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 大家自然會想到「鬼」。一直以來, 不少人把「鬼」描述成恐怖陰森的東西,讓人畏懼。
究竟佛教是如何看待「鬼」?盂蘭節是怎來的?會否鬼門關大開呢?佛教對「鬼」的觀點,又帶給人類甚麼啟示呢?這一篇,我們一齊講鬼故—沒有陰森恐怖,只有正信和善念。
現已踏入農曆七月,坊間流傳稱,這個月內最好不要搬屋、不要戲水,不要嫁娶、甚至不要穿黑色衣服,還有不要「出夜街」等等;一個在月曆上看似「平平無奇」的月份,有那麼多「禁忌」,皆因有「鬼」。
《禮記》中描述, 生存在天地之間的稱為生命,生命都會死亡;而人死後,就稱為「鬼」。所以人死後會變成「鬼」,是大部分中國人對「鬼」的認知,也是道教的思想之一。不過,道教亦認為「鬼」還有另一類,那就是生存在自然界中、對生活和生命有傷害的超自然力量,這也是民間所普遍認同的「鬼」,例如影響健康的邪氣、邪靈,稱為疫病之「鬼」。道教對「鬼」的觀感是負面的,認為他們是陌生者和有害者,需要以宗教引導的方法對待。
基督教中也有「鬼」的說法,但與道教不同,不認為是人死後便變為「鬼」的說法,因為與基督同在的信徒,死後亦將與基督同在;非信徒死後便會去到陰間,永遠與神分隔,不能隨意返回人間。
基督宗教中,「鬼」是指那些墮落的天使,又被稱為「撒旦」或「魔鬼」,它們會引人犯罪,破壞神的計劃。
不過,中國人相信的「鬼」,更多是人們想像出來的。自古以來,中國人的腦海中出現過無數千奇百怪的「鬼」, 經口傳筆載, 再加上近數十年來, 影視作品將「鬼」的形像塑造得活靈活現,「鬼」就變得更多元化了。這些鬼都有一個共通點, 他們都是「有害的」, 難怪民間對俗稱「鬼節」的盂蘭節會有那麼多禁忌。
盂蘭節的由來
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羅漢寺住持演慈法師接受訪問時表示,盂蘭節的由來與佛教有關,但佛經沒有說盂蘭節會大開「鬼門關」,也沒有說有很多遊魂野「鬼」到了人間。
「盂蘭節」出自梵文Ullambana的譯音,喻指亡者猶如倒掛般痛苦。這個節日就是要解救亡者。《盂蘭盆經》記載,佛陀的弟子目犍連是一個孝子, 他以天眼通看到母親死後在「餓鬼道」受苦,她不能吃喝,每次飯到嘴邊都會化為灰燼,飽受饑餓。為救母親,目犍連便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陀告訴他,應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 以百味飲食放在盂蘭盆中,供養三寶,以這種功德,使母親脫離「餓鬼」之苦。這就是盂蘭節的由來。
演慈法師表示, 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很感人,推而廣之,農曆七月便成了拜祭先親的時節,大家都想向先親表達孝道。不過,「燒街衣」不屬佛教儀式, 是民間習俗。法師說:「街邊燒衣者是出於好心,因每人都有布施的心、同情心、慈悲心,就如大家都會幫助窮苦的人一樣。遊魂(如同目犍連母親的遊魂)野鬼無人拜祭, 遭遇悲慘, 民眾便向遊魂布施『街衣』。後來,有人也藉此儀式求心安和平安。」
佛教如何看「鬼」
佛教認為,眾生都會在「六道」中不斷輪迴,除非在修行中得到解脫。所謂「六道」,就是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眾生都會根據生生世世所作所為( 佛教稱為「力」),而決定死後的去向。人類、動物如此,鬼也是一樣,每一世的去向都可能不同。人死後,也不一定變成「鬼」,可能上了天堂享樂,也許再降生為人,或成為「餓鬼」。
「餓鬼道」令人畏懼,那究竟甚麼情形下會墮落成為「鬼」?《業報差別經》中提到,眾生因為身、口、意惡業而輪為「鬼」,除了「身惡」,即殺生、偷盜、邪婬外,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口惡」,以及貪欲、瞋恚、愚癡等「意惡」,也是墮入餓鬼道的原因。
