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邵氏片場見證香港夢

香港的古物諮詢委員會在3月4日通過將清水灣的邵氏片場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也就是指建築物有特別重要價值,業主需要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

邵氏片場佔地六十多萬平方呎,有二十多幢建築物,包括錄影廠、別墅、後期製作設施等,當中行政大樓是地標,也是已故邵逸夫爵士昔日的辦公室;在不少邵氏電影中,更曾是「醫院」。

為當地人民熟悉、有保留價值的歷史建築,除了在建築風格和藝術上的價值外,其意義通常在於盛載了大眾的集體回憶。邵氏片場的獨特之處,是除了回憶以外,它還盛載了香港人昔日的夢──因為電影,一直有「夢工場」的美譽。

一切要回到上世紀50年代末期,原本主力在星馬經營戲院和電影製作業務的邵氏兄弟,決定將大本營轉至香港。邵逸夫決定仿效當時荷里活盛行的大片廠制度,拍攝工作盡可能在片廠內搭建佈景完成,認為這是提高作品質素、控制成本的有效方法。

因此,邵逸夫以每平方呎0.45港元的價格,從二哥邵村人手中買下清水灣一幅荒地,興建片場。整項工程由1957年開始,歷時七年,到1965年才竣工,工程項目還包括興建一條通往清水灣的馬路。

自此,邵氏在片場中製作大量國語片,與60年代的電懋(後改組成國泰)、70年代的嘉禾,在香港建立起國語片皇朝,令原本是主流的粵語片一度式微。

與以小本製作為主、草根味道濃厚的粵語片相比,製作成本較高的國語片呈現了較為富裕、中產的色彩(特別是時裝片)。在新建大型片場中拍攝的邵氏作品,甚少使用實景,強調的不是寫實(以香港為背景的時裝片中,角色竟說國語,已很不寫實),而是銷售一個美輪美奐、色彩繽紛的世界。

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和50年代的百廢待興,60至70年代是香港站穩陣腳,經濟開始起飛的時代。當時大部分港人仍過著胼手胝足的生活,但是他們感到情況正逐漸改善:找到較穩定的工作;收入愈來愈高;入住公共房屋⋯⋯對他們來說,邵氏電影中的世界當然仍是可望而不可即,不過這批觀眾深信,只要繼續努力,加上子女可藉著接受教育向上流動,那麼自己最終會一如電影中的主角那樣住大宅、駕私家車、上夜總會和到外地旅遊。因此,走進戲院中看一齣國語片,激勵自己繼續追夢,就是艱苦生活中最佳的慰藉。

或許,單純是為了緬懷這個單純而浪漫的香港夢,邵氏片場已值得列為歷史建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