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菠蘿包不多,想要的菠蘿包太多

法鼓山聖嚴法師曾經在他的〈心六倫-生活倫理〉中,提出一個相當著名的說法﹕「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鼓勵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的個人,嘗試過一種節約與很簡樸的生活,讓自己與他人更方便、更受益和更快樂。然而,什麼是需要?什麼又想要?而在現代社會裡,需要與想要之間的界線,又是否如想像般的那麼清楚?事實上,在現代以前的社會中,人們一般的物質生活並不豐厚,娛樂也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比較容易分辨我們的需要與想要,因為可供選擇的東西,不多。但現代社會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生活方式的方便與多元,而且很多時候,在消費主義文化的耳濡目染下,我們的需要與想要時常被混漫在一起,互相顛倒。

簡言之,「需要」相當於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所言的「需求」(need),而「想要」則相當於「欲望」(desire)。根據經典心理分析的理論,跟「需求」不同,「欲望」是語言的產物。以兒童為例,當他們還沒有學懂語言,他們只可能以哭聲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他們的父母或照顧者則會以不同的語言,猜測他們的所需﹕「他餓了」,「他冷了」,「他撒了尿」,「他病了」,為他們的需求賦予了意義。若果孩子的父母或照顧者碰上孩子哭喊時,一貫的以食物回應孩子的需求,則孩子各式各樣的需求很快便會被等同於「饑餓」。當一個孩子冷了或感到某種莫名不適,他的父母或照顧者卻希望以食物解決他的需求,他的需求固然沒有被真正的滿足;而久而久之,通過(他人所賦予的)語言,他的需求更被轉化為一種可被理解又無法息止的「欲望」。

欲望來自他人,但他人卻不只來自家庭,也來自廣大的社會。而在一個消費主義當道、物慾橫流的社會裡,當我們種種的「需要」或對於生存的不滿,一直被錯誤地轉化為種種的「想要」,我們也只得一直被自己的無明牽著鼻子走,萬劫不復。

記得03年「沙士」期間,香港的經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為了振興經濟,當時的特區政府牽頭以「留港消費」救市。期間政府曾找來影視藝人拍攝宣傳短片,推動「留港消費」運動,為香港打氣。其中有一齣宣傳短片,更找來影視紅星曾志偉推廣「留港消費」。這一齣宣傳短片實在令人印象難忘,因為開始時曾志偉在餅店買了一個菠蘿包,然後是一連串的消費活動,最後卻是曾志偉向大家說「不要小看一個菠蘿包」。在剎那間,我實在分不清那一隻菠蘿飽到底是我們的需要,還是我們的想要。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