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迴亦得生」的意思是甚麽?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概括地說出三輩九品的文意,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顯然,三輩九品都是佛去世後的五濁凡夫,不是甚麼有修有證的人,而是一些「遇上」(談不上修持)大乘、小乘、惡緣的生死凡夫。他們都是阿彌陀佛發願所救度的對象,即攝取之機眾。其中遇大凡夫及遇小凡夫以佛法善根修三福,出離生死,迴生淨土;但遇惡凡夫以惡業故,沒有佛法及世俗善法迴願,故此必須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表面上,依此文義,很多自認是上輩或中輩的人,靠自己修三福,力爭蓮生上品,又令很多自認是下輩的人,藉臨終遇善或助會,稱念佛名,乘佛願力,乃得往生,但只是下品下生,要住胎多劫。此種傳統的想法,不但貶低念佛的重要性和優越性,而且覺得淨土宗是臨終佛教,致使不少有緣往生人廢失往生之大益。且看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怎樣解釋三輩九品背後真正的文意。
首先,善導大師在<散善義>云:「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人也。」六個「迴亦得生」的意思是甚麽?這種說法明顯地與「發三種心,即便往生」,或「稱我名號,必得往生」等語氣差別很大,意味著本來有更好的辦法得生,如今他們因沒有好好掌握此要法,卻採取迴願的方法,雖然不是最佳的途徑,亦不是不可以得生。
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門義
又善導大師指出:「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並言:「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換言之,每一品都有十一個環節的內容,其中有詳述,也有略去。
此十一門義,包括總明告命;辨定其位;總舉有緣之類;辨定三心,以為正因;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受法不同;修業時節,延促有異;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到彼華開,遲疾不同;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特別注意是第四條「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九品機眾雖然遇緣有異,受法不同,認定以三福為正因,求生淨土,但只要他們清晰明辨,隨時隨地決定以三心為往生的正因,念佛為往生的正行,即如《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原來,念佛是更好的得生要法,也是最佳的往生途徑。
念佛一法,雖然釋尊在下輩生想說,但實質上一一品中,皆可迴九品行而向念佛行,立刻就可以這樣得生淨土,那有甚麼疑障入胎的問題呢?當然,此等三輩九品的人不能「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念佛正行,還是以三福正因,九品正行,求生淨土,他們縱使有大因緣得生淨土,亦難免「胎生」,含華未出。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
言「三心」者,善導大師稱為淨土行者的「安心法」,在《往生禮讚》云:「必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迴願往生,故名迴向發願心。 」
善導大師在完結三心釋前云:「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由此可知,念佛不但攝散善三福者,也攝定善觀行者。總而言之,彌陀名號,總攝萬機,而以念佛而得生者,多善根福德,超勝三輩九品之差別相。九品機眾,同一念佛,同一生因,平等一相,豈有上中下品位之分呢?
《無量壽如來會》有云:「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餘方俗,有人天名。」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亦云:「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善導大師在《法事讚》又云:「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當知三輩九品是指娑婆世界的善惡凡夫,到了極樂世界則無一二之差別相,如《無量壽經》云:「咸同一類,形無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