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執著過去、現在或未來,時時處處心不染著──談《中阿含經》之阿難說〈跋地羅帝偈〉

她已經是到了藥石罔效、生命在倒數的階段。病情原本就嚴重,再加上突發性中風,短短時日,使到她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想不到一場病,身體出現的無常敗壞,讓她無法接受。見到筆者時,她數度梗咽,欲言又止。據知她原本是職場女強人,帶領一班下屬,在裝修界頗有名氣。不時回味過去所發生的種種,也驕傲的說:我已為自己及家人儲存了一筆錢,讓大家下輩子無憂。筆者隨即問說,看妳年級也不大,就有如此的財力,想必過去幾十年,都在拼了命的賺錢,因此忽略了照顧身體是嗎?這點她倒是不否認!她也擔心未來,不知兒子是否能將公司打理好,繼續自己那一盤生意。

懷念過去,祈望未來,難免忽略了當下。先生風雨不改、舟車勞頓前來探訪,家人每日輪流一口一口的體貼餵食,甚至必須懇切哀求主診醫生,爭取疫情期間那珍貴的探訪機會,以便有更多的相聚時間。

經典中記載[1],有一次阿難為後學比丘們講解〈跋地羅帝偈〉及其義。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無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偈文白話大意是說,不要懷念過去,也勿祈願未來,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到來。對於現在的一切,也要這樣的思考,這一切都是無常不牢靠的,有智慧的人應當有這樣的覺悟。若依著賢聖的修行而修,哪裏還會憂愁死亡的來臨呢?但如果不這樣修,大苦災禍終究會降臨。像這樣精進,日夜無懈怠,這就是大家應當常說的跋地羅帝偈。

佛陀詢問阿難,是如何開示、勸導、鼓勵,為比丘們講說〈跋地羅帝偈〉。阿難答說,對已過去之色等五蘊,生起欲愛、執著、沉迷是名為「念過去」;對已過去之五蘊不愛、不著、不迷是「不念過去」。對未來之色等五蘊,生起欲愛、執著、沉迷是名為「願未來」;相反的,對未來的五蘊不好樂、貪愛、執著、沉迷名為「不願未來」。若對現在的色等五蘊,生起欲愛、執著、沉迷名為「執著現在」;若對現在色等五蘊,不起欲愛、執著、沉迷,為「不執著現在」。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碰到不如意之事,自然而然會回憶、緬懷過去,回味過去的種種經驗,跟隨過去而行,成為向前行的束縛。我們也常欣樂未來,憧憬、期盼甚至渴望未來的美好,令自己活在不踏實之虛無縹緲的寄託中。當無常來時,不執著過去、現在或未來——不花時間回味、找尋過去;不欣樂、期待未來,也不染著當下。與大家共勉之。


[1] 《中阿含經》卷43〈根本分別品 2〉(167經)(大正1,699c27-700b23)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