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u

提到英語guru一詞,馬上令人聯想到來自印度,頂纏白巾,滿腮白鬚的靈修導師。梵語佛經裡guru一詞亦算常見,泛指老師。漢譯佛經一般為“尊者”、“本師”或“法師”,不過英語guru一般指非佛教的導師,特別是印度教、密教或新興宗教的。

Guru原意為“重”,作形容詞時,漢譯為“尊”、“尊重”、“敬”、“敬重”等,反映其梵語原義。現代教育的概念講求靈活自由,學習環境要輕鬆以助吸收,這種以“重”為主的教育概念實在給人一種不合時宜的感覺。然而對古人來說,為人師表要有“份量”,甚至學習的也要夠“重”,正如《論語》所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中國人所說“重”針對的是治學的態度。外表“莊重”固然有威儀, 心不夠沈實,實在不能領悟高深的道理。正如“大師”要考慮任何一件事物,他會從多個角度推敲,細究前人著作, 同時把今人觀點一網打盡,想得清清楚楚才下結論,學問才算夠份量。

與“師”相對的是“徒”,古代印度對師徒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視,即梵語guru-śiṣya-paraṃparā-“師徒相續”的概念。知識需要傳承,而知識本身是一個活的系統,不是胡亂堆砌出來的信息,不能被機器或系統所取替。師傳授知識,徒唯一的責任則是學習,而學習的目的就是讓知識傳播開去,讓人類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得以保存並發揚。

不過,古代印度和中國的教育一樣,重點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學生的人格和整體素質。孕育知識需要各種優良的條件,而人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學習,外在的條件如環境工具等反為次要。以後怎樣運用知識為人類謀求福祉,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因此儘管師徒之間並不一定血脈相連,古代的老師對學生品格卻有甚高的要求。反觀現代教育被當作一套硬件機器,一切講求效率,漠視人性,加上消費主義掛帥,老師喪失決定學生應該學甚麼的權利,反倒讓思想尚不成熟的學生為自己的學習和未來作決定,甚至主導老師該提供甚麼教育產品,實在本末倒置。

既然guru身擔培育學生整體人格的重任,guru很大程度上亦是一個人格的榜樣,這又回到原來“重”的概念。“重”顧名思義與“輕”(梵語laghu)相對,就像拉丁語gravis和英語grave一樣,是沈重、認真的意思。

要培育任何一種技能,師徒雙方都需要巨大的付出。古印度文獻《摩奴法典》對學生提出很多項嚴格的要求,如見到老師要迎面過去,吃飯先讓老師等,和我們中國人說的“規矩”同出一轍。有了好的學習態度,學習便能事半功倍。佛經裡經常提到“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便是這種尊師重道的要求。換言之,把基本的心理素質調整好了,才有資格說高深的學理,實踐佛教所提倡的自我改造。

上述諸觀點聽起來理所當然,但隨著現代教育體制化,加上功利主義,教育變為投資,知識淪為工具,過去單純的師徒關係已被淡忘淘汰,要找一位願意承擔的老師固然為難事,同樣找一個願意認真學習的學生亦談何容易!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