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驅趕心賊──放下不當的期許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曾經對人對己產生不滿,繼而衍生種種煩惱。但這些不滿,不一定全都有客觀事實基礎,而可能純粹因為未能滿足自己不合理的期許而產生的。

每個人自小開始,都受到父母、老師的期許(甚至強迫),同學、朋友的影響(乃至壓力),社會風氣的薰陶,或多或少塑造了自己的價值觀。若長輩經常以學業成績衡量小朋友的價值,後者便可能養成「外顯成就=個人價值」的信念;周遭的人過份遷就小朋友,後者可能發展出若干自我中心的價值觀;常被朋輩嘲笑,可能覺得表現自我或不慎犯錯是可恥的大事……

我們長大後,可能仍未擺脫以上方方面面的影響,心底裡還對自己抱持不合理的期許,若現實中發生與此期許相違之事,便出現忿怒、失落、埋怨等情緒。不合理的期許好比潛伏在內心的奸賊,左右我們對自己、對人事的客觀評價,興風作浪、無事生非,令我們自尋煩惱。

當你再次對自我、對別人或世界感到失望時,請反思自己有否以下常見的迷思。有的話則應以理性檢討其是否正確,若不正確則將之驅逐,還我心靈的自由與快樂:

不當的期許舉隅

‧我要各方面都有成就才有價值

我沒甚麼值得喜愛的地方,因此我要做得更好。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在意追求外顯的成就,以此來評價自己。每當發現自己在某方面不及別人,便會感到失落,責備自己不中用。其實,世上根本沒有人樣樣皆能,甚至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也不容易;一個人的價值、是否受人喜愛,也不能這樣簡單斷言,還要看其他內在的美德。成功的人不見得一定受歡迎,受歡迎的人也不一定樣樣皆能。這期望不僅不切實際,而且永遠無法滿足,因為沒有人能掌握世間所有的知識與技能;更會影響鬥志,妨礙自己獲得真正的成就。

‧被週遭所有人喜愛、稱讚,我才有價值

別人不喜歡我或不肯定我時,一定是我有甚麼不好。

這樣想的人,常常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或刻意(甚至委屈自己)討好別人。過程辛苦、疲倦之餘,還經常要測度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心緒不寧。可是,沒有誰能受到所有人喜愛,人人的思維模式都不同,總會有人不喜歡我而不需要合理的理由;我很好不必然人人愛戴,有人討厭我也不代表我有問題(當然若知道自己真的有缺點,應盡力改善)。我們每天都有可能接觸新的人,要博取每個人的歡心是沒完沒了的苦差。何況人的價值最重要是看個人素質,而非別人的看法。

‧所有事情都應該照我意思進行,若事情與我的期望不符,是很不幸和不正常的事。

這樣想的人,期望世事都合乎自己心意,每每事與願違,卻無法接受現實,只覺得自己很糟糕,世界也有問題,兩者都不可愛。要知道,每件事情都由眾多因素共同造成,有些因素我們能控制,有些則不然;事往往牽涉人,但別人又有自己的想法與目的,不一定配合我們,要事事如意是不可能的。世上總有些幸福快樂的人,但他們也無力控制每個人、每件事,可見不一定要事事如意才會幸福快樂,最重要還是心態及其他人生意義。

‧我無法改變自己的性格、能力,也沒能力掌控外在世界發生的事情。

這類人遇到問題只會逆來順受,不思解決,結果問題一直存在甚至每況愈下,卻暗自怨天尤人,老覺得自己命運不好,整個人也變得鬱鬱寡歡。

很多事情都包括人為及環境因素,有些因素不能由我控制,有些則可以。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把人為因素的影響力發揮至最大。心理素質如意志、毅力、勇氣、信心、智慧等利於處事,同理、寬恕、分享則利於待人。要成辦一件事往往需要和合他人的力量。能以真誠和善意待人,樂意幫助你的人也越多,改變事情的力量就越大。未到最後一刻,事情還是有改變的可能,關鍵是你是否願意嘗試改變。至於非人力能改變的因素,則不是我們的責任了,不應因此歸咎自己。

性格方面,固然有一定的先天傾向,但主要是我們自小發生的事件、身邊的人如何對待我們,行為與經歷互動,發展成習慣或模式,進而形成性格。最後,性格決定命運。簡言之,我們現在的思想是從小到大受內外條件影響,不自覺地累積成型的。若不懂得擇善固執,便可能害苦自己一輩子。不過,我們過去既然能養成現在的思想習慣,自然能以同樣方法培養新的思維模式。腦神經科學亦證實,無論是甚麼年紀,腦細胞均可依據新的思想與經驗重新整合,發展新的行為模式,故只要學習、練習,性格、能力都是可以改變的。

心理學家指出,智商(IQ)對個人成就的影響少於20%,其餘80%則主要視乎情商(EQ),即自我控制情緒乃至情意的能力。既然我們能調整自己的性格,而待人處事又有賴心理素質,故可謂改變性格即能改變命運!

