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誰能代受

(http://touchingwhatilove.blogspot.hk/2014/05/reading-mis.html)
(http://touchingwhatilove.blogspot.hk/2014/05/reading-mis.html)

如說生死是人生大事,死亡比出世給我們的衝擊和反思,總是來得較強較大。

最近出席了不少喪禮。由於逝者信仰不同,喪禮形式都有所分別,從中可見各宗教如何看待生死,以及它們如何撫慰信眾面對這誰也不可逃避的人生經歷。

部分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人死如燈滅」。有些朋友看到親人陸續往生後,有所感觸,覺醒應該珍惜生命,認為自己要「活在當下」。他們改變了以前埋頭苦幹的生活形式或慳儉的生活態度,以「今朝飲酒今朝醉」的心態過活:少些工作,多了吃喝玩樂,還聲言最大的願望是死前花完最後的一分一毫。這種人生觀令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否定了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有宗教信仰的人,大都有一共通處,便是相信生命不局限在一世。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喪禮中,他們如此安慰逝者家人:逝者已經完成了他在此生的使命,終於回歸神的懷抱,在平安和美滿的天國,他們有永恆的生命,等待將來和家人親友團聚。由於這個信念,家人可以釋懷,因為一來不必替逝者擔心,二來對未來有了相聚的希望,減輕了分離的痛苦。

我在一次基督教形式的喪禮,聽到亡者的遺孀說出很有智慧的話:「人出生時,緊握拳頭,一生就為了爭取東西;人離去時,手指卻放開,因為沒有甚麼可以帶走。」但是大部分的喪禮,還是充斥了眼淚和哭聲。多數人認為越捨不得逝者,才算讚揚他的生命價值,「唯世習以哭泣表示亡者的哀榮」[1]。反而,在一次佛教形式的喪禮中,亡者的丈夫表達哀思,情緒激動,令在場人士倍覺傷感。主禮的法師隨即提出應該多為亡者設想,以免她傷心不捨,難以安詳捨世。佛教主張生者死者萬緣放下,才是面對死亡的適當態度。

佛教如何解釋生死?如何面對生死?如何看待此期生命?

佛教的因果輪迴觀念是當中的重點。明代憨山大師在《夢遊集》中云:「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龍舒增廣淨土文》:「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眾生〕從無始來,迷本淨心,隨業流轉,六道輪迴。」佛教認為我們生生死死,沒有間斷,都是自造的「業」。

「我們每一天都生起很多〔不同的〕煩惱……由這些煩惱牽動我們造作種種行為,這些行為叫做「業」。當我們造了「業」之後,這種「業」就會成為一種「業」的種子,藏在我們的生命中 ……這些業種子,將來就是我們另一世的資料了。到臨終的時候,你作了行為的那些業種子就會活動起來 ……來世生命的種子當受到這些業種子的刺激,它就爆發;當爆發的時候,你下一世的生命 ……就出現了。」[2]如果我們要停止輪迴,就必須熄滅煩惱,生命到那才稱之為得到真解脫。

佛教的西方淨土說,開示了依賴阿彌陀佛接引。但如果我們只強調依賴接引,便可能忽略了佛教重視自力和鼓勵眾生在現世修行的精神。正如《地藏經》所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佛說無量壽經》亦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由此可看,每人將來的命運,自己的行為便是關鍵,因果自受,無人可代。

另外,我發願現世要好好修行,是因為聽到聖傑法師在講解焰口法會的堂上,告訴我們:「法會的三大士為了勝任其職,必須在日常行住坐卧,時刻留心,務求戒體清淨。」原來我們這個臭皮囊,可以和純潔、清淨扯上關係!保持戒體清淨,可是我們生命中最美麗又神聖的事業!


[1] 聖嚴法師:《學佛群疑》第 55 頁

[2] 羅時憲先生講授:《成唯識論講記》──附《百法明門論》略析第 128 頁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