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抗疫時———正念進食練習

「難過的時候就吃東西,因為胃和心的距離很近。」——《你好,舊時光》

肺炎疫症使全球各國深陷驚懼之中。為了竭止疫症蔓延,各國政府呼籲國民盡量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增加社交距離意味著與認識的親朋好友減少接觸和見面,減少社交接觸可以降低人群之間互相傳染機會。可是,新聞卻傳出一些正值隔離的人士,妄顧他人安危,隔離期間在社區到處遊走。看到這些新聞內心也悲憫這一群缺乏自律的朋友。為甚麼要這樣做呢?其實人類是渴望自由的社群動物。一方面珍貴自主活動的空間,同時需要同伴分享分擔彼此的喜怒哀樂。當自由和社交需要失卻平衡,身體和情緒都容易生出問題。

近日認識了美美和大衛,這雙夫婦旅遊返港後須強制檢疫隔離十四天。為顧及親友安全,他們主動隔離至二十一天。他倆跟我訴說隔離期間,兩夫婦足不出戶,美美情緒變得低落,每天吃得很少。大衛心情欠佳,還增加了五磅肥脂,使原來健碩的他變得更為圓渾。

「難過的時候就吃東西,因為胃和心的距離很近。」老劇《你好,舊時光》的對白恰恰道出我們容易因為負面情緒而影響食慾。大衛明顯是吃過頭了。正念飲食創始人克里斯泰勒教授(Jean Kristeller)說:「為了撫慰心靈有時會暴飲暴食。很多肥胖問題都源自希望透過食物來紓緩壓力。」市面上大部分撫慰性食物都是高糖、高脂、高澱粉質的:炸薯片、奶油蛋糕、巧克力等是表表者。可能我們的原始先祖經常處於飢餓狀態,多年演化下,大腦設定吃下高熱量食物是獎勵。身體繼承了始祖的遺傳密碼,單單看見或聞到高脂、高糖、高澱粉的食物,大腦便自然分泌多巴胺,不期然腦子便生起「我要吃這個」的念頭。食物製造商深諳這道理,和廣告商一唱一和,以訊息及圖像暗示和刺激我們的大腦,好激化「這個好,我要吃這個!」的慾望。接收到腦袋閃現「吃吧!」的念頭,我們二話不說就立刻採取行動。這也解釋了我們平白無端端吃下超過身體所需的食物,甚至吃得蠻滿足呢!(起碼開始時是這樣)

正念飲食對大衛來說可能是一個可行出路。正念飲食就是認真覺察到「吃」這回事。享受食物咀嚼帶來的變化,感受食物帶來的色香味觸的感覺,而不再盲目聽從社交媒體中廣告的誘惑。大衛平日喜愛運動,懂得看食物標籤,也注重身體健康。在隔離期間增加的磅數,三周內便輕輕鬆鬆的除掉了。方法很簡單:餐前做迷你靜心,讓自己了解身體的需要,懂得選擇好質量食物,避開高糖、高脂的食物,自然有助他控制體重。大衛並沒有遠離他深愛的薯片,只是用正念的方法品嘗。正念品嘗的步驟如下:

正念進食練習

一、找一個讓你放鬆舒適的坐姿,做兩至三個深呼吸,讓身體漸漸放鬆。

二、自然自在地呼吸,觀察當下此刻的思想和念頭。

三、準備開始用餐時,用一點時間深呼吸,同時察覺身體需求。

四、心裏問自己有多餓呢?看看面前的餐點,然後取用這些食物。

五、留意嘴巴是怎樣隨著腹部開始飽足,食物味道在嘴裏的變化。慢慢咀嚼一次、兩次、三次後;發現味道變淡了,有時候甚至變差了。最後也可以容許自己把食物留在餐碟上。

六、把覺知帶回呼吸。吸氣時感到平靜專注,呼氣時放下壓力。

專注地咀嚼食物,為我們帶來全然汲取美味,而且感到滿足,於是不需要吃得太多。這就是正念飲食帶來「質重於量」的效果。大衛改變了飲食方法,每天慢跑外,假日也跟三兩知交探索麥理浩徑(香港知名的行山路徑)。雖然疫情繼續,大衛跟香港很多朋友們都積極找到防疫與健康之間的平衡。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