‧如果我的親友在乎我,就應該明白我的想法,盡量配合我而行事。

自我中心的人,會覺得不用說別人也應該要明白自己的想法,且別人不應該做出抵觸自己期望的事。當然,別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其所作所為不會自然合乎自己心意,我卻因此不滿別人「自私」、愚笨,或認為對方根本不在乎我,故忿忿不平。這當然是不合理的,因為人與人間不可能沒溝通便互相了解。再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必須為某一個人服務,也不能說誰比誰更有價值而有主從之分。

‧自己的問題該由自己解決,不應麻煩別人;但朋友有困難,我有責任要幫他,幫不上忙則會感到內疚。

這是自我形象低落的人的想法。總覺得別人沒興趣知道自己的事,也怕向人求助時對方會嫌麻煩;為了得到別人的重視,又會過度熱心幫人,幫不了則怪責自己。其實,如果大家是真正的朋友,互相幫忙並不會感到不妥,正如好友請自己幫忙時,自己也不會反感一樣;而別人的問題,外人未必能解決,甚至對方壓根兒沒寄望由你解決,故你盡力給予安慰、支持、支援,已經足夠。

‧當事情做不好時,我總覺得是我的錯;當我犯錯時,所有人都會看在眼內。

這樣想的人可能是自我形象低落,也可能是自視太高,或兩者兼具。他們總把事情的成敗歸因於自己,失敗時十分自責;又相信別人會永遠記住自己的錯誤,以後仍會繼續拿來作笑柄。然而,影響某事成敗的因素很多,不一定全因為我,甚至自己可能根本沒力量影響大局的成敗;我並非世界中心,人們不會永遠注視我,也不會記住我的錯誤、興趣盎然的反覆嘲笑,正如我自己也不會在意、甚至不曾留意別人犯錯一樣。

‧每件事情都要做得完美才算成功,不完美則與失敗無異。

病態的完美主義和追求卓越不同,後者會享受成功的滿足感,且能接受失敗,再接再厲;前者費盡心思追求完美,則是因為害怕失敗。即使成功了仍擔心不夠好,或者憂慮下次的成敗,整天給自己施壓。沒法實現完美時,感到挫敗、無力,結果可能拖垮其他事情。其實,完美的定義是甚麼?今天覺得完美,明天卻可能看到瑕疵。若說毫無瑕疵才算成功,世上可沒有多少成功例子;古今公認的成功人士,為人處事也不見得完美無瑕。萬物本來就沒有完美,世事也不可能盡如人意,事情盡力辦妥即可,過份執著細節的完美並無意義,還可能令我們只計較成果、忽略過程本身的價值。

捕捉迷思心賊

以上是常見的價值觀迷思。不滿現實時,可以反省一下是否因為上述假設,才把自己迫進死胡同。不合理的期許有很多種,可以透過檢查邏輯是否正確、有否現實的證據(現實中是否所有具備某因素的人都必然有相同的結果,或有該結果者是否都具足某因素)等角度分辨,也可從思路所涉及的關鍵詞判斷:

合理與不合理期許的關鍵詞差別

合理/真實

不合理/扭曲

想要、希望要……

一定要、應該要……

有困難

毫無辦法及希望

可能……

一定……

有時……

總是……

有些……

全部……

可惜、遺憾

完蛋

個別方面不足

一無是處,完全失敗

好像……

確實……

暫時……

永遠……

許多人說……

真理是……

建立合理期望,驅趕迷思

捕捉到迷思後,可參照上述例子中的方法,以邏輯和實證駁斥,並建立適切的期望取而代之。

不當的期許,一方面固然歸咎於成長經歷和外界影響,但一方面也是因為自我了解不足,錯誤估計個人能力。所以,首先得透過日常生活事件、參加興趣班或社區活動、可靠的人的意見,加上自我觀察反思,如實了解個人興趣,訂立對自己來說有意義並有動力去追求的目標;如實了解個人能力,把目標訂得不太難也不太易,蓋太難徒令自己因達成不了而灰心,太易則刺激不了鬥志,還可能浪費精神。

其後,便要藉著進修、自修、實踐鍛鍊、建立人際支援網絡等方法,培養自己實現期望的能力;遇到挫折時,積極謀求解決方法,繼續改善進步。若空有期望而不努力實行,再適切的期望也無法達成,屆時又會走回怨天尤人的舊路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