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捐錢刻印《百喻經》?相傳這跟她有關……

上文提及,魯迅曾出資托請南京金陵刻經處刻了一部《百喻經》,相傳是作為母親六十大壽的禮物。那一年是1914年,魯迅三十四歲,當時他捐了六十銀元,請刻經處刻印了一百本《百喻經》;十二年後,即1926年,他又出資贊助出版了經校勘修訂的《百喻經》,並親作題記。

《百喻經》又稱《百句譬喻經》,是五世紀古天竺沙門僧伽斯那(Saṅghasena)從《修多羅藏》(Sūtra-pitaka)十二部佛經中擷取素材編撰而成的一部教誡類經書,顧名思義,那就是由一百篇譬喻故事所組成的經書,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了。南北朝南齊武帝永明年間(479-493年),來華僧人求那毗地(Gunavrddhi)把《百喻經》從梵文翻譯成漢文,卷末題記「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癡花鬘」,由此可見,《百喻經》又名《癡華鬘》,「華鬘」指以線貫穿成的花環,「癡」指愚癡的人,「癡華鬘」所指的是愚癡執著的人所造種種惡因,就像小花串連編織起來的花環,環環緊扣,因果相連。《百喻經》譯本誕生後,便被納入了漢文大藏經中。

如果要選處一部佛經,讓小孩到老人都能看懂,都能有所感受,大概就是《百喻經》了。這大概也就是魯迅揀選《百喻經》來刻的缘由。魯迅對此經的評價甚高,他說,「佛藏中經,以譬喻為名者,亦可五六種,唯《百喻經》最有條貫。」民初時期另一位新文化運動領袖人物胡適對《百喻經》的評價也很高,他說:「《百喻經》是辭句優美的散文。」

《百喻經》的每篇故事由「喻」和「法」兩部分組成,「喻」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法」是該篇寓言所顯示的教誡。此經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以戲笑之方式來說法,簡單來說,第一部分講故事,第二部分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先講笑話,後講佛理,笑話裏包含佛法。以下僅轉載幾段故事與讀者諸君分享。

〈渴見水喻〉

從前有一個愚人,他渴極了,想要飲水,抬頭看見因炎熱而騰升的水氣,以為是水,便一路追逐水氣,最後來到印度河邊。奇怪的是,他到了河邊卻呆住了,愣愣的看著河水,卻不喝下。

旁邊的人問道:「你這麼渴,望著水氣而奔逐,如今到了水邊,為何不飲呢?」

愚人答道:「倘若可以喝盡的話,我當然就喝了。而今這水極多,我是完全不可能喝盡的,所以我一口也不喝了。」

眾人當時聽了這話,都哄然地嗤笑他。

這就好比那些外道,固執於一偏,採取極端的方法,認為自己不能完全受持佛法的戒律,於是便索性一戒也不受持了,致使將來毫無得道的緣分,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離。就如那個愚人見了水,卻不喝,為當時人所笑,道理是一樣的啊!

〈三重樓喻〉

從前有個富翁,愚蠢無知。有一次,他到另一個富翁的家裏,看見一座三層的樓房,樓又高又大,富麗堂皇,寬敞明朗,他十分羨慕,心裏想:

「我的錢財並不比他少,為甚麼以前沒想到造一座這樣的樓呢?」

他立刻喚來木匠,問道:「你能不能照著那家的樣子造一座漂亮的樓?」

木匠回答說:「那座樓就是我造的。」

富翁便說:「那你現在就為我造一座像那樣的樓。」

於是木匠便開始量地基,疊磚,造樓。富翁看見木匠疊磚,心生疑惑,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就問木匠:「你這是打算造甚麼?」

木匠回答道:「造三層的樓呀!」

富翁又說:「我不要下面二層,你先給我造最上一層。」

木匠答道:「沒這樣的事!哪有不造最下面兩層樓而造第三層的?」

這個愚蠢的富翁固執地說:「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層樓,你一定得給我造最上一層樓!」

其他的人聽到了這件事,感到荒唐可笑極了。

這個故事譬喻佛門四眾弟子的修持,必須循序漸進,若是偷懶懈怠,不敬三寶,不修三學,而欲不修預流、一來、不還三果,直步阿羅漢聖果,妄想超越修行階段,正如這個愚昧的富人一樣,為時人所嗤笑。

〈願為王剃鬚喻〉

從前有位國王,有一個親信在兩軍對陣交戰中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他,使他毫毛未損。國王很是歡喜,要滿足他的願望,就問他:

「你有甚麼要求,隨便提出來,都會滿足你。」

這位親信就答道:「大王要剃鬚時,希望讓我剃鬚。」

國王說:「這事若是能滿足你的意願,好的。」

如此愚人,世人都嗤笑。統治半個天下,做大臣宰相,都是可以得到的,卻求這種賤業。

愚人也是這樣。諸佛過去時長期專就困難之處做苦行之事,自己達到了成佛的境地。若是能碰上佛出世、聽聞佛的遺教以及獲得人身,都是至難的事,就如盲龜百年浮出一次海面,恰好鑽入了浮木的孔中一般!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也得,然而愚人的意願下劣,稍稍奉持一點兒戒律,就以為足夠了,並不求涅槃這一勝妙之法。

愚癡之人,對自己沒有要求,無心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自願做些卑賤的事情,就以為很滿足了。

〈詐稱眼盲喻〉

從前有個工匠,替國王服役,因不堪忍受勞役的艱苦,就撒謊說眼睛瞎了,從而逃脫了服役。有另一個工匠聽說後,就想把自己的眼睛也弄瞎了,以便逃脫服役。有人對他說:

「你又何必毀壞眼睛呢?勞役雖苦,只是身體上的勞累,眼睛瞎了,要受一世的痛苦。」

如此的愚昧之人,受到世人的嘲笑。

世上的凡夫,亦有如是之者。有些人貪名逐利,說謊話、做壞事,破壞了修行人持清淨戒律,使寂靜澄澈的心蒙上世俗的塵垢,善根損失,命終墮入三惡道之中。這就好像那愚昧的工匠,為逃脫眼前的一點勞役,竟然不惜想要把自己的雙眼弄瞎!

《百喻經》的原典以文言文書寫,但網路上有多種白話文本可供選擇。事實上,《百喻經》中收錄的都是一些淺顯、易懂、通俗、幽默的譬喻故事,把凡夫的愚癡一針見血地指出,極具諷刺之能事。篇幅雖短,寓意卻深,難怪深得魯迅喜愛。

延伸閱讀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上乘武功與時間如魔術的謎團──「緣起」的深意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