「鬼」亦如人 有苦有樂
佛教認為,「鬼」是眾生的一種,他們也會造好業或惡業,令他們的下一世有所不同,例如輪轉為人,或變為畜牲,又或者繼續在「鬼」道生活。餓鬼道和人間一樣, 每隻「鬼」的境遇也不同。《大毗婆沙論》云:富貴的「鬼」是居於山谷中、海水邊、半空中、樹林內,或是人們祭祀的靈廟、祠堂; 貧賤的「鬼」則住在四野無人的野外弧荒墓塚、荒棄的草木堆、骯髒的茅廁又人跡稀少的破宅、廢墟,環境十分惡劣。
佛教稱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為「三惡道」,是沒有人願意投往的。《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中形容,餓鬼「身形羸瘦、枯燋極醜、口中火然、咽如針鋒、頭髮蓬亂、毛爪長利」。餓鬼常會感到飢腸轆轆,乾渴難忍,但食物接觸到咽喉時便會焚燒焦爛,無法享用。餓鬼所受的痛苦,無法形容。
拜「鬼」求福 弊多於利
不同宗教形容的「鬼」都是可怕的。人們對「鬼」自然而然產生「閃、避、求」的心態,就是離開、躲避和求保佑。
演慈法師表示,佛教不認同求「鬼」來保佑自己。相反, 在一些佛教的故事中, 時有講述接近「鬼」所得的壞處;倘若得罪了「鬼」,更是只有害無益。台灣星雲大師亦曾提醒信眾,為人處事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千萬不要引「鬼」上門。大師認為應尊敬有道有德的人,尊敬正派、有學問的人,應跟魑魅魍魎互不來往,就能保安康。
演慈法師表示:「『燒街衣』對於『鬼』道眾生的幫助難以一概而論,佛經中形容的餓鬼腹大如缸,咽喉如針,食物到口邊便變火炭。如此看來,一般的『燒街衣』拜祭,對『餓鬼道』或『地獄道』眾生的幫助未必夠廣闊、強大;在佛教而言,必須透過燄口、大蒙山施食等法會,才能令它們受用」。
參加法會 功德更大
演慈法師續說:「在佛教道場舉辦的法會中,常有燄口或大蒙山施食,此兩者皆有共同的效用,就是可施食予『餓鬼』; 希望餓鬼透過三寶的加持、諸位法師的定力觀想,以及佛經作加持,經咒使餓鬼可開闊咽喉,在那刻可以受食。至於有關的效用有幾闊大,一般視乎作此功德者的誠心誠意,以及主法法師的功德加持。」
演慈法師認為,目犍連救母的故事與農曆七月拉上了因緣,可見農曆七月並不是「鬼節」,對於佛教來說,應是一個吉祥的月份。佛教不提倡「燒街衣」,拜鬼神;但大眾可藉着在這個月份中已形成的風俗文化,傳揚目犍連救母的孝道精神。法師鼓勵有緣的市民,可以參與正信佛教道場在此期間舉辦的法會,藉以表達孝順和慈悲。佛教所說慈悲不單施予社會大眾,更延伸至異度空間的眾生,如鬼神。大眾透過誦經的功德,代替過往慣性的「燒街衣」,期盼餓鬼道的眾生能種下善根,早日脫離餓鬼道之苦,投身喜樂善道。
結語
有人怕「鬼」怕到不得了,卻常常求「鬼」來護佑自己,那是希望餓「鬼」時刻在自己身邊嗎?又有人求不義之財, 有非份之想, 就求「鬼」來幫助自己, 讓貪念不斷滋長, 這樣所作的惡業,也必將自己推向「鬼」道, 下一世便可能輪轉為「鬼」。如果用上述兩種態度與「鬼」相處,是有害和恐怖的。
佛教的經典中經常提到「鬼」,也教導了我們對待「鬼」的態度,就是以平等和大慈大悲的精神待之。慈就是愛,悲即是憐憫。佛教大慈大悲的理念,就是不但對身邊的人要存有愛和憐憫心,對異度空間、不同年月中存在的眾生,亦同樣要心存愛與憐憫。佛教認為,抱有這種心態的人,能得到自在和安樂。
生活在「鬼」道,將受盡無限的苦痛和折磨。不過無論以佛教或道教的教義來看,人與「鬼」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佛教認為此生所作的諸多惡業,可能造成下一世往生餓鬼道。筆者認為,人類應從此教義中領悟到:與其怕「鬼」,不如避免下一世做「鬼」。
原文刊登於《香港佛教》第771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