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一種滿足(一)

快樂是一種滿足的話,親子之間可以從四食:段食(健康的來源)、觸食(情感的交流)、思食(正確的思想)和識食(安穩的習性)去互相滿足,這樣是不是能改善彼此間的關係,不要因為愛反而受傷了?

其實,每人都帶業和前世的習性,加入這個家庭,很多孩子的愛好和個性,都不是父母的遺慱,更不是父母提供的。但是業報只是業力成熟時的顯現,沒有儲存的力量,所以業是可以轉變的。

我常常看到憂心的父母,他們覺得給了孩子最好的,但是最後孩子的健康出問題了;為情鬧自殺;有了偏差的行為;有暴力的傾向……。使父母在為生計繁忙時,還要操心孩子而心力交瘁。更甚的是,孩子走向迷戀電腦的世界,失去了溝通的能力,使親子之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而無助的孩子,總像被夾住翅膀的鳥兒,想飛,礙於父母的期待,飛不了。而如今更多迷茫的青少年,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選擇前途,因為父母都指定一條路了,把他們原有的專長,硬生生的給折下來,久了,他們想找快樂的源頭,卻不知放在哪裡了。於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受不了壓抑,走上自殺,走上吸毒,更甚的是,變成了精神病患者,最後父母和孩子,都彼此受到傷害了。

我記得讀一篇記錄禪師和禪子的文章時,有位女居士去向禪師訴說她母親如何如何的不可思議,如何如何的給她許多麻煩和一直起衝突,她問:“為何我那麼到楣有這樣的母親?”

禪師只回答:“你應該問問你自己,為何會成為她的孩子。”剎那,她征住了。在禪修時,她看到她煩惱的習性中,很多部份和母親產生了一種引力,她知道,她渴望和母親好好相處的心願,一直辦不到,那是因為她一直用她母親所沒有的特質,投射在母親的身上來要求她。這位居士開始靜下來,省察了這個共業的可怕性,她從中看到了母親真實的個性,不是她一直所認為的,於是,她抽離了情緒,用慈悲去看待母親的一切,接受母親的個性,幾個月後,她得到了長期以來失去的快樂。

我們說三歲定八十。在佛教中,佛指導我們活在世間,每個人都需要四種食物。如果父母在生小孩之後,可以認真的了解四食的重要性,是不是能減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緊張和疏離的關係呢?

(三之一,待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