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美好的視覺感受,引發善心正念的啟動能量--佛典譬喻故事的圖像教化魅力(下)

(續上期)

須摩提女因緣壁畫

眾所周知,龜茲是西域頗具影響力的佛教重鎮,在克孜爾石窟出土的梵文禪修手冊(Yogalehrbuch),內容與五、六世紀漢譯禪觀經典相通,因此壁畫與禪修之間的關係耐人尋味。克孜爾石窟內的壁面背景裝飾,就很巧妙地將周邊的自然岩山石景入畫,採用群山意象建構出規律的菱形格。山林圖像配置河流池水、奇花珍木、禽鳥飛戲、走獸追逐等景物,也穿插坐禪比丘或苦行婆羅門的身影,很能夠對應禪修經典所描述的寶山淨域,充滿生機與活力,也可視為當地僧人心目中理想禪修場域的圖像化。

畫師將眾多的本生故事或佛陀、比丘的說法、禪定像安放在菱格內,成為儲備布教的豐富圖庫,像前述的鹿王本生就是一例。另有一類繪製於石窟券頂部分,或是以天體萬象為題材,或是表現著神通飛行比丘的威儀等,自成特色。或許是神通變化經由深層的禪修開啟,因而連結在重視禪修實踐的龜茲佛教來觀察,讓人倍覺親切。

在傳達比丘因禪修而獲證神通能力的題材時,「須摩提女請佛因緣」深具藝術張力,此故事見於三部漢譯佛典,包括:前秦曇摩難提譯《增壹阿含經.須陀品第三十》、吳竺律炎譯《佛說三摩竭經》、吳支謙譯《須摩提女經》。出現在克孜爾石窟第224窟券頂處的「須摩提女因緣」,大約繪製於公元600年,為早期石窟的佳例;當故事流傳到敦煌之後,創作了更加精湛的作品。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中段的「須摩提女因緣」壁畫(圖1)可能是根據支謙譯本來繪製。須摩提女深信佛教,而篤信外道的父親卻要將她許配給婆羅門,娶妻日當天,滿財長者按男方習俗宴請族人,竟有三千婆羅門也到府赴宴。眾人飽足之後,想要求見新娘,須摩提女嫌惡這些粗鄙不堪的婆羅門,於是掩門隔離。婆羅門深感受到羞辱,所以威脅新娘,若她不出面,便要將其闔家趕出國城之外。此時的滿財長者憂愁不已,好朋友告訴他應該求請佛陀主持公道,須摩提女欣然應諾了公公的懇求。

須摩提女因緣,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中層,北魏。翻拍自《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一)》
須摩提女因緣,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中層,北魏。翻拍自《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一)》。

須摩提女焚香更衣登上高樓,虔誠迎請佛陀來蒞臨。佛陀遙知其意,並吩咐弟子們準備隔天赴宴。第二天一早,須摩提女與家人都出門迎接佛陀,從空中呼嘯而來的隊伍就像廟會陣頭一樣熱鬧。先是伙夫乾荼背負大鍋飛來,將於現場烹煮佛陀的食物;然後,沙彌均頭乘著五百棵花樹飛來;接著有般特騎乘五百頭青牛、羅雲乘五百孔雀、迦匹那乘五百隻金翅鳥、優毗迦葉乘五百條七頭龍、須菩提乘坐琉璃山、大迦旃延騎乘五百白鵠、離越騎乘五百虎、阿那律乘五百獅子、大迦葉乘五百飛馬,還有大目犍連騎乘五百頭六牙白象等,陸續飛抵。這開道隊伍帶給婆羅門們驚奇,當他們逐一從天而降時,滿財長者向須摩提女求證:「這是你的師父嗎?」結果,沒想到佛陀在眾弟子的前呼後擁之下最後才出場,大眾對這一場神通威力確實佩服萬分,最後全數皈依了佛陀。

降伏毒龍壁畫

「龍紋」是故事型壁畫中的重要圖騰之一,涉及到佛陀傳記和佛陀本生的諸多情節,在此介紹佛陀降伏毒龍的例子。莫高窟第305窟是一座隋代開鑿的覆斗頂殿堂窟,窟內中央設置方形佛壇,窟頂和四周壁面圖繪著精美的壁畫。西壁北側描繪著一佛四菩薩的說法圖(圖2),交腳的佛陀以雙手擺出上下含抱的姿勢,右手揚掌托缽,缽內盤踞著一尾小龍。左手屈肘,掌心按下,像是在抑制小龍的活動,小龍只能乖乖地昂首對望。

敦煌莫高窟第305窟西壁南側, 降伏毒龍說法圖,隋代。翻拍自《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二)》
敦煌莫高窟第305窟西壁南側, 降伏毒龍說法圖,隋代。翻拍自《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二)》。

同題材的壁畫也出現在同為隋代的莫高窟第380窟北壁,可見是當時流行的故事之一;這與西北印度所流傳那揭羅曷國(Nagarahara;今阿富汗Nangarhar省)的降龍留影窟是不一樣的,但都受到漢地佛教界的重視。

根據漢譯《增壹阿含經》第十四卷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初度五比丘之後,便往優留毘村聚去度化迦葉,佛陀安身在離其不遠的石室中,迦葉擔心佛陀居石室內會受惡龍傷害,但佛陀卻安慰他寬心。當佛陀於石室中敷座夜宿時,惡龍便吐火毒撓亂,佛陀入於慈心三昧和焰光三昧,讓石室裡火光俱作。

迦葉夜起瞻視星宿,見到石室的大火照天,便告訴弟子們:「佛陀因為不聽我的勸告,已受惡龍之害,甚可憐慜!」令五百弟子持水瓶和高梯,快快前往救火,欲協助佛陀脫除龍難。然而現場的巨大火勢根本無法消去,因為這是佛陀入於慈三昧的威德,正逐漸在消解惡龍的瞋恚。心懷恐怖且東西奔逃的惡龍,慌亂中尋不著石室出口,便往佛陀的缽裡鑽。佛陀撫摩並慰喻惡龍,開示了瞋恚火之過失與捨瞋生天之喜樂,讓惡龍因此得清涼。受教化的惡龍吐舌頭舔佛陀的手,並熟視佛陀的面容。

清晨,佛陀便帶著已被降伏的惡龍往見迦葉,迦葉和五百弟子衷心讚歎,並虔誠供養佛陀90天。於是,佛陀將此龍放歸於大海,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於四天王天上。佛陀在降伏惡龍之後,還向迦葉顯示了其他的神通與超能智慧,讓迦葉這一位虔誠的拜火外道心悅誠服地領眾皈依佛法,成為印度佛教史上的佳話。

種種譬喻說法的題材借助圖像直觀的壁畫,在佛教的流傳上有著重要的功能。本文所提到:九色鹿的慈悲忍辱和人性貪婪好利的對比、須摩提女的信樂佛法和佛陀弟子們以神通來善巧降伏外道、佛陀以慈心三昧融化惡龍瞋火並讓事火迦葉敬順皈依等等,始終為古今佛門子弟修學佛法與行菩薩道的明燈指引,生生世世傳燈無盡。對於大眾而言,透過美好的視覺感受,也有引發善心正念的啟動能量。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69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加。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3%ad%e7%a5%90%e5%ad%9f/" title="Posts by 郭祐孟"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郭祐孟</a>

中壢圓光藝文館執行長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