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盡性:《一代宗師》的武學道次第(上)

王家衛由構思、籌備到拍攝用了十七年的《一代宗師》,「終於」在早前上畫了,「萬眾期待」之下票房自然不差,而且引發很多討論。《一代宗師》表面上是說詠春大師葉問的生平故事,然而,看了後才知道王家衛根本不是要拍一部有關功夫的傳記片,也不是他慣常的愛情片(雖然電影中,葉問和宮若梅互相暗戀的感情,是帶動影片情節的主線),而是藉着武術的修習細說人生的哲理。

電影的敘事以兩條主線進行:

一、宮若梅(章子怡)的父親,八卦形意門的掌門兼中華武術會會長宮寶森(影射近代八卦掌大師宮寶田),被他的大弟子--投靠日本人的馬三所殺,她要為父報仇,犧牲了一切個人幸福(終生不嫁、不授徒),最終打敗了馬三。

二、出身佛山世家大族的詠春高手葉問,在四十歲前生活無憂、家庭幸福;他醉心武術,是當地公認的高手,被推出來作宮寶森金盆洗手最後一戰的對手,他打敗了宮寶森並結識了宮若梅,互雙暗地傾慕;後來日軍侵華,葉問家財盡失,小女兒餓死;戰後,他流落香港(妻子仍舊留在佛山),因生活所困被迫開班授徒,並重遇宮若梅,但宮若梅因為一方面要守終生不嫁的承諾,另一方面亦自知不久於人世(她十年前跟馬三決戰,受了內傷一直不癒),故不願與葉問再續前緣;不久宮若梅去世,葉問卻把詠春發揚光大,最終傳遍世界各地。

而在故事情節的背後,又以兩種哲學為中心主旨,一是道教的陰陽互動哲學,一是大乘佛教的普渡眾生哲學。導演藉着宮寶森隱居的師兄丁連山(趙半山) 之口說出陰陽互動之道:「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面子」就是公開發揮影響力的人,就像宮寶森一樣揚名立萬,推動國術教化國人;「裡子」卻是暗地裡做事的人,不出名、不見光,但一樣能發揮極大功能,就像丁連山自己。「面子」和「裡子」必須互補才能圓滿,但要當哪一樣人卻往往身不由己。

例如宮寶森本希望一身絕藝的女兒不問武林中事,嫁人後好好當一位醫師,做「裡子」過一生便算,但他料不到自己最後被徒弟馬三所殺,宮若梅不得不報仇(儘管他臨終前留話給女兒,要她忘記仇恨,好好地過日子),被迫由「裡子」變成「面子」。

同樣,葉問本來只求鑽研武術不問世事,但被推舉後逼於無奈要和宮寶森決鬥……其後流落香港,無以維生要教授拳術,也是「裡子」變成「面子」。

此外,特務一線天(張震)是八極拳高手,本是見不得光的特務「裡子」,其後來到香港也只想隱居起來,經營一間理髮店安渡餘生(甚至因此而和組織決裂),卻無意間因打退了前來收保護費的流氓小瀋陽,反被小瀋陽拜為師傅,以至於公開教授八極拳成為「面子」——命運總是一直跟人開玩笑。

可見即使是絕世高手,也只是動盪時代中飄浮的一顆微塵,半點兒也身不由己。然而,他們卻能無怨無悔,在際遇的種種夾縫中,盡一己之能做該做的事,知命而盡性盡命,「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也許,這樣才是真正的「一代宗師」——王家衛用詩般的影像,展現甚麼是武學的至高意境。

(未完待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