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詩佛王維的空靈意境

圖片:舞台劇《空山印深情–王維》海報。作者提供

唐代詩佛王維的詩歌,往往給人一種空寂、空靈的感覺。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首《山居秋暝》描寫秋日雨後山林美景,全詩以「空」字起筆,為觸目所及的自然景致奠定基調;「照」和「流」看似打破先前的寂靜,卻襯得雨後的山林越發靈動,一種別樣的空靈意境隨之而生。

王維另外一首詩《鹿柴》,也是以「空山」二字開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同樣落筆「空山」,首句以「空」描繪山之人跡罕至和寂靜,隨後又以「人語」打破「空」境。空谷傳音,愈見其空。隨後密林中乍現的光束,以自然莫測的變幻凸顯山中之靈動,強化了全詩營造的空靈之境。

王維自幼跟隨母親學佛,受佛法很深的薰陶。長大以後,他也喜歡與佛門中人交往,曾在禪宗南宗高僧道光禪師座下受學禪宗頓悟之旨十年,後來又拜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高足神會禪師為師。禪宗的思想滲透在王維的許多詩篇裡,佛學禪理也大大豐富了王維詩歌的內容與格局,讓他贏得「詩佛」的美譽。

眾所周知,「空」也是佛教的主要思想。佛教說「四大皆空」,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皆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乃至於宇宙萬事萬物,甚至於我們的色身,同樣皆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凡事皆空,就無需執著。真正明白了,這叫看破。晚年的王維不追逐名利,甘於平淡,安貧樂道。其山水詩中的空靈與質樸,超凡脫俗,映照出的正是他內心的閒適與超逸。

筆者把王維的舞台劇定名為《空山印深情》,劇名以「空山」二字開頭,便是取自剛才提及到的兩首王維的詩歌。

有人說,王維的深情,一半藏在歸田園,一半隱在離別苦。王維是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但除了描繪田間的自然風光,他寫得最多的詩歌題材是離別。《王維集校注》中,送別詩多達六十七首,佔全部詩歌三百七十六首的近五分之一。性情內斂的王維,不事張揚,卻用情極深。縱觀他的人生,離別是他不得不面對的宿命,也許也是他心底最大的傷痛。他幼年喪父,中年喪妻,妻子更是一屍兩命,難產而死。開元二十八年(740),四十歲的王維又接二連三地失去孟浩然、張九齡等幾位好友。十年後,他敬愛的母親逝世。歷史記載,王維服喪期間,形銷骨立,幾乎沒能活下來。

佛教指出人生有八苦,當中的「愛別離苦」,指人之所愛與所欲,總有分別離散之時,如生離死別,致使內心悲痛哀傷。王維的人生中經歷許多離別之苦,加上仕途失意,安史之亂又給他帶來巨大的心靈創傷,面對世間一切無常,王維如何面對?又能否一一化解?王維的種種深情,最終歸於何處?

佛教有「以心印心」一說,意指師徒印證之悟境相契,彼此心意感通。此種以心傳心,開啟了禪門傳佛心印的獨特宗風。佛教自六祖慧能以後,唯傳心印,不傳衣缽,以心印心。安史之亂平定後,唐肅宗要將「陷賊官」分等級論罪,王維因《凝碧池》一詩躲過一劫,自此以後,他隱居深山,一心參禪念佛,以深情印於田園,印於山水,印於「空」。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