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看不見的佛陀

對於習慣了一入寺院必先禮教佛像的現代佛弟子,甚或是千里迢迢前來參訪的旅人而言,最感詫異的是,在桑奇豐富塊麗的雕刻中,在那麼多佛陀的故事中,竟然找不到一尊佛陀聖像?這個有如迷霧籠罩,卻又奇特而有趣的現象,驅使著人們一面尋思為什麼會看不見佛陀?一面又極盡目力地仔細尋找佛陀。這彷彿是一道桑奇版的趣味考題!

佛陀在哪裡?

桑奇佛塔成為經典佛教藝術,在於其中刻劃了許多精彩的佛陀故事,但是仔細看卻找不到一個佛陀的身影,到底佛陀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我們先來看看右邊三幅作品,並提示你佛陀身影的蛛絲馬跡:在右上圖中,一位貴族雙手合掌,正對著一座上有茂盛樹木的台座禮敬奉獻。在右圖裡,一輛豪華的馬車正徐徐地穿越一座城門,車上有僕人撐起傘蓋,但座位上卻空無一人。

再看看右下圖,那兒站著六個恭敬合掌的貴族和一個小孩兒,仰望著上方一條橫跨整個畫面的長石板。 毫無疑問地,這些精緻的雕刻正搬演著佛傳故事,可是佛陀的「人身形象」始終沒有出現在雕刻中,而總是以其他事物來代表佛陀的存在。

事實上,在西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之前的佛教遣蹟中,包括巴呼特(西元前二世紀)、菩提迦耶( Bodhgaya ;西元前一世紀),以及阿瑪拉瓦提( Amaravati ;西元前後一世紀 〉等,都沒有發現佛陀聖像。然而,從當時的古物遺蹟看來,雕匠們雕刻繁複的動植物以及男女人像的技術,已達相當成熟的地步,要寫實刻化佛陀的形像絕非難事,但他們卻以別具意涵的聖物或是抽象符號來象徵佛陀,一般推斷可能是由下列原因所形成的:

(1)    佛陀不願世人造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欲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 雜阿含經 》 第八經

佛教經典雖未記載佛陀明定戒律,禁止雕造佛像,但在早期經文中卻透露出佛陀對於「造像」這件事是採取反對立場的。

在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中,記載著佛陀的表弟難陀( Nanda )在剛出家不久時,因思念俗家妻子而在石頭上畫下她的樣貌,這事被大迦葉看到了,便勸告難陀:「佛遣比丘作二種事,一者習定,二者讀誦,汝今棄此自畫婦形。」後來大迦葉將此事告訴佛陀,佛陀即規定比丘不應為畫,做者得越法罪。

之後佛陀更明確地說出:「不得畫作眾生形像,若畫死屍或作髑髏像者無犯。」以強調他對此事的堅持與用意。由此可知,佛陀不贊成修學佛法的弟子畫作形象,讓自己沉溺在憶念過往的情緒中,除非是修學觀苦或觀色身不淨而令生厭離心,否則應精進於止伏身心的苦惑與讀誦智慧的法語,才是修行者清淨的行為。

(2)    佛陀相貌不可思議

「如來身者,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清淨無穢受諸天氣,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以過人行,如來身者為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增一阿含經 · 苦樂品 》 第二十九

人們對佛陀極度崇仰,深恐不當的描繪將褻瀆佛陀,所以佛經中經常透露佛陀的身形超出人天所能想像,非凡人所能描繪。例如在《 賢愚經 》 中,就敘述一個畫師描繪佛陀尊像時,無論怎麼下筆就是「適畫一處,忘失餘處」,因而無法完成佛像,表達出畫師對於具體呈現佛陀形象的惶恐心情。

