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重新發掘「阿含經典」(中)

(續上期)

前一章藉回顧現今佛教問題的根源,遂確立此專欄之定位――重新閱讀「阿含」故事,開拓新的思潮。接續而來,此章則介紹專欄的四大特色的首二者――喚醒體驗、流暢通順。

喚醒體驗

提起閱讀「故事」,許多人便自然聯想到這是初級程度的學習。其實不然!在人類的學習模式中,故事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過去的童話、漫畫、劇集、小說、電影,現今天天新款的網絡短片,其中動人又富啟發性的故事,隨時可以改變我們做人的態度與方式。

為甚麼?從故事學習,正是現今教育團體最缺乏的身教。過度重視擷取精華知識,務求在考試制度下成為勝利者,反而令教與學變成冷冰又乏味的事。乏味的事又怎會常掛嘴邊,成為待人處事的指標呢?身教與體驗,代表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互動世界,才能育才樹人。

經典也早有說明這一點:人的精神世界包含情感、認知、意志與意識,行為均由此四者所調控。要改變行為當然不能只靠「明白」,因為它只是認知的範疇;而應是希望達到「體驗」――「情感、認知、意志與意識」四者俱備。故事具有人物對話與行為之情節,正好包含了這四者,可喚醒、啟動讀者各種精神範疇,有更大機會達至「體驗」;若只是認知的話,結果便是不少人的心聲:「我知道經典內容很好,但我做不到」。

所以,此專欄的著重點不再只是學理,而是故事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行誼。

流暢通順

雖說「阿含」故事有不少人物和情節,但要撰寫出流暢通順的故事,必須處理三大問題。

第一、名相的情意結。說來稀奇,初讀經典總覺得名相增添困難;但學習久了,反而對名相依依不舍,甚至不時在臉書撻出幾句,為何不直接用現代語呢?難道名相才能代表佛法?不少新媒體也愛這一套,譬如電影裡都不時彈出幾句偈語,到底目的是鎮懾觀眾?還是故弄玄虛?可是經行內人一「督」,便看穿編劇似乎也是似懂非懂。

對於一些古印的用語,在此盡量尋找貼近的現代語取代,例如很多譯本還是使用「婆羅門、梵志」之稱呼,我則直接寫成「老師」,因為他們是掌管知識,負責傳授知識的專人,不就是現代的老師,只不過是專業不同、志向有異罷了。

第二、語句難懂。「阿含」的古譯本,大部分由外國人來華學習漢語而成之,可能條件有所限制,令人讀起來就是有點「中文又不太中文」的感覺,相信令讀者生起頗大的閱讀障礙。幸而近代大德們業已重新翻譯,英譯文(菩提比丘等)及漢譯本(莊春江)便成為專欄故事的主要參考。

第三、原著頻頻出現「斷片」。這應該是最棘手最耗神的問題。故事情節說不通,難以明白,部分人物有時也沒有「連戲」,令讀者大感困惑,秒殺閱讀的意欲。「斷片」與沒有「連戲」的主要原因相信是早期經典均屬口口相傳,方便背誦及修行,內容重義理而缺乏詳細的情節交代。為方便閱讀及理解,必須加上一些當時印度文化背景,甚至配合其他經典記載而增添文句,才可令人繼續讀下去。

三者處理完畢,不知日月已經交替多少回,要撰寫出流暢通順的「阿含」故事,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