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的教育和訓練在佛教裏非常豐富。我們知道「六度[1]」中有一度叫忍辱波羅蜜,它就是提高我們的逆商的。哪個人能忍,那麼這個人的逆商就高。真正的忍是如如不動──心都沒有動過;是忍「無可忍」,你怎麼都動搖不了他。他一往直前,堅持不舍,這樣的人逆商可能是一百分。在佛教裏還有很多方法也是提高逆商的,特別是禪宗祖師的教育。你要問德山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他會當頭給你一棒。南宋時,日本有一個禪師弁圓到浙江來參無准師範,冒冒失失地去問問題,師父一頓棒子打過來,把他打暈了,而且打瞎了一隻眼,醒過來之後,他開悟了。當然普通人會有疑問,開悟有這麼重要嗎?難道比他的一隻眼睛都珍貴嗎?那開悟了的人就知道,這是他生命的根本問題得到了解決,不要說一隻眼,兩隻眼睛都值得。所以他開悟了以後給師父磕頭表示感謝,回到日本以後,還把師父的像供起來。如果你要問臨濟禪師問題,要小心,他會突然一喝,像獅子吼一樣,不容分說,不跟你解釋。不是跟你講道理,像我這樣囉哩囉唆、一二三四的,上來就霹靂般一聲大喝,把你嚇得魂飛魄散。
柏林禪寺萬佛樓開光前,我們請雲門寺的佛源老和尚來,很多人在山門口接駕,他卻不跟我們走,到指月樓南邊的時候,自己拐到西邊去了。他不管你!後來有人要給他磕頭,因為他老人家歲數大了,拿著一根拄杖,他就用拄杖打:「搞甚麼!」說起來現代人有點可惜,不太適應這種教學,也就是講現代人根器不行。別說棒喝,批評他兩句就吃不消跑掉了──不等你拿起棒子他已經跑了。像這些禪宗的教學方法都是培養逆商的。
一切因緣都是最適合我們
剛才說,無怨就是指我們在人生路上遇到種種逆著自己願望的境界,能夠正面對待,以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並不是故意做作的,它來源於對因緣法的體認。甚麼叫因緣呢?我們每個人一生中的一切都是因緣法,無可避免地落到我們頭上的每一件事,可以說都是最適合我們的,我們要這樣去認識。如果你遇到一個脾氣很糟糕的妻子,也要知道這正是你的,這個正適合你。經常我們覺得這個不適合我──你遇到了她,肯定是你適合她。
再比如說我們現在生在娑婆世界、地球上,現在地球很不安寧,經常有戰爭、有恐怖事件發生,環境也越來越糟糕。我們之所以生在這個世界、這個國度、這個時代,一定有它的因緣──這一切適合我們。看這個地球上的戰爭,再想想我們的內心就知道了,原來就是我們內心的戰爭投射出去的。我們內心戰爭的根源就是是與非、各種分別。有分別就有爭論,有爭論就有爭鬥,所以我們就會生在有戰爭的地方。我們內心有嗔恨、有忿怒、排斥別人、把自己的一切看得最重要,那麼我們就會生在有戰爭的地方。如果我們內心完全沒有嗔恨、沒有排他、沒有自我中心、沒有是非爭論,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和睦的環境裏,生在一個和平時代、和平世界,甚至也可能會生到天堂,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在地球上,也有的國家沒有戰爭,比如說瑞士在最近的三四百年內就沒有發生過戰爭。我想生在那個國家的人應該是有他的因緣的。有人會說,那我們可以移民到瑞士去啊!可以。要是能移民的話,我們都隨喜,就怕沒有那樣的因緣。話又說回來,與其移民,還不如把我們生活的環境變成沒有爭論、沒有爭鬥、沒有戰爭的地方,這樣就不用往好地方搬遷了,我們住的地方當下就是好地方。
以無怨的心去生活,面對的一切都感恩它、感激它、感謝它,無論是人還是事。不如意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老師,就是剛才我講的德山禪師、臨濟禪師的當頭棒喝,逼我們進步、逼我們覺悟。以後你們要遇到很麻煩的人或是討厭的事,你就這樣想:噢,這是德山禪師,這是臨濟禪師,是來訓練我們、提高我們逆商的老師。