(3) 古代印度社會不流行為聖者造

根據考古研究,在佛像興起前的古老印度,不僅沒有佛陀尊像,也沒有當時婆羅門教或耆那
教的聖者塑像,被喻為轉輪聖王的阿育王也沒能留下身影。這或許在佛世到佛滅後的四、五百年間,宗教氛圍仍著重於抽象思辨與苦修,而輕實物的寄託,所以普遍沒有雕造聖像的風氣。

不過,也有學者依據部分經典,推測在佛陀時代就有佛像,例如在 《 增一阿含 · 聽法品 》 中記載著:佛陀在世時,曾前往仞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人間四部之眾都因久不見如來而心生思念,尤其是跋沙國的優填王(Udayan) 與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 Prasenajit ) ,更是為思慕之苦所逼迫。於是群臣便命巧匠以牛頭梅檀為優填王製作五尺高的佛像,以解愁思。後來波斯匿王起而仿效,也以純紫磨金作如來像,此二像便是世問最早的佛像。據說法顯和玄奘到印度朝聖時,都曾看過這著名的原始佛像,而佛典律藏中也記載有關於繪造佛像的戒律規定,因此學者們認為佛像早在佛世時就已出現,只是至今並沒有出現相關的考古證據來證實經典裡的故事。

看不見的佛陀

在不可雕造佛身的禁忌下,印度藝師要表現佛陀必定受到相當大的侷限,然而,這樣的限制不但沒有扼殺藝師的創作力,反而發揮了前所未有的想像力,開展出以「象徵物」代表佛陀的獨特藝術手法,並依循著佛陀的生命歷程,設計出許多足以代表佛陀色身的象徵,讓這些象徵物直接訴說佛陀的一生。從桑奇佛塔的作品中,可以找出七個經常出現的佛陀象徵物:

傘蓋下的虛空

佛陀的象徵物中,最有創意也最抽象的,莫過於「傘蓋下的虛空」!

在 〈 大塔南門背面上樑左凸樑 〉 雕刻中,悉達多的座騎「犍陟」,馬頭頂上豎起的鬃毛是王室馬匹的象徵,馬背上空無一人,但天空中飄浮著傘蓋與拂塵,馬伕車匿在前方指引,帶著悉達多太子出城。

雕匠刻畫出古印度貴族的馬匹以及外出時的必備物品:遮陽擋雨的傘蓋、掃塵拂蠅的拂塵和止渴漱洗的水壺等,有時還會有人捧著一雙拖鞋,顯示古代皇族出門的排場。

傘蓋是尊崇的表徵,印度氣候炎熱,婆羅門和貴族出門時會有僕從在一旁為其撐傘執拂,久而久之,就被賦予了尊貴的意象。而為了表達尊貴的佛陀,在代表佛陀象徵物的上方,通常會豎立一支傘蓋以顯尊貴。在此雕刻中,為了尊榮乘坐在「馬背上的人」,由於這個人不能具體出現,因此只好以「留白」來表明他的存在。

由「傘蓋下的虛空」可見,「不刻畫佛身像」在當時必定是相當嚴格的社會默契,以致於雕匠們不但不敢刻畫佛身,連對出家前的「悉達多太子」,也以無形的虛空呈現,這實是一種令人折服的「缺席」藝術,也暗示尚未成佛的悉達多,尚不足以用聖物來表徵。

佛足印

「最勝柔軟足,曾遊行世間,大悲濟群生,從今永不會,是故我今日,稽首如來足。」《 摩訂僧衹律 》 明雜誦跋渠法之一

遊化十方,行腳於天地間,僅靠柔軟的雙腳,在居無定所的漂泊中為眾生說法,這就是佛陀一生的寫照。在印度的傳統信仰裡,人體中最容易污穢骯髒的雙腳,是最低賤的部位與象徵,因此若是將某人的腳靠近自己身上最尊貴的頭部,就表示向對方完全的臣服與禮敬。佛經中經常描述佛弟子們以自己的頭部頂禮佛陀雙足,甚至捉佛二足敬戴頭上,正是表示對佛陀的無上崇仰。據南傳《大般涅槃經 》 記載,佛陀入滅後被置於柴薪所搭建的寶棺中受人瞻仰,大迦葉於數日後趕來,偏袒右肩繞佛三匝後,將葬布掀開露出佛足,並率五百比丘向佛足頭面作禮,頂禮完畢,柴薪自燃而火化如來遺體。大迦葉「見佛足如見佛陀聖容」的最後之禮,顯示佛足對佛弟子而言已至為神聖,因此在佛滅後,「佛足印」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佛陀的代表。

