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明顯有玩字的意思。潮流興講飲講食,對美食的追求甚殷,只需看看電視的飲食節目和雜誌的飲食文章,便可知一二。不過有關食的智慧,的確不容忽視!著名的一行禪師認為正念飲食相當重要。簡而言之,正念飲食即懷著專注惜福的心,放慢速度地觀照並享用食物,一如禪坐或禪行。在他的《正念飲食,正念生活》[1]一書中討論了感受,並分析了食慾的本質;以及不同的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飲食習慣,進而應當使用正念讓我們自己和食物之間培養岀一個健康和積極的關係。正念飲食和生活,旨在真正的活在當下並充分意識到我們自己在吃甚麼和做甚麼[2]。《六祖壇經》說「行住坐卧,了了分明」[3]誠不虛也。這些道理在佛陀時代其實早已說明並擴充到很細緻的層面,《雜阿含經》第十五卷三七四經記載如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
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貪無喜故,識不住、不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長,行不增長故,當來有不生不長,當來有不生不長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起。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4]
所謂「摶食」,即我們日常的數餐,因為是分開幾個段落來食,所以亦稱「段食」。「摶」是指用手把食物揑成一團才放到口中吃,這是印度的飲食習慣。一行禪師的正念飲食正是關注這段食和以下將會解釋的「觸食」和「思食」。
「觸食」是指身心與各種境界接觸時產生的感受,有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對大多數人來講,悅耳的音樂,美味的食物,令人精神愉快的活動等都是樂受。佛教說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境相和合,就產生觸食。觸食的範圍很廣,可以包括如閱讀、按摩和旅遊等。不好的觸食如吸煙、吸毒和飲酒等。
至於「思食」,經中稱為「意思食」,這是有關於人的意念和意志的東西。唯識家說為「思心所」,有審慮抉擇的作用。思食包括各種思想的欲望,舉個例子說,希望攝取知識是求知慾,但進一步希望知識比別人強,從而獲得名聞利養,這思食就是貪了。又比方說,我們天生總是希望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但若要求他人一定要照我的意思去做,這正是貪在思食中的另一種表現,思想中往往有一個「我」的存在,大家都是以我為中心呀!思食與跟著要說的「識食」有相似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來理解一下吧!
所謂「識食」,「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識,佛教認為識有維持生命的力量與作用。佛陀解說十二因緣時就指出識與名色的關係,一個很重要的教導。
佛這樣描繪自己見道的心路歷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5]
這著名的佛教十二因緣,識與名和色輾轉相依,成為一個迴圈的鐵三角關係,極其重要。印順導師在《唯識學探源》一書中指出識與名色的相互關係,正像《大緣方便經》所啟示的︰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經文說得非常明白。名色支中有識蘊,同時又有識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解說的。後來大乘唯識學的結生相續,執持根身,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所依的本識,就根據這個思想,也就是這緣起支的具體說明。認識作用,要有現實生命靈活的存在作根據,所以在觸境繫心以後,更說明了生命依持的緣起觀。[6]
可能這還不夠清楚,《成唯識論》中則明確地道出︰「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以第八識為食表現為對身體和生命的維持[7]。以唯識而言,識與思是心王與心所的關係,心王指揮心所作念。識食的大患是我執、我慢,自我的膨脹;當和思食聯繫起來,思食越多,學識越豐,自我越強,不得解脫。所以佛陀強調無我,成為標幟佛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湼槃寂靜)之一。
請大家細心想一想,人類與動物的吃是否大有不同呢?動物的吃是為了生存,為了最基本的需要;而有些人類是為了欲望而吃,即是段食以外的食,但欲望卻是無底深淵啊!所以以上的四食是不是必須的呢?人不可能不吃食物,感受與思想與生俱來,精神食糧不可或缺。對大多數人來講,「識食」似乎難以把捉。此點正是佛陀的智慧所在,有情生命的輪轉,全在這個「識」,只要這個「識不住、不增長,不入名色」,就是解脫之道。據佛陀所教,四食修行的起點在於於食不貪。
這樣說,佛陀是不是叫我們絕識棄思呀?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這亦是很多世人的誤解!佛陀苦行六年,過著幾乎是辟穀的生活,都不得解脫,直至放棄苦行,菩提樹下冥想悟道,夜睹明星哀愍眾生說法中道,這「中道」才是解脫之道。所以處理這四食亦是不離中道。所以食之修行是以遠離二邊不貪不著為要務,諸如段食存五觀[8],觸食不取不捨不著,思食遠離貪瞋痴,識食無我無分別,這才是識食之道。
由以上所見,我們不得不佩服佛陀的偉大,於此食的智慧有如此深刻的剖析。想請問一下大家,以後仲識唔識食!
[1] Thick Nhat Hanh & Dr. Lilian Cheung. Savor: Mindful Eating, Mindful Living
[2] 同上
[3] 霍韜晦。《霍韜晦講六祖壇經》
[4] 《雜阿含經》第374經
[5]《佛說舊城喻經》。《雜阿含經》第287經
[6] 印順。《唯識學探源》
[7] 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
[8] 食存五觀︰據說,當年佛陀曾教誡弟子食存五觀。即於飯食時,需作五種觀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精進修行,應保持一份慚愧之心。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應保持一份離欲之心。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色身可以繼續修行,應保持一份精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