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佛修行,總遇上障礙。這些障礙的出現,又住往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遇上時,怎能堅持不退的心?本文根據《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上下卷共二十二章)書中「十大礙行」(第十七章)略談面對學佛十礙行的認知和態度。
本書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妙叶法師。法師是浙江鄞州人。有關法師的生平,史籍並無多載。進入正題之前,值得花一些字句談談本書的沿革。
這部寶典得以留傳下來並不容易。這論典在當世寫出後,內容即為不少學佛者傳抄引用。到了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時,卻只知有此一書,不知從那裏可以尋得。後來有一位萬融禪師,無意中從一亂書堆裏尋出這本書,輾轉借了給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一讀之下,知是寳典,於是立即付梓刻錄流通,後來還把它收在《淨土十要》中。今天,此書正是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卷三五四頁淨土十要第八之中。
這本書闡述「事理雙修、禪淨一致」的思想,以念佛三昧為諸禪三昧中的寶王,勸禪者修持直指西方往生之行。當中的第十七章,詳細討論了修行的阻障,以及面對障礙的準備。有了準備,便能避免生起退轉的心,從而繼續向着往生淨土而努力。
以下在本章內容中擷取精要,希望修學者得到前賢的啟發。
妙叶法師在此章中首先指出,其實眾生「一心平等」,都有修道離䴤的心志。可是一旦開始修行,往往遇到阻障,以至無法成功。法師云: 「因茲障礙,退其心故。」即是說這些障礙,正是令眾生退轉的原因。
繼之,法師表達了大慈大悲,說自己既然是如來的佛子,如果坐而不行,徒令眾生失去智慧,就會有「甚於割切身肉」之痛。法師提出的方法,就是為障礙早作準備,勸勉我們將「身心先居礙中」,當「眾魔諸惡障礙之境」現前時,就不能侵擾修行。
法師提出十種面對修行障礙的方法,只要修行者一一「照察覺悟」,「持之不失」,到了「入諸魔界」時,便「不為群魔退轉其心」了!現在逐點略說。
「一念身不求無病」,色身如果沒有病苦,貪愛欲望的心就會生起,修行之心就容易退失,所以不需冀求一生無病。
「二處世不求無難」,處世如果全無艱難困境,驕慢奢逸的心態會生起, 這樣也引起退轉的心。因此處世不求無困難。
「三究心不求無障」,探究心性時如果全無障礙,所學的佛法一定不踏實,而而且自高自大,自以為處於高等。因此,學佛究心者不求無障。
「四立行不求無魔」,修行如果沒遇到魔障之事,則廣大的誓願便不能堅固。因比,修行者不求無魔。
「五謀事不求易成」,各種事情如果太容易成就,心中就容易產生輕蔑我慢的態度。故謀事不求易成。
「六交情不求益我」,與人交往,若總是要尋求利益自我,便會令自己虧在道德仁義上有虧。因此與人相交,不求利益自己。
「七於人不求順適」,對於其他人,如果只求對方順從和配合自己,內心一定會充滿自高驕矜。因此對人不求對方事事順適自己。
「八施德不求望報」,布施德惠予人,如果期望回報,心中其實已存有不正企圖。故施恩不應望報。
「九見利不求沾分」,在利益面前,如果想著要染指和分成,愚癡的心一定生起。因此見求不應求瓜分。
「十被抑不求申明」,ˋ被人貶抑時,如果總想要申寃和說明,就顯示出人我是非之心未能忘卻和消除。因此被抑時無需力求申訴。
以上各項的延伸解說都依據原文,在此不引述了。讀者請自行查閱。在此不再引述。
妙叶法師指出,佛陀和聖教都導化我們,應該「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解脫、以障礙為逍遙、以群魔為法侶、以事難為安樂、以弊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施德為棄屣、以疏利為富貴、以受抑為行門。」
法師對世人求佛道的能力充滿信心。法師開示說,譬如生在高崖的樹木,經久旱如同火焚,仍能生長得挺拔秀麗。又如身體殘缺的人,行動艱難,仍能以其特別的能力活得精彩。若以這些能耐努力於求佛道之上,就不容易退轉,最終會修行有成。
障礙,其實也是修行的緣份之一。碰到障礙而不盟退意,不灰心,是很重要的修心過程。《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稱障礙即是「大善知識」,亦是「良佑福田」,可以助眾生了死脫生,超凡入聖。把障礙看成是「金剛珠玉」,則礙不為礙,反而是通。
如若生命中完全無障礙,就會生過。例如貪欲生,「必破戒退道」,那就立即退轉了!又如驕奢起,就會欺壓其他人和事。虧道義,就只見人之非,不慬自省。存人我,就必然怨恨滋生。因此一生全然無障不一定是好緣。
既然障礙不能避免,也不應求一生無障,那麼遇到障礙時怎樣處理?法師進一步教導大家。例如得病,要「識病因緣,知病性空,病不能惱」。深入體會病苦的因緣,了知病苦的體性原是空寂,病苦便不能煩惱我心。又例如碰上難境,「了難境界,體難本妄」,難境便不能傷我。了解障礙本無必然之根源和去向,「即障自寂,障不為礙」。魔也是「妄有」的、「無根」的,了解之後,就不被魔侵。
人經常會被情傷,不論是愛情、親情或友情。法師說,每種情之產生,必有其因,難以強求,情是依緣而生的,人根本就不能自主。明乎此,情障亦堪面對。面對其他障礙時,道理也是相同的。悟得此道,就能在障礙中得菩提。
在此章中,妙叶法師一再開示,提醒我們既然身處於「時薄世惡,人事異常」的世情中,學道者怎會沒有障礙?回應之道,就是作好準備,「先居於礙」,至障礙現前時,就易於排遣,不單如此,還能「勇進於道」。這樣,我們便能保證修道之心不會退轉,反而會勇猛精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