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鍾西山,渡杯來此地——三大古剎之靈渡寺(上)

圖:梁生庚

靈渡寺位於元朗廈村鄉西南方的大頭山山麓,在嘉慶年間重修之《新安縣志》有如下記載:「靈渡山,在縣南三十里,與杯渡山對峙。舊有杯渡井,亦禪師(杯渡)卓錫處。」行山人士將橫越兩山山脈的路線稱為「杯渡雙靈」。無獨有偶,靈渡寺與青山寺同樣與杯渡禪師有關。

據大光法師所述,唐德源和尚所著之《泰山石堂老人集》中有一篇道朗法師碑文,大意是說從前有兩兄弟,俗姓鄭,是南越人士。二人均為貴族,能書詩文。二人母親患重疾,屢尋醫生治療無效。二人此時遇上梵僧毘尼多流支遊化,於是請他醫治。毘尼多流支以殘餘飯菜,灑以淨水,咒令食之,病遂癒。其後兄弟二人師事昆尼,披剃出家,長兄獲賜法名玄朗,弟道朗,兄弟二人同修密乘,亦效法其師,以密咒救人濟世,頗得靈效。適逢耆域、杯渡禪師兩位神僧來到,與玄朗、道朗共遊,築靈渡寺以棲息,取有密乘靈驗,能救渡二人母親之意,以作紀念。

寺上瓦頂脊的杯渡禪師陶雕(圖:梁生庚)

靈氣所鍾山獨秀 渡杯而至石猶新

相傳靈渡寺自東晉末年建成以來,幾歷更迭,屢經興替。例如唐代時改為雲林寺,北宋時徽宗詔令改靈渡寺為碧霞宮。初時建寺位一山坡之上,後來經過多次修葺及重建,現址為山坡下方之平地。迄今可考的重建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民國十六年(1928年)、1970年及2003年五次。有說就風水而言,靈渡寺所處之山巒恰肖虎形,寺院從山坡向下遷址後,坐落虎頭所在,寺門就像猛虎開口,更曾為村民帶來傷害,為此道光年間靈渡寺重建,將寺門改為在側面開,形成現在所見面貌。

圖:梁生庚

靈渡寺以青磚砌成,建築上屬於硬山頂式,灰塑回龍屋脊,結構為三進院落。寺院歷史悠久,裏面懸掛了不少具歷史價值的楹聯與匾額,其密度之高,可謂冠絕香港。正門有雲石刻金字楹聯「靈氣所鍾山獨秀,渡杯而至石猶新」,出自著名書法家區建公手筆,其時區公已屆八十四歲高齡。入門後有拱形走廊,抬頭便見清末狀元梁耀樞所書之「道從此入」匾額。梁耀樞獲授翰林院官職,是當時備受學術界和社會大眾尊重的頂尖精英。梁氏以清代翰林身分來港探訪、遊歷,在靈渡寺留下此墨寶,至今仍為文人津津樂道。此外,寺中亦藏有清代學者番禺人陳澧以茅書所寫的對聯「雲動山移,泉飛石立;池平樹古,水曲花迴」。茅書是指束茅草為筆,以茅筆書寫的書法,多屬剛勁、有力。

靈渡寺入門後,是一條拱形走廊,懸掛了不少具歷史價值的楹聯與匾額。(圖:梁生庚)

靈渡寺分正殿及左右兩堂,中間以一天井分隔,右堂舊稱「明心養性之室」。之所以有此稱呼,緣起為寺院近代重修後第二任住持性明居士(鍾可權),初研道於第一任住持張九陽處,後從道轉釋,號性明。性明居士命名寺中居處為「明心養性之室」,並曾設「啟文學校」,招收學生,春風化雨,惜牌匾已不存。左堂為客堂,內掛有舊雜誌、碑記、磁相等,對參訪者認識寺院的歷史流源及近代發展甚有幫助,當中又以《先父寵榮公軼事碑記》為要。此碑為廈村鄉紳鄧惠麟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所立,碑文約二千多字,記述了他父親鄧寵榮壯年時因患重病險死,幸得寺中菩薩顯靈為他治病,使他得以延壽八載,復生後喜獲二子的傳奇故事。

性明居士(鍾可權)為靈渡寺第二代住持。圖為性明居士(左二)與香港行山界的始祖黃佩佳(左三)及庸社等人合照,攝於1933年。(由黃佩佳後人提供,特此鳴謝)
客堂內掛有舊雜誌,記錄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靈渡寺勝景的描述,十分珍貴。(圖:梁生庚)

「靈渡寺菩薩到!」

話說道光十九年(1839年)八月,鄧惠麟剛出生未久,其父鄧寵榮於三十三歲時忽患咯血病,尋遍名醫診治無效。有一名老尼姑前來來問疾,她是鄧寵榮的義母,曾於靈渡寺持戒,亦曾拜「靈渡佛」,說那裏的泉水十分靈驗。於是鄧寵榮的母親彭氏前往靈渡寺,在觀音菩薩前問卜,得到的竟是壽命已盡的啟兆。但彭氏不放棄,年近七十歲,每天清晨前往寺中禮佛求賜仙水,又發願減壽,以換取增兒子增壽。如是者半年過去,但鄧寵榮的病情仍未見起色。鄰舍知道後,有的還取笑她癡想會有神靈救人。彭氏之後更誠心往寺求水,怎料三個月後鄧寵榮的病情益發嚴重,吐血不止,甚至連坐起來也有困難。彭氏請鄧寵榮義母招集尼眾禮斗、誦經,仍每日發願減壽以換兒子安康。

一天,三位青袍道士手持塵拂,在鄧寵榮房外站立。其中一位用塵拂掀起鄧寵榮床上帳子,向前趨近他察看。沒多久道士又摸其桌上藥物,說:「靈渡寺菩薩到!」鄧寵榮的弟弟驚聞,以為是哥哥命不久矣,故有鬼物來索命。後來到了下午,鄧寵榮感到身體筋骨清涼,有好轉之象,眾人方知是菩薩示現,為其治病。家人大喜,彭氏着那位義母在靈渡寺舉行三晝夜的功德法事,以謝神恩。

不過彭氏這段時間操勞過度,最後病倒了。鄧寵榮弟弟見狀,自行往寺求水,跪在觀音供桌前。在燭火光影之間,只見地上出現「生安」二字,像前供杯水中有靈丹浮起。鄧寵榮弟弟將靈丹一分為二,拿回家中,以水煎飲,讓母親服下。不一會彭氏還是撒手了,鄧寵榮十分哀傷,一點水也不願意喝。不料彭氏出殯後半個月,鄧寵榮的病竟然陸續好轉,再也不吐血了。自此鄧寵榮身體日益強健,延壽八年,更獲兩位麟兒,是為惠鴻及惠驥。鄧惠麟最後在碑文總結,若不是彭氏和家人至誠求菩薩保佑,至誠之心感動神靈,又怎會有今天的鄧氏後人?此事成為靈渡寺最重要的傳奇故事,鄧惠麟如此鉅細靡遺記述,相信是為了教導後人,也是為了表達母慈子愛、兄友弟恭之崇高精神。

《先父寵榮公軼事碑記》是關於靈渡寺靈驗之處與靈渡寺菩薩示現的重要歷史文獻(圖:梁生庚)

靈渡寺大雄寶殿供奉橫三世佛像及觀音菩薩像。大殿兩旁的偏殿則有道教的呂祖、關聖帝君、王靈官、斗母、文昌等殿壇,可見靈渡寺對各宗教文化的包容性大,讓佛、道的信眾來到,都能各得其所。

(待續)

轉載自/原載於《香港佛教》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