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Māra與“魔”

法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羅瓦筆下的魔鬼使者Mephistopheles
法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羅瓦筆下的魔鬼使者Mephistopheles

最近某電視台推出一套電視劇,內容講及一個死過翻生的醫生和一隻索命的魔鬼。索命鬼這個題材在東西方文學都有出現過,像《浮士德》裡的主角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以換取世間種種利益,最後魔鬼的使者Mephistopheles向其索命時卻遭天使的干預(故事版本不一,結局不同)。中國民間故事和小說也有不少“冤家債主”和“牛頭馬面”等鬼差向惡人索命的情節,不過倒沒有把他們說成“魔鬼”的說法。

我們現在說的魔鬼是《聖經》裡devil的翻譯,原來拉丁文diabolos又是希伯來文śāṭān 的翻譯,指的就是撒旦。不過“魔”一字最早見於佛經,是“魔羅”的縮略,也就是梵語māra的音譯。故“魔鬼”一詞構詞半音半義,像中文裡的“啤酒”、“恤衫”和“芭蕾舞”等複合詞。

佛經裡的“魔羅”有時亦作“波旬”(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正云波俾掾”,旬音縣,“波旬”即“波掾”之訛音),即梵語pāpīyān音譯(意為極惡),有學者認為即魔王的名字。“波旬”為欲界第六天的統治者,地位比色界大梵天要低。原始佛經裡“波旬”為了阻礙佛陀証悟,派遣魔軍來恐嚇之,又命魔女來誘惑之,最後皆未能得逞。大乘佛經“波旬”經常扮演干擾菩薩修行的角色,跟《馬太福音》裡描述魔鬼曠野試探耶穌的情節有點類似,嚴格來說是“魔羅擾佛成道”的延續。

Māra一詞來自詞根√mṛ(“死”),意思是死亡、殺或兇手。佛教裡生死輪迴皆由因果業力所致,沒有具體一隻鬼可以憑其個人意志來主宰生命,甚至與其討價還價的說法。抽象的說,“無常死魔”奪命而已。佛教徒更關心的是“魔羅”所奪的“慧命”,即成佛的可能。《大智度論 · 釋魔事品》云:

犍陀羅“降魔成道”浮雕,美國Smithsonian Institution藏品。左右上方為造型古怪的魔軍,左下角為因無法擊敗佛陀而苦惱的魔王。
犍陀羅“降魔成道”浮雕,美國Smithsonian Institution藏品。左右上方為造型古怪的魔軍,左下角為因無法擊敗佛陀而苦惱的魔王。

魔有四種:煩惱魔,五眾魔,死魔,天子魔……魔,秦言能奪命者;雖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故名殺者。

再說,“魔”這個字也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既然“魔”是音譯,却又附上“鬼”這個部首,豈當巧合?按唐代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魔”字原作“磨”,是梁武帝造出來的字:

魔名磨訛等者。古譯經論魔字從石。自梁武來謂魔能惱人字宜從鬼。故使近代釋字訓家釋從鬼者,云釋典所出。故今釋魔,通存兩意。若云奪者,即從鬼義;若云磨訛,是從石義。

湛然“梁武造魔”這個說法,後來有各種記載,《康熙字典》亦沿用其說。這樣說,梁武帝以前並沒有“魔”這一個字。不過現存各種五世紀以前的譯經(從支婁迦讖《道行般若經》到羅什《大智度論》),不論寫本還是刻本,“魔”字隨處可見。莫非梁武帝或後來的人把“磨”字通通改為“魔”,抑或“梁武造魔”這個說法有誤?這是佛經翻譯史裡的一大懸案。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