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觀修法無我方式:
佛陀:
國王應知法無我,法者乃色諸事物,各持性相作者空。
於彼倒分別有相,異見於彼無如法。
說明:所謂萬物皆法。具體如下: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十八界: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塵(境)(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二處: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塵(境)(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我們要清楚地瞭解這些。諸事物,指所有的法的意思,法是一切的一切。
「沒有作者」是指:這些法不是由所謂的創世者創造出來的,不是獨屬於一個人或一個神所創造出來的,諸法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比如,不是由大自在天、大梵天所創造的,或是女媧所捏制出來的,或是創世者即某一個具有力量的、萬能的人,如上帝所創造出來的,並非如此。實際上是,每一個法都持有自己的性相、特色、定義,都具有屬於自己的、個別的、不同特點。在諸法當中有相倒分別,是因為於這些法相當中,用顛倒的分別心去看時,產生不同的看法與見地,至於他們所看到的法是否真實存在呢?實際上是不存在這樣的法相。例如,對於法相,有的人認為是真實的,有的認為是非真實的;有的人認為是好的,有的認為是壞的;有的人認為是長,有的認為是短;此等看法,實際上真理中不存在由於分別念所產生的法相。
佛陀:
捨此事物不尋空,顯現即是空性故。
唯壞滅中不說空。何以顯現無自性?
說明:有的人修空性的時候,將一切的法都放在一邊,而去尋找另外一種空性,這是錯誤的。我們要保留這些法,看著這些法,從中去尋找空性。比如:大家面對所衷愛的黃金,由於不捨得黃金變成空,將黃金放在另外一旁, 心裏想著黃金是空的,這是錯的,因為將諸事物完全不動它,然後去尋找空性,那麼我們對於事物的執著仍舊存在。我們觀修無我,觀修空性就是為了放下對事物的執著。如果空性與事物分為兩回事,對於事物上的貪著仍舊無法消除,那瞭解空性是沒有意義的。故不能捨棄諸法尋找空性,想像出一個空性來修,那是沒有用的。例如:拿一個你特別喜歡的杯子作比喻,不小心將它打破了,因為你觀其空性,故即使它碎了,你也不會傷心難過,因為它本來就是空,本來就是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還從哪去找空性!因為眼、耳、舌、鼻、身顯現的就是空性,除此之外沒有所謂的空性。空性,不是沒有了才是空性,比如有些人認為,只有壞滅的才稱之為空,如人死了,沒有了才叫空;瓶子碎了,沒有了才叫空;水杯裏的水乾了,叫作空;其實非也,萬物都是有的,也是空性,空性包含了無,也包含了有。或者說有、無一切的法都是空性,所以認為空性是一種否定的概念,是錯誤的。提出問題:為甚麽諸法無自性呢?即為甚麽一切事物沒有它真實的自已存在呢?
