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那科技與網際網絡的蓬勃發展,城中大小事都以風馳電製的速度,傳遍大街小巷。當然體會最深的,要數與大眾的真實的互動中。事緣當日還未踏入地鐵站,碰上一個異教徒,真所謂拼了老命似的,手裡拿著宣傳單,硬要塞給同學,口中大聲喧嘩,宣傳著自己的宗教有多麼的棒棒噠。她像是想要效仿佛陀說法,能幫到眾生脫離苦海,聞者皆能得度。見到我與同學自顧談論,她也就知難而退。
本以為今天的震撼就此結束,哪知在進入地鐵車廂,找到位置坐下時,見到一位男士經過,凶神惡煞的朝筆者等罵了一句「神棍」之後就自顧走開。他的一番作為,滑稽的令筆者回憶起小時候,在鄉下放鞭炮那種,又怕又愛玩的情景。那時候幾番猶豫還是鼓起勇氣,用一支長長的香,戰抖著雙手點燃鞭炮。聚精會神的一看到有火苗,就趕快往後跑。這一早發生的兩件事,在筆者看來,就像欲放鞭炮,鞭炮是沒被點著,人卻自顧跑開,而殘留在心中的仍然是那貪瞋癡三毒。
在《增壹阿含經》[1]中,世尊說明這一世的所作所為,影響著下一世甚遠的「四種情況」,如說:「或有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人先樂而後苦;或有人先苦而後苦;或有人先樂而後樂。」
「先苦而後樂」:今生雖生在卑賤家庭,貧困匱乏衣食不充足,然卻不帶有邪見且具足正見。如:知道有今生後世,善惡果報,有斷煩惱的阿羅漢。了知自己今生貧賤皆因前生的不修福,而在今生會盡自己的能力,身口意行善業兼布施他人。今生雖苦而後世財富豐足,安逸快樂。
「先樂而後苦」:今生生在富貴之家,衣食等雖充足卻心懷邪見及邊見。如:此人因邪見而不相信今生後世、善惡因果等。也因邊見,當他碰到修行持戒者時,會起瞋心而指責:「此人虛偽,何處當有福報之應?」這人虛假,哪裡有修福而得善報之事。此人因邪見、邊見,而作惡且不布施,今世雖富裕安樂,後世卻貧窮匱乏,乃至墮地獄因緣。
「先苦而後苦」:這一世出生在卑賤家庭,且因邪見及邊見故,不相信今生後世、善惡因果等,常以瞋恚心對待修行人或聖者。這一世已經潦倒困苦,卻造惡不修福,下一世依舊貧困匱乏,乃至投生地獄的果報。
「先樂而後樂」:這一世的富足安樂,衣食無憂且具足正見。知有今生後世、善惡果報等。因為正見而行善喜布施,下一世同樣富足安樂甚至轉生天人。
在此部經的後半部,佛陀也與比丘們討論到,在今生的這一世,也同樣有以上這四種情況:先苦後樂,先樂後苦,先苦後苦,先樂後樂。
以上這部經詮釋的是,正見對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要性。有了正見,即使是苦的人生,也能將之轉變為樂。缺乏正見基礎的人,會隨著網路上各種流傳的訊息,而跟著隨風搖擺甚至來個捕風捉影。有的也愛充當正義之士,令自己深陷其中乃至迷失自己而不自知。
[1]《增壹阿含經》卷21〈苦樂品 29〉(1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