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宗教對我們的影響截然不同,心理學家分析Twitter用詞,發現基督徒喜社交、佛教徒重思考⋯⋯

現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應運而生的所謂「大數據」的開發、研究和運用,商業機構往往透過監察普羅大眾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行徑,推測和捕捉消費者的喜好,一方面生產更為迎合潮流口味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可在網絡上作度身訂造的推銷。這類大數據近年在政治上也廣泛應用,協助從取者更有效爭取選民的支持。最近,開始有學者因應宗教信仰而在社交媒體上作類似的研究,大概也可算是必然會出現的發展趨勢。

在談到不同宗教信徒的分別前,早已有研究指出,有宗教信仰者(在2010年約佔全球人口的84%)身心較健康,比沒有信教者更能調適負面情緒,參與社交互動的頻率較高,而且正面情緒也較多。

而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一名教授和一名研究生最近就「不同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信徒表現出不同的社交行為及認知、情緒反應」這問題作出了研究。他們針對基督徒和佛教徒,分析在美國兩種信徒使用推特(Twitter)的詞彙,在社交、認知和情緒等層面會不會有差異。研究人員選取了推特最受歡迎的基督教和佛教賬戶,再從每一賬戶的追隨者中分別隨機抽樣一萬人,然後再分析他們每人的一百段推特文字(平均約一千百四十個英文字)有甚麼特性。

分析結果顯示,在按照年齡和性別等因素作調整後,基督徒和佛教徒使用情緒相關詞彙的習慣並沒有顯著差異,一如大眾所料,兩者都使用正面情緒的字眼多於負面的,不過基督徒使用正面情緒詞彙的機率稍高。另外,基督徒會使用較多社交相關的詞彙,而佛教徒則使用較多認知相關的詞彙。該項研究的結果已刊登於今年2月號的國際學術期刊《心理學前線》(Frontiers in Psychology)。

這項結果似乎顯示,基督徒較喜歡社交與人互動,而佛教徒則較偏好理性思考。不過,這個推論有沒有根據?為了探究這項差異的可能成因,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聖經》與佛教經典所用的詞彙,結果發現用詞的情況和信眾的形態相當類似:《聖經》比佛經使用較多社交詞彙,而使用認知詞彙的頻率較低。由此我們或可推論,信徒在閱讀自己所信奉宗教的典籍後,當中的用詞可能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因而反映在他們的日常語言運用中。但是,研究的另一項發現令這個推論有值得爭議之處:《聖經》比佛教典籍含有較多負面情緒、較少正面情緒的字眼,這正好跟上文提及基督徒與佛教徒用字的習慣比較有所不同。

不過,報告也提出,研究結果可以有另一個方向的演繹:每個人天生的個性可能影響他們選擇要信奉的宗教──從研究結果看來,個性較外向、喜歡社交的人比較能接受基督教頻繁的教會活動,因而有較大可能信奉基督教;比較著重心靈認知、個性較內向的人或可能會較傾向信奉佛教。

該兩名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宗教雖有共通之處,但是信徒在日常生活使用語言的習慣其實各有不同,這項研究正好證明基督徒和佛教徒對社交和認知的偏好各有不同。他們指出,日後有關宗教的研究不應假設各宗教對所有信眾的影響都是相同的,而應考慮其差異之處。

他們也提及這次研究有其局限,主要是研究對象只限美國人,美國是富裕、工業化、教育水平高而民主的西方國家,相關的推論是否適用不符合上述數項特質的地方的信眾?相信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