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或社會遇上災難及危險時,臉書便會被「誦經、迴向」的信息洗版,彷彿這便代表了佛教的全部。其實,佛教還有更多不同的面向,少人問津及研發,是次就引用《增一阿含》經典中的故事,娓娓道出佛教的積極面向。
故事的第一段記載了釋迦族人自視尊貴,侮辱及傷害了琉璃太子,琉璃太子長大登基後便發動大軍討伐釋迦族人。佛陀得悉後沒有被動地在寺內誦經迴向了事,而是以高齡之軀趕赴軍隊必經之路。佛陀對琉璃王的一則回應:「親族之護蔭,更勝其他人的恩惠」,令琉璃王頓然明白佛陀是為了保護親族而來,於是即時退兵。如是者,佛陀隻身成功阻擋大軍的推進,令琉璃王兩次班師回國。
這一段記載,正好展現了「積極」之處世態度。佛陀出身於釋迦族,對於族人的驕傲行徑定有所聞,但他沒有忘記親族過去對自己的養育與栽培,所以常懷感恩之情。另一方面,修道之風氣盛行的古印度,心靈導師包括佛陀都得到世人及國王相當的尊重。
琉璃王雖然充滿憤恨,但仍然敬重佛陀。所以佛陀的「積極」不但包含了感恩心,也是胸有成竹昂然起行,成功阻止了軍隊的前進。
故事的第二段,並沒有記載釋迦族人是否有運用停戰的緩衝期向琉璃王示好、道歉。不久,琉璃王再度受人唆擺而決意出兵,此時不但佛陀自己沒有動身,就連大弟子目犍連三度要以神通解救釋迦族,亦受到佛陀的勸止:「因緣已成熟,是時候要承受果報。」
佛陀的表現與早前完全相反,或許是經過了兩次的勸阻,發現雙方仍然沒有改善關係,化解惡緣,可以說釋迦族與琉璃王之間的恩怨情仇應該是時候要了結,所以只好無奈地以「隨緣」之態度面對當前的局面。
將佛陀在兩段記載的行誼合起來,便正是「先積極、後隨緣」。經典內容的確不時被人誤解,過度強調「隨緣」,令很多人認為佛教頗消極。其實,較全面的經典精神是提醒我們在人事物的互動中,以「積極」的言語、行為去應對,最後才以「隨緣」的態度安然面對結果。
再說透徹一點,「積極」與「隨緣」不一定有特定次序,「先隨緣、後積極」也可以,同時相互使用亦無不可,譬如以隨緣的心境積極助人、以積極的心境隨緣助人。有興趣對讀其他類同的經藏內容,更可貫通「放下」與「提起」而並用,當然更少不了《金剛經》的千古絕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隨緣、放下的安然澄淨;而「生其心」便是積極、提起之動力源泉。若缺少這一份的詮釋,經典便只是寂然的湖水,毫無生氣。
「阿含經典」內容精彩絕倫,此則故事尚未完結,各位讀者且看釋迦族與琉璃王之間的怨恨糾纏如何了斷。
2016.03.18 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