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晚,許多人都會開始好奇自己來年的運程走勢;希望生活過得美好,乃人之常情,然而以佛法的觀點來看,「活得好」其實就是能離卻煩惱的紛擾。來年是鼠年,對於老鼠,一般人並沒好感,有些人甚至一看到牠,就想撲滅牠。老鼠固然為一般人所厭惡,但站在佛法的立場,認為老鼠亦是有情識的生命。那麼從佛教的立場,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老鼠呢?本文將引用佛典故事,來說明佛陀如何對老鼠,然後再闡述禪宗對治「老鼠」的公案。
律典中有關老鼠的記載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老鼠都頗為反感。這種反感的程度,可從一些與「鼠」有關的貶義性成語中瞥見,譬如「膽小如鼠」、「鼠目寸光」、「過街老鼠」等。人們對老鼠反感的原因,多半是與老鼠常偷吃食物、咬壞東西、傳播疾病有關。
佛法重視慈悲心的培養,認為我們應以慈悲心對待任何眾生。在《四分律》中記載著這樣的故事:有隻老鼠在某村落偷取胡桃,牠把偷來的胡桃放在寺院的門口,積成一堆。有比丘跑去請示佛陀,可否拿取那堆胡桃?佛陀告誡比丘說:不可拿取,否則便犯了偷盜罪。
律典中又有這樣的記載:佛世時,有比丘的房間常有鼠患,這影響了他的睡眠和修持。比丘深感困擾,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向佛陀請教。佛陀教導比丘說,聽到老鼠的動靜時,可以敲擊物件,製造噪音令牠們離去。雖然比丘依照佛陀的指示去做,但是鼠患依然沒有解決,老鼠仍舊橫行無忌。比丘於是再度請示佛陀,佛陀告訴比丘說,在門口設一道門檻,令老鼠無法入屋,佛陀並叮囑比丘,不可以殺害牠們。這是佛陀對待老鼠的態度。
禪門中的「老鼠出洞」
在禪門中,老鼠蛻變成一項修心法門的元素,禪師稱這法門為「老鼠出洞」或「貓捉老鼠」。「貓捉老鼠」其實是種暗喻的修辭手法,禪師以「老鼠」借喻為妄念,把「貓」暗喻成方法,而「貓抓老鼠」,講的就是用來對治妄念的方法。
未經調伏的心,總是比較躁動,不易安住,意馬心猿的向外馳騁、攀緣。這情況就好像是一群餓得發慌的老鼠,時時刻刻想竄出洞外去找食物吃(攀緣)。如果沒有貓(方法)在洞口看管的話(守護六根),這些老鼠(妄念)便會自由進出,轉個不停。修行調心也一樣,若用得上方法,收攝散亂的心,就能摒除妄念,好像那隻貓聚精會神地在洞口盯著,使洞內的老鼠無法竄出一般。
俗語說「老貓燒鬚」,再盡責的貓,時間一久,也會打瞌睡。貓只要一睡,洞內的老鼠就會乘機竄出來,找東西吃。貓雖然在打瞌睡,但本性機警,耳朵靈敏,聽到老鼠的動靜,就會馬上去追撲牠。老鼠見狀,當然拔腿就跑。牠一跑,貓就奮起直追。為了追逐那隻老鼠,貓離開了洞口,洞內的老鼠就全都溜出洞外。看到老鼠跑出洞外,貓慌了起來,於是東奔西跑,追來追去,結果一隻老鼠也抓不著,白忙了一場。
這情況就像一些行者精進用功調伏妄念,但是時間一久,可能會昏沉、散亂,繼而打起瞌睡。當察覺自己昏沉時,他們會馬上醒來,然後心裏可能會想:「我剛才昏沉了。」這是一個妄念。「我為甚麼會昏沉?」這又是一個妄念。前念起時,若無法止其後念不起,則念頭便不停相續,以至於妄念連綿不斷地浮現。
那我們遇到妄念紛飛時該怎麼辦呢?禪師的建議是:隨時、隨地注意它,像「貓捉老鼠」一樣,只守在洞口,等待老鼠出洞。抓住了老鼠,不要得意;要是抓牠不住,就讓牠去,不必去追牠,因為要提防的是洞裏的「老鼠」會乘機溜出。修心也是如此,察覺到妄念浮現,就運用方法對治它,不應跟它兜轉。
明年是鼠年,許多相士都作了運程預測。對於這些預測,佛教大概既不否定亦不肯定。從佛教的觀點來說,人的吉凶禍福,乃由過去的善惡業因所感得的,這是先天的。如果我們能賦予後天的努力,便能改善先天的「命運」。「貓捉老鼠」所表達的,就是察覺有妄念、煩惱時,不去跟它糾纏,就不會由「惑」、「業」而引生「苦」果。若能做到這樣,生活就能美好!
參考資料
聖嚴法師(1999)。〈老鼠入牛角〉,《禪的生活》,台北法鼓文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