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創叢林振興禪宗──「百喻人間」系列之二十九

(續上期)

原典

昔有一人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馬屎拊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見之心生歡喜,便作是言:「我決得是治瘡方法。」即便歸家語其兒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試之。」兒為鞭背,以馬屎拊之以為善巧。世人亦爾,聞有人言修不淨觀,即得除去五陰身瘡,便作是言:「我欲觀於女色及以五欲。」未見不淨,返為女色之所惑亂,流轉生死墮於地獄,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百喻經》卷二第二十七「治鞭瘡喻」 (CBETA:  T04, no. 209,p0547a14-22)

有個愚人見到有人遭到國王的鞭打後,用馬糞敷在傷口上,想讓傷口早點痊癒。 愚人見罷以為自己得到新的療傷之法而暗自高興。 回家後要兒子抽打他的背,然後用馬糞敷在背上,想試一下他的「新療法」。各種療傷的土法藥方,也許是在人們千百次的實踐中,不斷被發現和總結出來的。 那位自以為發現秘方的愚人,以急功近利之心,自傷敷糞,只會使自己反受其害,自食苦果。 它提示人們:不加分析地盲目實踐,與蠻幹無異。修行雖重於實踐,然而必須以佛陀之正法為基礎。唐朝禪師馬祖道一,繼承曹溪一脈,繼而開創出獨特的修行法門,主張直心體驗。他創立叢林,推動禪宗有系統地發展,對禪宗的傳承有著重要的貢獻。

馬祖道一(公元709—788年), 生於唐中宗景龍三年,俗姓馬,名道一,世稱「馬大師」、「馬祖」。大師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紋。唐朝佛教禪宗大師,師承南嶽懷讓門下,開創「洪州禪」,所以又稱洪州道一。唐德宗貞元四年,馬祖沐浴後結跏趺入滅。其舍利建大莊嚴塔歸葬於建昌(今江西靖安縣)石門山,唐憲宗元和年間諡號大寂禪師。

道一禪師幼年在本邑羅漢寺依處寂禪師出家,二十歲前後在渝州(今重慶)依圓和尚受具足戒,曾師從新羅國無相禪師,奠定了禪學思想的基礎。道一後來到南嶽衡山學習禪坐,於唐朝開元年間來到南嶽般若寺。他不看經書,也不問佛法的道理,整天只是打坐參禪。巧遇懷讓禪師以磨磚成鏡接引之,恍然大悟;知道只有身體打坐,是與理相違的。若想契悟佛理,則必須要用心才行,終於契悟。讓禪師去世後,馬祖道一繼承了他的衣缽。唐大曆年間,道一應邀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開元寺(今佑民寺),於開元寺弘法達廿年,四方信徒雲集洪州,使開元寺成為江南佛學中心,建立了馬祖道場,創立了「洪州禪」。所謂「馬祖創叢林」,道一禪師之前的禪宗祖師崇尚頭陀行,沒有自己的寺院,禪宗僧侶大多棲住於律寺,自道一禪師始於荒山建叢林安頓禪僧,建立屬於禪宗的寺院系統及規矩。

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等佛性思想大弘禪法,保持了曹溪禪的原始特色,取代傳統的讀經坐禪,將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中,促使禪僧對禪觀念的革新。禪師門下極盛,傑出的弟子計有百丈懷海、南泉普願、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等,多達一百三十九人,百丈下有黃檗希運,門下又出臨濟義玄,開臨濟一宗;百丈懷海的弟子仰山慧寂,創溈仰一宗。馬祖道一不侷於舊制,「別立禪居、開創叢林」,他所創立的叢林制度對於後世漢傳佛教的發展影響廣泛。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