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浪眾中行——獨行道與眾行道(四)

禪的修行並不僅僅是獨行道,還有眾行道。如果獨行道幫助我們認識這個心的「體」,而眾行道呢,能夠讓我們落實對自己佛性的妙用。藥山惟儼禪師,在他的修行到達了一個高度以後,馬祖就跟他說「你已經協於心體,達於四肢」。這是比喻,以身體做比喻,達於四肢是達到了「用」,這是對他的一個印證、認可。但是要達於四肢,達於這個用,就一定要去眾人之中,要在人群中,在為別人的煩惱而忙碌之中,去走眾行道。

我們的師父提出兩句話,第一句叫「覺悟人生」,第二句叫「奉獻人生」。我們說「覺悟人生」應該就是獨行道;「奉獻人生」就是眾行道。如果沒有他人給予你的奉獻,你怎麼能夠去奉獻人生呢?在眾行道、在奉獻人生的視野中,這個社會和世界的種種麻煩和問題,都是我們修行的對象。菩薩知道他自己並不是最重要的,眾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眾生就沒有佛道,沒有佛果。所以在《普賢行願品》中有這樣的比喻,如果說菩提果是一棵樹的話,那麼眾生是這棵樹的土壤、樹的根。當然這也意味著說眾生的苦難、眾生的問題、眾生的麻煩,是修行人最好的老師,或者說是資糧。

但是我們老和尚在提這兩句話時,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因為在今天這個時代,包括我在內,能夠一個人找個地方待著,在山頂上待著,可能性很小。這個「獨」,在今天恐怕很多時候必須是眾中之獨,是你在眾人之中所修的獨行道。因此「覺悟人生」是可以在奉獻中覺悟的,在奉獻中、在煩惱中、在為眾生服務之中去認識你自己,認識你的心。身邊給你找麻煩的人,甚至身邊障礙你的人、反對你的人,恰恰是你最好的老師,他們幫助你去獨,幫助你去悟。所以覺悟可以在奉獻中達成。

我們現在要在眾人中,在奉獻中,在和他人的關聯中來認識此心。而認識此心以後,也並不就是萬事大吉,你還要在紅塵世界中去行。宋朝有描述禪門修行歷程的《牧牛圖》,一共有十幅,最後的第十幅叫《入廛垂手》,廛是街上的店鋪,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說修禪的人到最後,跑到街上去了,淹沒在人海中,他也許在店舖裏,他也許是一個醫生,他也許在做一個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這就是行道。「說道」是很容易的,「悟道」就很難,這就是古人講的「說道者多,悟道者少」。而我們是要修道,我們諸位在修道,特別是出家人,從他的外相到他正在做的工作,都是在修道。

但是還有一個境界,叫做「行道」。他的修行功夫,要在眾生的世界裏去落實,去呈現。他可能就會超越一個特定的形象和領域,比如說也許他不一定表現出來是一個佛教徒了,更不一定顯現出來是一個出家人,甚至在有的時候,不一定顯現為某一種輿論框架下判斷的類型,他甚至可以背一個壞人的黑鍋,到死也不說。這個力量從獨行道來,但卻是在眾行道裏面行。明憨大和尚住持的大開元寺在元朝出過一個高人,他原來是個和尚,後來還俗輔佐朝廷,他的名字叫劉秉忠。他以前是臨濟宗的傳承,法號子聰,後來還俗去輔佐忽必烈。大家都知道元朝統治者從草原到中原,不熟悉情況,乾了很多蠢事,第一是濫殺無辜,再有就是把很多耕地變成牧草,這都是對漢地的文化、對老百姓的經濟和生命造成了極大傷害的事。是劉秉忠的勸阻,是劉秉忠的建議,幫助他們建立起了有利於民生的治理,做了大量的有利於眾生的事情。

我們師父有四句話:「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將個人融化於大眾」,是我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在思考的。這句話是我二十多年前在師父那裏聽到的,我那時候剛出家,正嚮往著獨行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我覺得太難理解了。後來跟著師父學,終於領會師父講的這句話背後的分量。

依照字面來看,也許你們想說,那不就沒有自我了嗎?這四句話的順序也是很有意思的,「將個人融化於大眾」是最後一句,這就和《牧牛圖》中的「入廛垂手」是對應的,是更高的境界。那麼這個境界,也就是雲門禪師講的「隨波逐浪」。佛法還在印度傳的時候有一位祖師,他也講過這樣的偈子,叫「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而淨慧老和尚講的「將個人融化於大眾」,指的就是這個境界。意識形態的任何的說法和理論,以及加諸於你個人身上的、公正的不公正的傷害,一切萬境,都不跟它對抗,正所謂「不與諸塵作對」。不跟它對抗,而是去接受它。這是我們人生的一課,這一課就是我們要調伏我們自己。

