦慈愛幼稚園,是台灣第一間佛教幼稚園,創立花車遊行,以歌詠接引年輕人入佛法大門。
1967年,星雲大師認為時機因緣成熟,購得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二十餘甲山坡地作為建寺用地,於5月16日動土,定名為佛光山。壽山佛學院移址佛光山,更名為「東方佛教學院」,為僧眾提供有系統佛教訓練及教育。數年後大師制訂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組織章程,佛光山成為有制度、有組織的現代教團。星雲大師致力推廣人間佛教,除僧眾教育外,大師亦重視社會的教育工作,自1977年創建普門中學,陸續成立高等教育學院:1991年,於美國創辦美國西來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1993年,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現為佛光大學)於宜蘭礁溪舉行動土典禮。1996年,創設南華管理學院(現為南華大學)。更來港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2005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在中大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文化方面,除了初到台灣參與佛教刊物《人生》編輯,星雲大師亦曾主編《覺世旬刊》,後擔任《今日佛教》及《覺世旬刊》發行人,發起組織編輯中英對照佛學叢書委員會,以便佛法於西方流傳。1997年,創立佛光衛星電視台(現為人間衛視),成為首位成立佛教電視台的台灣法師。星雲大師見台灣媒體資訊泛濫,於2000年,創立《人間福報》,致力於媒體的淨化。

星雲大師歷年來於世界五大洲成立寺院及別分院260餘所,課徒1300多位出家法師。於佛教及社會各方面成就超卓,先後獲得國內外大學頒授學位,包括:美國洛杉磯東方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輔仁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國立中山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及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等。

星雲大師與香港信眾因緣甚深,自1990年應邀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佛學講座,開啟每年在紅館弘法之始持續至2008年,長達19年;香港佛光道場每年佛誕,更舉辦佛誕嘉年華,推廣蔬食文化,與香港市民同樂,從浴佛中感受身心淨化,讓人間佛教法水流遍香江。

星雲大師弘法利生決心的顯化,從他的行事、著作中充分感受到他強韌意志力,藉著文化,教育,慈善及修持推廣人間佛教。縱使年事已高,仍堅持以一筆字書法及指導弟子以各種法門弘法利生的重點,身體力行,實踐「人生三百歲」,體現出有佛法就有辦法的精神。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