菩提樹

印度對聖樹的崇拜由來已久,據說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正是父母向菩提樹( Pipala tree 〉 祈禱求子而出生,因此取名為「畢波羅」

印度氣候炎熱,對提供蔭涼的大樹極易產生親近感念之情,因此大樹一直是人們膜拜的對象,他們會在樹下安置祭壇,甚至圍上欄循,來往灑水甚至香乳,來供養這些巨樹。基於這樣的觀念,庇蔭著佛陀成等正覺的菩提樹,自然讓佛弟子們追思與感念,在無法得見佛陀面容的情形下,崇拜菩提樹的動作於焉開展。

然而,在桑奇雕刻中,不僅以菩提樹來作為佛陀的象徵,那些站在石座上受人禮敬的樹木還包括有榕樹、芒果樹、波吒釐樹等印度常見的樹種。佛陀的一生從出生到入滅都與樹木有著極深的因緣:出生在蘭毗尼園的無憂樹下;在閻浮樹下經歷第一次的深層心靈體驗;在菩提樹下成就聖道;十方遊化時也會在不同的樹下或林間講經說法;乃至最後在拘尸那羅的娑羅雙樹間離開人世,因此藝匠以多樣的樹木來表現不同的場景,以求畫面豐富有趣,而桑奇也才會有如此多種聖樹,姿態萬千地站在塔門上送往迎來。

金剛座

據說悉達多正覺前,曾向割草人乞取吉祥草,以便在菩提樹下敷座,靜坐冥思。後來阿育王為了紀念這個神聖的座位,便在菩提樹下建了一個石座,期望能永遠地標示佛陀正覺的精確地點。這塊石座後來被世人稱為世界的中心,因為它是佛陀找到世間真理的地方;同時,它也被佛弟子稱為「金剛座」,表示佛法有如金剛般堅實能破萬物,而萬物不能對其有絲毫損毀,就這樣,金剛座成為象徵佛陀的符號。

由於悉達多最初精進冥思的座位是設於菩提樹下,而佛陀也總是坐在大自然的樹下說法;因此在桑奇雕刻中,金剛座很少單獨出現,一般而言,它大多會與法輪、三寶標誌或傘蓋等一起出現,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金剛座與聖樹的組合,因為它重現了千百年前曠野中的傳法風貌:在清風徐徐,鳥鳴啁啾的寧靜晨光裡,一群人圍繞著恆河平原上綠蔭濃密的大樹,靜靜聆聽著坐在樹下的佛陀開演聖法,他的聲音宏亮而清晰,穿透天空的雲層,進入人心的最深處 … …

法輪

法輪,梵語 Dharmacakra ,也是佛法的象徵。法輪的初次轉動始於佛陀正覺那年的鹿野苑,當時佛陀親自為五位伙伴宣說生命的真理,使他們了悟聖道而成為佛教最初的比丘。為了紀念這偉大的一刻,阿育王在鹿野苑豎立了一根法輪石獅柱:四隻鬃毛抖擻的威武雄獅,背靠著背面向四方,頂上扛著一座巨大的法輪,象徵佛法如獅吼般傳遍世間,運轉不息。可借這座原始的法輪在石柱斷裂倒塌時即摔碎四散,再也無法恢復原來傲視天地的英姿。不過,它的原始身影卻幸運地被刻畫在桑奇的塔門與欄循中,為我們提供了具體的想像空間,描摹出原始石柱的雄偉氣勢。

