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老朋友C君,因為常常喜歡埋怨,朋友聚會裏面,召集人有時候就故意不找他。有一次,他事後知道了,就來問我:「人生總有不快樂的事,我只是比較誠實一些,我不相信其他人永遠都很快樂,老朋友如果都是出來表面嘻嘻哈哈,有甚麼意思呢?為甚麼因為這樣排擠我?」
我反問他一句:「你有沒有發覺,很多次朋友的聚會,如果有甚麼爭議,就有人出來說一句『做人最緊要快樂』,這樣就打了圓場。」
C君想了想:「好像也是這樣,不過跟我的問題有甚麼關係呢?」
「我們這群朋友,都是年屆中老年,有不同程度的人生煩惱,出來聚一聚,當然會提及自己的喜樂,也很少希望別人可以幫忙,只是說出來放鬆一下,希望得到一些認同,你若是只顧自己不停地抱怨,說一些負面說話,那他們就會覺得沒有得到聚會放鬆的效果了。」
我勸告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樂,所謂人生修養,便是懂得自我消融這些煩惱事,若是真有甚麼煩惱需要朋友給意見,就私下相約一兩個熱誠知心的人討論。千萬不要在群體像潑髒水一樣,將黑暗想法隨意傾瀉出來,發洩一下,沒有甚麼積極性。
其實我明白這群朋友,內心都有點迷惘,因為人生階段不一樣,過去的快樂目標,很多都不能再實現了。眼前的現實是「子女長大了,不再那麼親近」、「腸胃功能轉弱了,不能吃那麼多」、「精力不如前,外出旅行的趣味也減少了」等等。
佛教定義的「樂」,跟世俗的快樂很不一樣,一般人所習慣追尋的快樂,屬於佛教「欲樂」的範疇,「欲樂」本身就是短暫和不穩定的,而且通常苦樂相依,快樂從痛苦那裏得來,快樂之後又會痛苦。
粗略來說,「樂」分三種:
1)欲樂:來自五欲「財、色、名、食、睡」的滿足,通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遭遇六麈「色、聲、香、味、觸、法」獲得。欲的意思是欲望,有所渴求,除了官能上滿足,精神上比較高級的滿足,也這樣歸類,例如看書、聽音樂、思考哲學問題等等。
2)定樂:簡單說就是處於離開身心煩惱的安定狀態,例如靜坐得到的安穩禪悅。不過定境尚未算解脫,因為定境終止之後,還是會衍生煩惱。
3)解脫樂:從自我中心中剝落,等如《心經》所說:「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如果光是從「欲樂」得到滿足,人年紀大了,精神沒有那麼飽滿,生理條件沒有那麼足夠,很容易開始納悶:人生究竟為了甚麼呢?
我們少年時期,社會很流行一句說話:「人生就是用小部分的快樂,抵抗大部分的痛苦。」若是快樂的感覺減退了,好像不愉快的感覺就相對增加。
所以人就得提昇自己,不能常常處於渴求滿足的狀態當中,心靈安穩就是美。南宋無門慧開禪師詩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肉身為人,很難躲開「欲樂」,若是要精神上有所提升,首先,就要知道不可以太依賴外在的事物,所有事物都會變動,不能太當真、當作永恆。其次,就是有意識往比較高級的「欲樂」處挪動,欣賞文化藝術、學習人文知識、參加讀書會、練習太極八段錦等等,都是比較健康、又可以得到安定感覺的活動。
一個人處於安穩狀態,其實也是在享受片刻的「定樂」,不過,若然沒有深入定靜止觀的功夫方法,大概難以持續。
「解脫樂」則是一個更高的層次了,不過,修行人若是基於奉獻精神,無私地完成一些工作項目,圓滿地鬆一口氣的時刻,也是嚐到了片刻的極樂了。
一個心中自然喜樂的人,也會容易令身邊的人快樂,人緣就自然好,喜樂的境界越高,又越能為身邊的人,提供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