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逆境確是致道的法則

現代人的生活境況

現今社會豐盛富足,人們大多安居樂業,於是喜愛消費享樂,生活充實而忙碌。可是,隨著科技發達,資訊頻繁,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同形式的壓力隨之而來,令很多人透不過氣來。

現代人大多嬌生慣養,缺乏磨練,意志薄弱,害怕失敗,恐懼逆境,因此遇上挫折,便求神問卜,祈求遠離困境、事事順利。一旦事與願違,便不知所措,或諉過於人,或情緒失控,或大吵大鬧,或沮喪迷失,或抱怨逃避,或寄情聲色,或自暴自棄,或心存僥倖,或沉迷賭博。終至泥足深陷,不能自拔,一事無成。究其原因,乃是現代人欠缺意志力的磨練,亦缺少對困境的正確理解之故。

逆境不可怕,誰人沒有遇上過逆境呢?我們要正視逆境的必然存在。面對困境,我們不是逃避得了的。隨著社會的需求,近年很多抗逆及減壓方法出現,不同形式的運動、課程、遊樂、學習營等推陳出新,以至各類瑜伽、靜坐、禪修等等宗教活動,都被視作減低生活及工作壓力、紓緩情緒的有效方法。

亦因如此,很多朋友來到宗教道場時,每每懷著期望前來親近,祈求消減壓力、調劑心理上的苦悶。故此,當他們參與活動,或聆聽大德們開示的時候,便以追求感官的紓緩、精神的放鬆、壓力的消減等另類快樂,來作為學習目標。當然這有著一定的作用,亦頗見成效。但是,這些學習目的,與追求佛教解脫生死輪迴的根本精神,便有所不一樣了。我們不妨看看當年釋迦太子的求道歷程,看他是怎樣面對逆境的壓迫,如何努力奮鬥而成就的故事。


釋迦太子的求道經歷

釋迦太子出身貴族,早年生活奢華,可是出生後七天母親便離世了,這對他影響不少。自小太子沉默寡言,思維著生死的問題。長大後,從感官享樂的過程中,他得不到精神解脫的出路。當他覺知到唯有出家修道,方能有望解除他的困惑時,終於在一個深夜裏,離開皇宮,出家為沙門,奮力追求解脫憂悲惱苦之道。但出家後的太子,其求道歷程卻也崎嶇不平,到處碰壁,始終找不到途徑。後來,在參訪了許多宗教師,隨其學習而不得要領之下,太子進入了苦行林,成為了嚴格的苦行者, 在林中進行最嚴酷的自虐苦行。這長達六年的修行道路,對於釋迦太子來說,可說是困難重重、逆境處處,終至弄到身體羸弱不堪,甚至接近死亡邊緣。

釋迦太子在瀕臨死亡之際,終於面對現實,醒悟到身體乃是成道最必要的條件,倘若身體徹底弄垮的話,則也不能進行修道了。於是他不再強行堅持斷食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養,並恢復正常飲食,調理好身體,以備進行最終的奮鬥。可是當時在苦行林同參的五位苦修者,卻以為他退失了道法,因而離他而去。

面對著同修們的離棄,釋迦太子沒有被擊退,而是調適身心,單獨來到尼連禪河畔,在一棵畢缽羅樹下,敷好座墊,更立下大誓約:「不成正覺,誓不起座!」由此他進入甚深禪定,與種種魔障進行搏鬥。據南傳經典記載,太子在這次身心搏鬥過程裏,曾痛昏了三次之多。憑著他堅毅的意志、不懈的努力,終於跨越種種逆境,摒退魔王、魔女、魔軍等等的來襲,衝破內外種種障礙,徹底 解脫人生苦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得佛果。

從釋迦太子的求道經歷中,可以看到,太子若不經歷了修行上的種種障礙,乃至最後的魔考,是不能達致徹底解脫的。因此,意志力的鍛練、逆境的培訓,在修道歷程上是免不了的。修道意志也是要在極其艱辛的環境下,才能激發出來。


修行道路的比較

佛陀曾經說過,在通往止息苦惱的路上,有所謂的樂行道(Sukkha- patipada)與苦行道(Dukkha-patipada)的分別。這即是說,假使禪修者的善業具足,他就能走上樂行道,無須承受那麼多痛苦就能證得果位;但大多數人善業尚未具足的話,毫無選擇地便要透過苦行道,走上止息之路。即是說,大多數的佛弟子是必須經歷苦痛這關卡,才能踏上解脫之途。

