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在大乘佛教中十分著名,一般佛教徒的日常課誦,往往是以誦讀《金剛經》為主。在中國文化裏,《金剛經》亦非常普及。《金剛經》之所以深入人心,除了其文字優美,易於讀誦,也因其哲理豐富,吸引人去探究。有些人甚至將經文演繹成流行曲,使得非佛教徒也知道有這部經典的存在。然而《金剛經》的偉大之處,並不光是這些優美的文字,而是這些文字所貫穿、承載的思維及智慧。本文嘗試勾勒《金剛經》的大意,而內容主要參考明慧法師的《金剛經發微》與大航法師的「金剛經要義」講座。
《金剛經》要處理甚麼
《金剛經》是般若系經典。這部經典「貫穿了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心,是一條如何自覺覺他的道路」。簡而言之,《金剛經》所揭示的是,如何「如理」地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另一個面向去看,《金剛經》的內容其實是師徒二人——釋迦佛和長老須菩提,於午飯後的一席對話。那時,長老須菩提向佛陀請教:「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經文的大意是:發了菩提心的人,應當如何安住於菩提心?又該如何降伏菩提心 [1]?
對於「如何能夠令菩提心安住」的問題,我們都能明白,但對於「如何降伏菩提心」這問題,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既然要發菩提心,安住於菩提心,又何必去降伏它呢?這問題是須要釐清的,否則學習經典便會成為一種無意義的戲論。
佛陀所說法有其當機眾:凡夫在修學佛法的路上,需要降伏妄心;然而對於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菩薩,他們所要降伏的是菩提心。因為菩薩實踐菩薩道時,若存有菩提心之見,便不能與般若相應。不能與般若相應,便不能證悟菩提,亦不可稱為「正覺」。換言之,發菩提心的菩薩,在度化眾生時,不應存有菩提心之見,才能與般若相應。這與在做善事時,不應存有善事之見的「三輪體空」是一脈相承的。
該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告訴須菩提說,菩薩發菩提心,引導所有眾生覺悟,息諸煩惱妄想,進入無餘涅槃。雖然說這是度脫無邊眾生,但實際上是沒有眾生可度。為何會實無眾生可度呢?因為菩薩不要存有眾生之見,所以菩薩不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2]。佛陀於是續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心思細密的讀者大概會說,佛陀似乎沒有回答須菩提的問答,這種表述只是在定義甚麼不是菩薩——若見四相的存在,即不是菩薩。但其實不然,後面佛陀又對須菩提長老說,若有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由此可知,所謂的「眾生」只是個假名,沒有恆常不變的生命體,但因眾生不知自己是空,不知道自己是因緣所生,沒有不變的自性可得,故誤以為有「我」、有眾生。佛陀接著告誡須菩提:不應當有「我(如來)當度眾生」的念頭,假如有實在的眾生可度,那麼便會墮入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中。簡而言之,菩薩雖發菩提心,但明白無心可得,無眾生可度,所做所為皆與「覺」相應,才是菩薩行。
為令須菩提長老明白這個道理,佛陀以自身的例子作說明。佛陀在過去生中修菩薩道,於山中作忍辱仙人。當時歌利王到山中遊獵,巧遇仙人,質問仙人在此做甚麼?仙人回答,在此修忍辱。歌利王於是將他的身體一截截地割下,看他能不能忍受。當時仙人的內心不起絲毫瞋心,因為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會在因緣和合相中,妄取有任何一法可得。
菩薩應如何修行
佛陀回答了「如何降伏其心」後,然後再答覆「菩薩應云何住」的問題。佛陀續說:菩薩對於一切法不應有所住。這是所謂的「不住」,它的意思是指「不執」。不執是一種智慧的朗照,而不是一種頑強的抵抗。簡而言之,菩薩了解一切法空,故對一切法不起執著。
以布施來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為甚麼要不住相布施呢?因為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不可思量;此外,布施本身最重要的是對治貪心,如果我們住相布施,這其實是一種染著,與布施的本意相悖。當然,也不是說非不住相布施不可,而是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則會被執著所束縛,不能看到實相,就好像一個人在暗室之中,一無所見。相反,「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那麼他就會心無罣礙,沒有執著,就像一個有眼目的人,在日光之下能見各種色像一般。總而言之,菩薩「應生無所住心」。
當釋迦佛解釋「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後,接著問須菩提長老:「可以身相見如來否?」佛陀提出這問題的用意,在於破除有佛可得的見解,因為一般人雖認同世間是因緣而有,也接受它是空的,不可得,但卻認為只要經過一番修行,累積福德,就不應該是空。故佛陀藉由問須菩提長老這問題,來說明不單世間法空,出世間法也一樣空。然後佛陀就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 來。」
以上只是簡單地概述《金剛經》大意。雖然我們沒法直下能證見般若的實相,但當我們有了這些觀念,便多少能順著般若的知見引導我們的生活。讀者如有興趣了解到底《金剛經》講甚麼,請觀看大航法師的「金剛經要義」講座,以及明慧法師的《金剛經發微》。
延伸閱讀
與般若相應的菩薩道 :開仁法師開示深觀般若正見、廣行六度萬行的理論和實踐
[1] 有些佛教學者將「云何降伏其心」的「心」理解成虛妄心、貪心、癡心等。明慧法師則將這個「心」,解析為「菩提心」,意即如何降伏菩提心。本文採用明慧法師的注解。
[2]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合稱「四相」,是凡夫誤以為緣起的世界有恆常不變的生命主體,所產生的四種妄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