如果善於學習,很多環境都可以變成我們的老師;這一點,也是我跟著師父淨慧老和尚學到的。他經常講,要以感恩的心去面對。我也經常冷眼旁觀,看師父是怎麼做的。在這一點上,師父做得很好。我們最難感恩的就是跟你過不去的人、給你找麻煩的人、誹謗你的人,我看到師父確實是真心地──不是嘴上講或做作的──去容忍他、包容他、感謝他。有時候,我們也在一起討論。師父經常說:你身邊的人跟你過不去,你要感謝他。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你工作會更加謹慎,做人做事會更加認真,你會更少犯錯誤。對不對?跟你過不去的人肯定每天都會挑你的毛病,每天監督你,你要感謝他。如果一個人長年累月地監督你、觀察你、找你的毛病,我建議你真的給他發一份工資,因為那是需要耐心的呀,要請一個人這麼長時間地觀察你、挑你的毛病,如果你請我,起碼我是不會幹的,一是沒有那個時間,另外也很累呀。如果我們在生活裏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長時間注意你、挑你的毛病,長此以往,就能培養我們長時間的不放逸,那有多好啊!你長時間地認真、長時間地不放逸,如果他還是不放過你的話,我覺得你應該跟他交個朋友。以他的這種韌性──比你自己還要有韌性,那他真是個了不起的人,所以那時就是朋友了嘛!你們想想是不是這樣呢?事實上真正有煩惱、跟我們過不去的人都不太容易長時間挑我們的毛病,他就是煩惱現前的時候,才會跟我們過不去;如果他能長時間注意我們,他真的是在幫助我們。
這是講無怨之心,沒有怨恨、沒有怨言、沒有怨念地去生活、去對待一切,但做到這一點很難。比如我曾經在一段時間內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一條戒:從現在開始,我不對任何人任何事發牢騷,結果只堅持了一兩天,很快就犯戒了。容易發牢騷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注意索取、不太注意奉獻的人,奉獻多的人牢騷少。經常對別人不滿意,牢騷就多;總是要求別人應該怎樣怎樣,卻沒有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多奉獻,就不太容易有牢騷,不太容易有怨言。我們不妨試一試,給自己制定一條戒律:「我發誓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發牢騷,嘴上不發,心裏也不發。」
這顯然是很難做到的。我們試一試,通過嘗試能夠瞭解自己的心,瞭解自己平時的生活。如果我們平時牢騷很少,那麼可以說生活品質很高;如果平時怨言很多,說明我們的生活品質很低。這個與我們是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沒有關係。牢騷少、怨言少、沒有怨恨,那我們就生活在淨土裏,生活在快樂裏;牢騷多、怨言多、怨恨多,我們就生活在不快樂裏,甚至可以說是生活在地獄裏。強烈地仇恨一個人是很痛苦的,被仇恨的人沒有受到傷害,自己先受了傷。
以上的修學體悟,是我提出來與大家共勉的一些生活原則。修禪,就要有一顆禪心。要有一顆禪心,首先就要做到無憂、無悔、無怨。希望大家記住「禪心三無」,平時經常反觀內照:現在我們的心裏是不是有憂了?是不是有悔了?是不是有怨了?經常返照,經常自淨其意,不斷地把心裡的憂、悔、怨淨化、轉化,進而放下。
編註:「禪心三無」為法師2003年10月4日於柏林禪寺普賢閣的開示。法師亦選輯了當天的若干問答,以便讀者對「三無」有一更確切理解。
問題一
要做到無憂、無怨、無悔,豈不是生活得太消極了嗎?
回答一
能夠無憂、無怨、無悔,你認為活得太消極,我卻認為是積極。
為甚麼這麼說呢?因為無憂、無悔、無怨的心,把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掛礙都放下了,全力以赴於每一個當下,全力以赴於自己當下的每一件事,是最現實的、最真實的,也是最積極的。前面講過,關於未來,我們去憂,憂也不能給未來添分、增加成功的可能;關於過去的悔更不會給我們的成功、快樂添分,只會減分。所以,以無憂、無怨的心去生活,就是生活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的心是輕鬆的;既是輕鬆的,也是全力以赴的。
我注意觀察那些修行好的長老大德,有一些特點:他們首先是「禪心三無」── 無憂、無悔、無怨。另外,他們總是生活在當下,因此他們的精力都較常人多出很多倍。精力過人,不一定是他的體力超過常人,而是心力超過常人,心可以多用,可以管很多事、辦成很多事,但一點兒都不累。
不久前我見到在江西撫州金山寺修行的一位年輕比丘尼。這位比丘尼的師父印空法師在柏林寺萬佛樓開光時來過,那時就已經八十多歲了,精神非常好,我看到她肅然起敬。她那個寺院在山上,每天要上上下下爬山。她也在修廟,有三百多個比丘尼師父跟著她修行。我聽這位弟子講,說她們年輕人的精力都不如她。我問:「為甚麼呢?你們有沒有想過?」弟子說:「我注意了,印空師父總是當下的事當下辦,活得特別簡單,心態也是非常單純的,所以她的精力總是很好。」因為憂也好,悔也好,怨也好,都是消耗心力和能量的,這些她都沒有。
問題二
對社會上的一些弊端,比如造假,怎樣做到無怨呢?