釋迦在《阿含經》中開示說,我們在心識的活動上,不能避免與外界進行接觸,由六根與六境產生了六觸,繼而產生三種不同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其中樂受的出現,背後便隱藏著貪欲心與之連結著;而當苦受出現,則背後便隱藏著瞋恚心;不苦不樂受的時候,背後卻潛伏著昏暗的愚癡心。從人們與生俱來的趣向,大多傾向於追求感官快樂的樂受,於是便不可避免的,出現愛、取、有,以至生老病死等憂悲惱苦等的結果,輪迴於生死之流而沒有出期。

生命中不離順境、逆境;感官亦不離樂受、苦受。世人往往欣慕順境、恐懼逆境,追求樂受、逃避苦受。可是,古往今來不少修道大師,卻是自願選擇以身處逆境,身作苦受,來進行心志的鍛鍊,藉以步上解脫生命苦惱之路。這些求道心切的高僧大德,為何緣故而選擇一條從苦受痛覺入手的修行道路呢?

究其原因,經歷苦痛其實是一個很有效的修行途徑。正如很多人要經過十年寒窗苦讀,才能苦學成才。禪宗古德也有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因此,我們不應害怕逆境、恐懼苦痛,而應視之為修道良機來看待。  

雖然經中說苦受、樂受、捨受皆不可取,但在互相比較之下,不苦不樂受只會令人矇昧,昏暗,最不可取,初學者亦難於覺察,因而只有苦樂二受容易被我們覺知。但是,當快樂的感受出現時,卻容易會令我們滿足愉悅,因而沉醉其中,缺乏警覺的心念。於是其背後的貪欲心便會征服我們,令我們一直沉淪下去,隨著愛欲而產生牽掛,繼而念念不忘、不自覺地執取著它,遂因此而輪轉於老死憂悲惱苦的十二緣起流轉門去。

相對來說,苦痛的境況則不同,每個人都不喜歡逆境,但苦受當前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比較清醒、專注。禪修者大可利用這個機會,正視困難,透過面對苦受來建立更深更強的專注力及覺察力。因為以這個情況作為對象來修行,他會鼓起勇氣,喚醒必要的熱忱和積極性,去克服苦受困境的磨練與衝擊。

修行者既選擇這條路向,則不會從中而抽離,也不會沉溺於其中。他不會執取這個逆境,只會從專注逆境中,不斷覺察著它,找尋克服它的方法,於是意志力提升,覺察力提升,同時又不會貪著它。

佛家修行的目的,在於徹底滅除對「自我」的錯誤執見,也是改除種種身口意上的陋習,建立清淨梵行。因此,我們必須在與苦受和逆境的過程上不斷奮鬥,鍛鍊身心,令不為境界所動,甚至激發自己的潛能,來抗衡以往的邪見積習,直至習氣消磨殆盡為止。

苦受是我們身內的敵人,逆境是我們命運上的敵人,一旦我們堅強了心志,透過不斷的磨練,克服內外身心障礙。經過這樣,逆境這個敵人,便會成為我們修道的逆行良伴、助道良緣了。由此可以說,逆境確是致道的法則,順境反而會令我們飄浮於生死之流。


苦樂自在是解脫之道

很多人以為修道者在證果解脫之後,便會一切順遂、安樂舒適,再不會遇上逆境困難。如果這樣想的話,這應該是一大誤解了。我們從佛傳記載上,可以看到當年佛陀成道後,在開展教法的過程上,亦不斷碰到不同程度的困難逆境,例如外教誣蔑、中傷謠言、各地饑荒、族類戰爭、徒眾叛離,甚至晚年病痛折磨等等,都讓佛陀乃至僧團,面對著大小不同的艱難境況。但佛陀及聖弟子面對這些逆境時,皆能泰然面對,隨其因緣,如法處理。後世佛教傳播時遇上各地法難困境,佛弟子們也能積極應對,在困難中自強不息。這正是弟子們覺知生命的真諦,如實面對生命中順逆因緣挑戰之故。

因此可以說,順境與逆境可以說是人生必經之途,尤如雙生兒一樣,形影不離的。世人雖然千方百計,祈望趨吉避凶、一帆風順,可是卻很多時事與願違,於是便發出「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之歎。可是修道者則如實面對,甘之如飴,順逆皆不違心志,更能善用逆境之因緣,不屈不撓,專注學習,積極面對困難挑戰,磨鍊身心,令自己成長,更藉此訓練出「苦樂皆能自在」的心境,隨而步上解脫憂悲惱苦之途。這應是我輩佛弟子應有的學習態度吧!

(本文獲明珠佛學社授權刊登)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