一般而言,法輪若與鹿群共同出現,是專指鹿野苑「初轉法輪」;若是被置放在台座上受人禮敬,則象徵佛陀開示聖法;在桑奇雕刻中,法輪最常出現的樣貌是高踞石柱上,由柱頭的獅或象扛在背上,讓人凝神仰望。渾圓飽滿的法輪述說著圓滿無漏的佛法;又如轉動不歇的車輪常行於萬里大地;更代表威力十足的無敵武器 ― 轉輪聖王手中的輪寶,能輕易將愚味無知斬斷。因此,以「法輪」代表佛陀,是象徵物中最具氣勢的表現。

經行石

經行( Kramana  ),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反覆來回行走,通常是在修行昏沉或食後飽腹之時進行,是佛教特有的兼具收束精神與調養身心的漫步修行方式。

佛法的修行強調靜處、觀察己身,容易有靜坐過久的生理疾病,如腹賬、腰酸、打瞌睡等,於是佛陀要求弟子們「飲食知足,晝夜經行,不失時節,行諸道品 · 」讓比丘能在經行中活動身體,也不忘思惟佛法,即使佛陀自己也是日夜常經行,除非生病否則經年不斷。

以經行石作為佛陀的象徵是比較抽象的安排,但這是帶有「動態」涵義的佛陀象徵。譬如描繪舍衛城的奇蹟時,雕匠以一條空中的經行石來表示佛陀在空中示現分身的神通。

不同於一般受人禮敬的靜態符號,經行石的出場表示佛陀正在「行走」。可以想見雕匠嘗試以帶有劇情動作的手法來刻畫複雜的佛傳故事,然而在「不刻畫佛身像」的禁忌下,他們只能努力地在靜態的佛陀象徵物中尋找可以表達動態的符號,而經行石的表現方式,讓畫面有了時間流動感與空間的活潑變化。〕

佛塔

佛陀入滅後,舍利由八個國家均分,分別在交通要道上建塔安奉這些舍利,讓人們禮敬追思。從那時起,佛塔就開始代表佛陀。後來由於阿育王的推廣及歷代國王的廣為興建,即使塔中沒有安奉舍利,「見佛塔即見如來」的印象也早已深植民心。後世佛教修行團體常以佛塔為中心建起僧院,來表示佛陀仍在僧伽之中。由於佛塔的雛形與概念源自原始的墓塚,因此在藝術的表徵中,它代表「已入滅」的佛陀,也含有修行精神上的「涅槃」深義,所以在桑奇的佛傳雕刻中,很少用佛塔來描繪佛陀在世時的故事,反而經常將它用於「過去七佛」的主題,或是單純禮敬佛塔的畫面中。根據英國考古學家弗古森( James Fergusson 〉 的統計,整座大塔總共重覆了 38 次禮敬佛塔的畫面,僅次於禮敬聖樹的 76 次,可見在佛像藝術興起之前,佛塔是佛教徒心中多麼重要的精神崇拜中心。

菩提樹祟拜

佛教史上最知名的菩提樹祟拜者, 正是聲威顯赫的阿育王。根據 [雜阿含經]記載, 阿育王日夜祟拜菩提道場的菩提樹, 令王后心生妒忌而派人砍焚菩提樹, 幸好後來王后良心發現, 才又將樹救活。 後來阿育王派遣兒子摩晒陀前往斯里蘭卡傳佛法, 接著又讓女兒僧伽蜜多帶著菩提道場培育的菩提樹苗, 前往斯里蘭卡栽植,這是史上身第一次的菩提樹遠渡重洋傳法, 說明了菩提樹是代表佛陀與佛法的最佳表徵。

尼拘律園的奇跡
四門出遊
舍衛城的奇跡
佛足印
傘蓋下的虛空
菩提樹
金剛座
法輪
經行石
佛塔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