回答二
這個無怨是指我們對待他們的心態,包括前面我講的,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去縱容。
為甚麼有假貨,為甚麼有假冒偽劣產品?去觀察一下它的因緣,就知道絕非偶然。它與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風氣、人們的道德水準、信仰的失落以及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沒有規範等諸如此類的因素都有關係。有這麼多複雜的因緣促成了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單單你去怨恨它,它就會消失嗎?不會的。那我們能做甚麼呢?
我們遇到任何一個負面的東西,要想到我現在能做甚麼,就去做你現在能做的。你開始做了,它就開始轉變了;你做一分,它就可能改變一分。誰能保證在來聽講座的人中間沒有推銷商品的、沒有在工礦企業製造產品的? 做這個工作的人到寺院來學佛,我們一起來交流心得,慢慢地他就有所轉變,也許原來賣假貨,從此不賣了。
佛法是最現實的,絕對的現實主義。
問題三
如何用一個詞概括無怨、無悔、無憂之心?
回答三
沒有詞了,無言了。無怨、無悔、無憂之心的說法,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大家去瞭解禪師提倡的修行意味著甚麼,另一方面通過這些思想幫助大家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體證,進入一下禪心的境界。嚴格來講這也是「扯葛藤[2]」,也可以說是一種「方便說」。
剛才講過,禪心永遠都是單純地安住在當下、處理當下的一切,所以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覺得可以用《金剛經》裡的詞,就是「無住」,無住之心。
其實用甚麼詞無關緊要,主要是你們要能有所體會。為了讓你們能夠比較直接地有所體會,就說得很生活化,無憂、無悔、無怨,這樣講好理解。你們也曾有過憂、悔、怨,從這裡再來體會甚麼是禪心,就容易一些。如果我直接說「無住」、「無念」、「無相」,可能太抽象了。
問題四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有時表現出憤怒,也許會有好的結果?
回答四
很多時候會假戲真做──開始想假裝生氣一下,結果最後真的生氣了。
不過你說的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如果這個無住的心、這顆禪心能夠做到無憂、無悔、無怨,已經得到了自在,那麼為了利益眾生的方便,也可以有憤怒,可以有憂愁。你們看有的高僧的照片,也是滿面憂愁,比如虛雲老和尚,不過他不是為自己憂,是為眾生憂、為佛法憂啊。這個憂成了他的障礙嗎?沒有。這個憂是他老人家的表法,是教化眾生的方便,所以一旦我們的心能夠「無住」了,那就怎麼樣都可以。
但這個不是嘴上講的,需要功夫,需要身心自在──除了心自在,身還要自在。現在我要示現非常憤怒的相,可能剛開始我是假裝,最後變成真的了──因為我的身心都不自在。菩薩有方便善巧,都來源於心已經自在,身心都很自在了,所以他權現,可以慈眉善目,也可以金剛怒目。總而言之,他的心很好用,他的身也很好用;他的心可以硬,也可以很軟。
前面我講佛源老和尚,那天我們接駕,在他房間,有人要拜他,他就拿著拄杖說: 「出去!」那真是氣勢洶洶,不是做作的。反正那會兒誰給他頂禮,誰就會挨駡。後來進來一個內蒙的居士,旁邊的人怕他生氣,攔著這位年輕人,這時老和尚卻說:「來,過來。」態度突然變了。這就是說,他的心和身都很自在,他的那種憤怒不是我們一般人的憤怒,有去無回、只有放沒有收的,他是收放自如的。最後他又把那個年輕人叫到跟前來問:「是做甚麼的?」很慈祥,教育了他幾句,說得那個年輕人痛哭流涕,特別受用。老和尚他就是這樣,很自在。
原文刊自《禪心三無》,天地圖書2017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1]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大乘佛教中菩薩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
[2]葛藤:禪林用語。指文字、語言一如葛藤之蔓延交錯,本用來解釋、說明事相,反遭其纏繞束縛。此外,又指公案中難以理解之語句;更引申作問答工夫。玩弄無用之語句,稱為閒葛藤;執著於文字語言,而不得真義之禪,稱為文字禪,或葛藤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