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香港佛教聯合會75週年誌慶,佛聯會早前參與香港電台 「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計劃」,製作及特別呈獻十三集的電台節目《「心」深漫遊》,深入淺出介紹佛理,進行「心」靈「深」度 探索,重拾覺醒和善念初心。節目經香港電台普通話台AM621 及網上播出。
《心經》是廣為人知的佛教經典,經文精簡,內容博大精深。藉解讀《心經》,我們可從中學習佛陀智慧及如何做到心無罣礙,以體現觀音菩薩慈眼視 眾生的精神。佛教教義離不開 「心」,故《「心」深漫遊》第二集「《心經》悟人生」將以 《心經》對人生的開悟為主題, 講者有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演慈法師及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客座教授駱慧瑛博士。
念誦《心經》 增長智慧
節目中,演慈法師解說《心經》含攝了佛教傳統經典《大般若經》的精華。因《大般若 經》六百卷,字數繁多;《心經》的出現,成為佛教傳頌的經典。佛教的中心思想主要是引導眾生「覺悟」,啟發眾生的「智 慧」,而《心經》總結了佛陀智慧、人生真理。《心經》全文 二百六十多字,適合不同程度人士閱讀修行。《心經》啟發人的智慧,有助解決生活難題,達致 「離苦得樂」。《心經》首幾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 切苦厄。」點明了經文要旨:修行的目的在於啟發智慧,離苦得樂。
佛教說的「智慧」,即是人需要把事物看得透徹、明白事理。「智慧」與「聰明」不同, 「聰明」只是記憶力好、學習快;「智慧」則與個人讀書或事業成就無關,卻是與個人的修為相關。
駱博士在誦念《心經》的過程中,對她感受最深也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閱讀《心經》有助於增長她的智慧,易於解決人生問題。
主持人倪秉郎先生問到,佛學是否專門研究「心」,「心」 是指甚麼?《心經》的「心」指甚麼?演慈法師解答,佛教說「萬法唯心造」,我們在現實生 活中所有遇到的煩惱、痛苦皆是從心裏顯現出來的,因為我們執 着於相才會被外境所轉。但這與《心經》的「心」不同,《心經》的「心」指核心,是《大般 若經》的精粹。佛學有所謂「真心」及「妄心」,「真心」是佛 性,不會改變的,而「妄心」是指隨意識的思維,是會改變。法師指出,迷了「真心」就成「妄心」,去除「妄心」便現「真心」。我們的「心」,短暫來講,通過修行或聽了《心經》後,心情會平靜,壓力會舒緩,這是短期的改變。我們通過修行能改善人的態度、行為,長遠來說,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相貌、氣質變好。
《心經》 改善家庭和諧
倪秉郎先生問法師,有人讀《心經》得到幫助嗎?法師分享真實個案,有位女士因為丈夫 經常花天酒地,通宵達旦,早上 才返家,導致經常不開心。有一 次,她跟朋友見法師,法師叫她每天讀《心經》,雖然她不明白經文,卻每日如是地誦讀。一 年後,法師再見她,她說心情好了很多,《心經》開啟了她的智慧。該女士對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有感應,她的丈夫雖然行為沒有改變,但她先改變自己,對丈夫不再執着,她變得開心,與丈夫爭執少了,丈夫的行為也開始變好,家庭關係也改善了。
提升專注力 悟事物「空性」
演慈法師稱,小學生學習《心經》,能幫助安定、淨心。對初小學生可加強專注力及吸收力,到高年級時,學習就更容易掌握、更用功和專注。法師說許多家長向她反映小朋友念 《心經》和抄《心經》時比較專注。還有,學生在家裏抄寫 《心經》,家長從旁指引,從而增加家庭凝聚力。此外,亦有學生小時候曾讀《心經》, 長大後當工作壓力大、感到疲憊時,念《心經》有助減輕壓力。
駱博士學佛以後,遇上日常工作上煩惱時,會「飲杯茶」,離開當下環境一會 兒,讓心境平靜下來。初學佛時,她擔任導師上台演講,會先誦《心經》以平復緊張的心情。她認為「戒、定、慧」不只是口號,是真實不虛的,誦經後自己能夠平靜下來,發揮得更好。至於遇上生活中有大 問題時,她會看佛經,了解經文內容,消化義理,循着佛教「聞、思、修」、「信、解、行、證」去做,在修行路上不斷反思、找出原因、檢討自己為何出現情緒,然後懺悔,並改善自己的習氣。
該承擔的承擔 該放下的放下
《心經》予駱博士最大的啟示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她從中感悟事物的「空性」,「空性」可以理解為「無常」,當她遇到問題時,會想到「本來無一物」。 學習了《心經》智慧後,人變得沒那麼執著。演慈法師分享,《心經》能讓人領悟到「該承擔的承擔,該放下的放 下」。要放得下才能解脫、自在,即使未完全放得下全部,只要放得一分,就得一分自在,不那麼執著了。所謂「讀書百遍, 其義自見」,熟讀《心經》經文自能領會當中要義。她鼓勵人多念誦《心經》,即使未可立即明白經中意思,在參透過程中,只要有一刻參透了,就發揮到《心 經》的作用。
因緣觀乃佛教重要教義。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緣因果。下一集《「心」深漫遊》主題是「如是因,如是果」,主講嘉賓有果毅法師、林錦江博士,他們在節目中分享因緣業報,讓大家體會到做人處事時刻抱持善念的重要性,敬希大家期待。
如欲重溫節目,歡迎前往香港電台《「心」深漫遊》節目網頁收聽。
(待續)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32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