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談到「遊客」與「旅人」之別,後來想起,對,佛陀本身不就是最偉大的生命旅人?
大家知道,佛陀二十九歲決定出家以前,本是迦毗羅衛國釋迦族王子悉達多。他從小便在宮中過著舒適與豪華的生活,成年後,更先後娶了三個妃子為妻,誕下兒子羅睺羅。在十三年的幸福婚姻生活期間,對於宮門以外的世界,他可謂一無所知。
然而,悉達多在二十九歲時出遊四門,卻分別碰上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因而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面對這樣的思想衝擊,悉達多經常在樹下沉思離苦之道,可惜久思仍不得;他於是在同年的某個月夜,乘馬車離開迦毗羅衛國,決定從此出家修道,希望為世人找到離苦的出路。悉達多遍訪名師,曾跟當時的大學者阿羅邏迦蘭、鬱陀羅摩子等修道。及後,悉達多更與五侍者在苦行林中尼連禪河畔修習苦行。六年後,太子三十五歲,明白苦行無助解脫,於是在菩提樹下發大誓願而入禪定,並在第七夜,終於悟道,成為佛陀。佛陀成道後即不辭跋涉,開展漫長的乞食並度眾的生涯。
如此看來,悉達多本身就經歷了不少旅程,才悟道成為佛陀。無論是他在出家前外出巡遊,因碰上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而開始對原有生活秩序產生懷疑,繼而苦思人間生老病死的苦因和滅苦之道;還是出家後在尋找各式解脫法門的路上,尋尋覓覓,試了又錯,錯了又試;以至最後決定捨苦行,在菩提樹下禪定而終於證果,悉達多都是勇敢地把自己拋向「未知」,為了修成正果而釜底抽薪,那怕在過程中,將會面對不可預期的困難而「迷失」。
上次,我曾經提到,「旅人」之特點有二:(一)「旅人」會經年累月的漫遊,因為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所以會慢慢的由一個地方漫遊至另一個地方,毫不着急;(二)「旅人」比較開放,會通過比較異文化與自己所屬文化的異同,躬身自省。就此而論,悉達多正是一個旅人,在不同的旅程中,他的心靈一直都是開放的,孓然一身,拋下既有的生活秩序與世界觀(包括擁有的財富、物質與人際關係)而迎向「未知」。
迷不一定失,迷而不失,才造就了千古的宗教領袖人物──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