我推薦大家讀淨慧老和尚的詩集《經窗禪韻》,用「心隨萬境轉」這句話做綱領去看師父的詩。讓我去上佛學院就上佛學院,讓我做右派就去做右派,讓我勞改就去勞改,衣服破了自己縫吧,然後去鄉下勞動就去勞動吧,他不會去反抗的。那你也許會說這不是喪失立場了嗎?所以有第二句「轉處實能幽」,對於禪者來說,他有「幽」啊。幽在這裏是微妙、精微,就是「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心隨境轉,但不與之作對,但是也不與境為侶。當你的心能超然於萬象之外的時候,你就是一個詩人,是個藝術家。

「實能幽」的「幽」在哪裏呢?就是第三句,「隨流認得性」。你怎麼樣來「隨流認得性」?性是甚麼?性是佛性,性是所有事物、所有萬法的空性、平等性。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尊者微笑,趙州和尚說喫茶去,藥山禪師大喝一聲……這一切,雖然一個是拈花,一個是微笑,一個是吃茶,一個是喝,但它都是一個。藥山禪師山頂一喝,那是直呈,跟釋迦牟尼佛靈山拈花,沒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這裏說的性。這裏所說的一切―和諸位今天坐在這裏聽我講話,還有你們在生活中有時候很苦悶,或者是你的股票蒸發了,或者房子把錢套住了,或者藉貸收不回來……所有這一切,和藥山禪師那一喝,釋迦牟尼佛那一拈花——都是一個東西。所以藥山禪師那一喝,不只是說傳九十里,而是要傳到無窮的地方,也不會只傳一千多年,而是要傳到無窮的未來。它一直都在那裏,我們要聽這一喝,這就是那個「性」。「隨流認得性」,雖是說「隨流」,但是你還要「認」出來。

這就有第四句,「無喜亦無憂」,這就是平等心。這就是老和尚所講的「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這句話,既有來自於靈山拈花、西天東土歷代祖師的智慧與光芒,也有來自於師父過去在他的人生路上、在他修行的路上,他所經歷的種種。這是“眾行道”。

說到修行,我的建議首先就是在繁忙喧鬧之中要有獨行。永嘉大師講「常獨行,常獨步」。這個獨行,既包括了我剛才說的時間安排,你要有獨處的時候,也包括了你的思想境界,不要跟風。我們中國人的這個文化裏面有一個東西是特別明顯的,喜歡隨眾、跟風。在隨眾跟風中就有盲目性,就會瞎起哄,會有這種現象。不要別人說東你就東,說西你就西。人家說這個股票很好,人家說現在買房子很好,你就跟風。這種跟風的習氣是要我們覺察的。這是給大家的一個建議,要有獨處時,要有獨行時。

第二點,就是在生活中,把我們周遭的環境變成一個道場。師父生前也經常講要把家庭變成道場。家也是一個團隊,要把它轉化成一個修行的團隊。如果你在單位是負責人的話,也要把它轉化為一個修行團隊。僧團的「六和」可以做參考。僧團的核心價值就是修行、修道。「六和」,第一個是「身和同住」今天的家庭成員也經常不在一起,所以一定要創造一些機會在一起。第二個是「口和無諍」。在語言上可以有探討,但是不可以有爭論吵架。第三個是「意和同悅」。這個「悅」,說的是情緒。雖然它說的是「悅」,但它也包括了不悅。也就是說「意和同悅」說的是在感情上、情緒上,大家的愛憎是一致的。

第四個是「見和同解」。關於人生的目標、世界觀,關於怎麼看待一件事,即使有所不同,但是根本價值觀一樣。第五個是「戒和同修」。「戒」就是戒律。無論家庭,無論單位,要有大家共同遵循的遊戲規則、行為準則。第六個是「利和同均」。利就是利益,在家庭在單位,遵循一個標準,合理地分配利益。無論我們在家庭,還是在公司、單位,大家都能同願,同見,同戒,同修,同行。眾行可以變成道,在眾中行道。

在眾中行道,有身邊的人做你的鏡子,做你的老師,你可能就不那麼容易犯錯,這就叫「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樹林中一棵樹不容易彎,也不容易被風暴吹走,所以我們把寺院稱為叢林,很多出家人在共同的環境裏面,一天的起居勞動作息都在一起。這個叢林的製度,叢林的清規,就體現了獨行和眾行融合。雖然很多人都在一個寺院,在一個範圍內,彼此之間卻互不干擾,這就相當於你還是「獨」。但又有很多人在你的身邊,你可以為他們服務,而他們也可能會給你提建議等等,這一切都是眾行道。所以獨行道和眾行道二者最完美的融合,就體現在叢林制度這個生活環境裏面。

今天我們寺院道場要重振宗門宗風,就要遵循祖師的清規,遵循釋迦牟尼佛戒律的精神,順應時代契機,建設現代的叢林道場。

--明海大和尚講於湖南津市藥山禪寺藥山講堂,2016年6月10日。

(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