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說法獅子吼──佛教藝術中的獅子像

五月柔如絲的風,燕剪裁了,同時展開初夏的序幕,何妨三訪敦煌去。

再臨敦煌,已不再是尋幽探秘的遊客心態,也不純是遊學朝聖的佛教徒心態,反而較近回家的感覺。自去年一別,常惦念敦煌,那一望無際的絢麗天色、瞬間萬變的沙丘線條﹔洞窟中仍披滿身風霜,卻流一臉慈祥的佛菩薩像﹔和長年留守敦煌,研究院內來自大江南北、男女老少的敦煌之友。敦煌石窟內容之豐富,更令人百看不厭,每次入窟勻有新發現和體會。今次的新發現是佛菩薩像兩旁下方的石獅──

佛陀說法 如獅子吼

為什麼敦煌石窟內的佛菩薩像兩旁下方有一對石獅呢?不單在敦煌,其他地區的寺院門口通常都有石獅一對,乃至北京天安門廣場、香港中環匯豐銀行大門前,都有一對威猛的獅像,是風水嗎?還是另有內情。其實這些現象,源自二千多年前的佛教教義。據《楞嚴經》記載﹕「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獅子吼,成阿羅漢。」﹔又如《如來獅子吼經》云:佛陀說法如獅子王之咆吼,能聽聞者,皆具有大善根功德。獅(師)子吼,喻佛在大眾中演說佛法,心中無所畏懼,好像師子作吼。佛曰:「我當令一切眾生,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是為「大悲獅子吼」。《大智度論》中云﹕「佛為人中獅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為獅子座」,所以相傳佛陀弘法,感動天地,連獸王獅子亦來受教,並甘為佛菩薩座騎,终成佛教中「護法」的超然地位。在佛教造像中,大多安置在佛像兩側或下方,以護法、聽經論道者和佛菩薩的坐騎等形態出現。

今天之所以有佛教文化,最重要的原因是阿育王(公元前265年)的出現,他是印度第一位統一印度東、西、南、北、中,成大印度的國王,他因為經歷長期戰爭、殺戮太多後自覺要尊重生命,信仰當時的新興的佛教,更將佛教舉成國教,並向鄰國缅甸、斯里蘭卡等宏揚佛教等,後來還頒佈一消除民間疾苦的法典,刻於石圓柱上,柱上頂著四隻獅子來表示獅子吼,即代表佛向四方說法。這便是留傳後世的「阿育王柱」(圖1)。

圖1:阿育王石柱獅子柱頭
,印度鹿野苑出土,西元前3世紀中葉。(圖片提供: 林保堯)
圖1:阿育王石柱獅子柱頭,印度鹿野苑出土,西元前3世紀中葉。(圖片提供: 林保堯)

獅子東傳 發揚光大

今日一般大眾都以為祥獅獻瑞是中國本土民俗特色,其實中國並沒產獅,獅原產於非洲,中亞和印度北部。虎體形和生態與獅相近,分布於亞洲地區,所以中國人畏之而稱「萬獸之王」。有趣之處是,西方人敬畏的「萬獸之王」的獅,在地理上兩者是各據西東,不會並存碰面的。其實獅子成為吉祥的代表,在古埃及時期已出現了,如古埃及人約建造於公元前2650年的哈夫拉王朝的獅身人面像,更是開創了以石獅守護帝王陵墓的先河。对後世中西各國的文化藝術,產生了莫大影響。又如巴比倫古國(公元前2004-169﹔606-539)今天雖已不存在,但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如<行走的獅子>等作品,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古代中國,除了軍事和商務而與西域交通接觸外,在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7-75)佛教自天竺傳入中國,獅子文化亦隨之而至,也有西域民族帶備各種稀珍沿絲路入貢。漢代班固撰寫《漢書‧西域傳》載﹕「……明珠……汗血之馬充於黃門,巨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當時古印度通用梵文,稱獅子為Simha。由於印度與鄰近各國常有商業和交通往來,隨絲路西傳歐洲就演變成了Simba,東傳至中國,則只餘下Sim,而譯成沿用至今的師或獅了。中國人自古飽受虎患之害,聞虎色變,所以當聽聞獅子更强於虎,便轉而祟獅以制虎。於是,除皇家和寺院外,民間也開始流行披上仿獅的織品來舞獅,和製造各種以獅為題的飾物和手工藝品來趨吉避凶。

中國佛教經歷了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傳播,除了透過法師們的講經弘法和法會唱誦外,同時亦透過佛教藝術來「無言說法」,以「像教」來弘揚佛教義理,相對而言,佛教造像藝術亦因而興盛繁榮起來。佛教藝術的表現內容由佛陀本生故事及其教理,至一眾諸佛菩薩及各大弟子護法等形象。如敦煌北涼(公元421-439)莫高窟275窟中交腳菩薩寶座側的獅子,昂首威猛而立,現其護法之相(圖4)。另一例子,如敦煌唐代(公元619-907)莫高窟458窟的獅子形象馴服,表現其聽經之相,同時發揮彰顯佛教義理的威信功能(圖5)。而原藏於敦煌321窟的唐代石獅更是當中極品,可惜於上世紀初給俄人探險家奧登堡奪走,現存於俄國博物館(圖6)。

護法神獸 無言說法

中國佛教石獅雕刻中,以唐代造藝最為超卓,威嚴豪邁及較為寫實的風格,結合西域民族和中原本土民族味道,不一不二。為求石獅蹤影,我到訪英國倫敦國家博物館(圖7&8)及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圖9),見到中國唐獅文物流落他鄉百年,雖歷千多年風雨,依然挺胸趷立﹔眼前的一頭唐獅,觀其因緣,容合了印度文化,而印度文化又吸納了波斯和希臘文化,所以是柔合了各大文明古國盛世時期的智慧結晶。至今是中國藝術文化象徵之一,並流傳至世界各地最具規模的博物館,成為人類藝術文明的共同資產﹔再觀佛教藝術中的獅子像,念起普度眾生的獅子吼,大乘佛教精神的宏世觀,超越一切的思維。這種寬容宏大的精神,依然是佛教給世人最震撼的聲音。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7%b1%e6%85%a7%e7%91%9b%e5%8d%9a%e5%a3%ab/" title="Posts by 駱慧瑛博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駱慧瑛博士</a>

英國劍橋大學副院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副研究員及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專研敦煌唐代觀音經變、敦煌吐魯番文獻等。專著《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為首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非遺組)得獎作品,並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及著《緣繫敦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