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Youtube不能代替老師!佛教慈敬學校如何教導學生從慈悲中展現智慧,建設身心環保綠色校園?

香港佛教聯合會旗下四間屬會小學佛教慈敬學校、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佛教中華康山學校及佛教黃焯菴小學,正聯合推動「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試驗計劃」,目的為優化校本特色項目之發展,並結合外界資源,積極與不同專業機構協作。佛門網現為四間學校作一系列報道,透過校長、老師、學生的分享,讓讀者對四校的教學和佛化教育理念有進一步認識。

「臭氧層穿咗個窿!」全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環保護生,已是全人類迫在眉睫的任務。早在十多年前,香港佛教慈敬學校便「洞悉先機」,當年在校監演慈法師倡議下,結合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推行「身心環保」,培育學生如何有智慧地展現慈悲心,從生活中各方面實踐環保理念。

踏進慈敬學校,你會處處體驗到這份「綠色」氣息,也是莊聖謙校長與師生們這些年來努力實踐的成果。

莊校長上任以來,一直致力在校推動「身心環保」,在不同學科及活動中實踐。
莊校長上任以來,一直致力在校推動「身心環保」,在不同學科及活動中實踐。

身心環保 全方位實踐

「我們的『身心環保』理念,當年就由一個發泡膠箱種植開始!」現時學校的綠化植物可說無處不在──在天台籃球場的心靈環保農莊、在操場的香草園和蓮花池,一花一草皆由老師和學生悉心栽種。「每星期,我們請來一位全職農夫到校,指導學生農耕技巧。每有嘉賓到訪,學校會送贈農田收成給他們,代替紀念品!」

在操場香草園旁,還醒目地停泊了一輛巴士──那是真正服務了十九年後退役的巴士,由九巴捐贈;學校把它「循環再用」,改裝成巴士圖書館,貫徹學校的環保主旨。巴士下層是英語圖書室,上層是迷你影院。「我們還找來長春社合作,稍後在巴士旁搭建一個環保舞台,讓學生演出話劇!」

把退役巴士改裝成英文圖書館,帶出環保理念,亦令學生增添閱讀興趣。
把退役巴士改裝成英文圖書館,帶出環保理念,亦令學生增添閱讀興趣。

在各項「綠色項目」以外,莊校長不忘談及如何令學生在心靈層面達致環保,「我們在校推動禪修,就是先從淨化小朋友的心靈開始,透過靜思靜觀,提升專注力,有助他們學習。」心靈環保,正好帶出莊校長提到從慈悲中展現智慧的理念。「環保,其實即是佛教所說的眾生平等,但這一份緣自愛護地球的慈悲心,必須智慧地應用,才能裨益眾生。」

校內的禪修室,為師生提供一個淨化心靈、專注當下的地方。
校內的禪修室,為師生提供一個淨化心靈、專注當下的地方。

網絡世代 教育更重要

莊校長坦言,隨著互聯網急促發展,學校不能只擔任傳授知識的角色,「新世代學生,如學習上有何不明白,登入谷歌(Google)搜尋,即可找到答案。如他們想學習甚麼知識技巧,上Youtube亦隨時有視頻教學。」如此一來,學校的存在價值豈非越來越低?「不一定,好像學生的品德、態度,這些便很難在網上學得到!」莊校長深信,教育是以人為本,老師和父母必須透過身教,讓小孩子從小學習怎樣待人處事;同時安排多元化體驗式教學,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些絕非可在谷歌、Youtube找到「答案」。

總結十多年來在校推動身心環保的經驗,莊校長如何將這理念結合佛化教育、推展至各個科目?他認為最重要是「找對的人」,「老師教授的科目,必須是他/她的專業,或是鍾愛的範疇;這樣子,他們才有能力/有興趣在其任教科目中實踐『身心環保』理念。學科以外的體驗活動,我們多在外尋找專業人士/團體幫忙,一來減輕老師帶活動的負擔,二來同工們亦可跟校外人士及團體相互交流,獲益良多。」人對了,事便成。這是莊校長一直以來用人的宗旨。

學生親力親為種植香草、蔬菜、水果等,讓他們體驗因果緣起。
學生親力親為種植香草、蔬菜、水果等,讓他們體驗因果緣起。

培育智慧 慈悲待人

身心環保,背後其實跟學校校訓「明智顯悲」相互緊扣,就是在慈悲中展現智慧,讓學生透過學習及生活中實踐,慈悲對待身邊的人。「我們早在初小階段,努力助學生打好價值觀基礎,教導他們惜福惜緣,凡事感恩。」這些大道理,小朋友未必一下子明白,但學校以活動教學形式讓他們體驗,例如讓三年級學生每人在校種植一棵羅馬生菜,待母親節送給媽媽作禮物。「羅馬生菜已是最容易種植的蔬菜,但總有些學生未能成功。過程中讓他們體會因果緣起,當中有很多因緣配合。將親自裁種的成果送給摯愛的母親,亦令他們明白何謂感恩、珍惜。」

莊校長和老師們對教育的熱誠和投入,目的很純粹,就是希望幫助每一位學生茁壯成長,慈悲和智慧兼備。
莊校長和老師們對教育的熱誠和投入,目的很純粹,就是希望幫助每一位學生茁壯成長,慈悲和智慧兼備。

今年適逢慈敬學校踏入五十周年,莊校長表示校方會有一連串新計劃,如建設禪修小徑,將禪修由室內帶至戶外;亦會繼續和長青社等不同團體合作,打造綠色校園。這一切,都是希望培育學生成為慈悲、智慧兼備的人。「未來是創科世代,我們要教導學生如何有智慧地幫助別人,不輕易放棄。我們不是要小朋友做到最好,而是比昨日的我做得更好。學校,就是幫助他們進步的地方。」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