佛陀:
不住有無中等三,稱有輪迴與涅槃,
輪迴自性境心二,彼境如是觀無物,
說明:如果顯現,指眼、耳、舌、鼻、身上所出現的全都是顯現,為何這些顯現無自性呢?是有自性的話,那麼它是存在於有?存在於無?還是存在於有無之間的中呢?還是存在於這三者中的其中一個呢?實際意思為:自性不存在於有、無、兩者中間,三者任何一處。三也可說是過去,現在,未來。如果說自性有,有中存在輪迴、涅槃,先講輪迴當中沒有自性,輪迴本身可分為對境與有境的心兩種,對境即是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事物,心是看到色的心與能夠聽到聲的心,聞到香味的心,嘗的味道的心,觸覺的心,意識到的心,總之,輪迴分為兩面,一面是有境的心,另一面是對境。這兩者中,對境在上文已清楚講述。諸事物為空,即輪迴對境是空,有對境的心即是空,所以應觀此境為無事物,是不存在的,非實有的,如夢幻泡影一般。
佛陀:
自現毀塵塵無分,現物即心心如夢,
心身離名色諸相,是故輪迴空無我。
說明:自從微塵毀滅於無分微塵世界。在此提及須彌山,山在哪裏,是甚麽樣的?須彌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構成,高出水面84000由旬,水下亦有84000由旬,(1由旬約13公里),此山共有四層,如此之大,與我們所居住的南贍部洲相比大多了,還有如三千大千世界等,如此大的事物,它們也是由四大的微塵組合而成的。另舉例分析:以拳頭為例,五指握緊即為拳,那麼甚麽是拳頭呢?這個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其任一項皆沒有拳頭的樣子,沒有拳頭的組合放在一起就是拳頭了嗎?不是。不屬於拳頭的組合不成拳頭。就如一堆的沙子,如其中的沙子不能擠出油,那一堆沙子放在一起也擠不出油。有些人認為,即使是沒有拳頭,但還是有大拇指,那哪個是大拇指呢?皮膚?指甲?骨?肉?每一節將其拿掉,就沒有所謂的大拇。如此類推,向無限小處觀察,就是無分微塵,最小最小的微塵,就是無法用儀器測量的微塵,無前後左右分離的微塵就是無分微塵,小得只能想像,無法辨認的狀況,那就是空。
為甚麽對境要觀為無事物呢?因為對境本身就是無事物。就像粗形的山川等,終究會歸到微塵當中,微塵之間無分別,無分的微塵就等於是虛空,所以不能分為前、後,左、右方分的任一種狀況,就是一個「空」字,就是一種甚麽都沒有的狀況。又問:為甚麽我們能看到這些一樣樣的東西呢?這一切皆是心所幻想出來的,就像夢。是因心迷亂才產生的。心是實有嗎?心也是如夢一般的,非實有的,假的,無自性的。心如果有,那麼是怎麼樣的存在呢?入定狀態中去觀心,它是甚麽顏色的?甚麽狀態的?觀後甚麽都沒有,故說心也是空的。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菩薩都沒有看見所謂的心真實存在。心有顏色、形狀嗎?沒有。到底心是甚麽樣的呢?誰也說不清,誰也摸不著。因此,輪迴這個對境也沒有,有境的心也沒有,就屬於是空。這個空就叫作無我,我是無自性的意思,輪迴無自性是指輪迴不屬於心與心所對境的任何一方的意思。
附:須彌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構成,高出水面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約13公里,水下亦深達84000由旬。阿修羅在山底以及大海,四天王居於山腹,山頂為忉利天眾神之王帝釋天(因陀羅)所居,再上空為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諸天、無色界諸天。
佛陀:
輪迴無故無涅槃,因無有故無亦無,
二邊無故中亦無,王若如是修無我,我執從根能斷除。
說明:輪迴找不到,沒有了,就不會有所謂的涅槃。為何?因為所謂的涅槃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相對於有輪迴而言,脫離了輪迴就是涅槃,因輪迴沒有,故涅槃自然也就沒有了。眾人因輪迴苦,故想通過修行來脫離痛苦,得到沒有輪迴的境界叫涅槃。涅槃的藏語是由痛苦,逾越,超越的意思,即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的叫涅槃。輪迴是由有痛苦的五蘊,有痛苦的心和身體所組成的,沒有了這些痛苦的心、身體、五蘊就是涅槃。不能肯定有,故也沒有無,那麼兩者中間的中是否存在呢,答案是沒有,因為,沒有邊怎麼會有中呢。國王,如果您這樣觀修無我的話,那麼我執就可以從根拔除,這樣做就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就不會有業,沒有業就不會有輪迴,就能夠達到解脫。
尊者:
所謂法是色等一切。法我是凡夫心前現為各自性相與總性相的彼等實有。凡夫現見各自性相的因,則是無始以來串習的俱生無明。於此用譬喻和正理二門說無我,譬喻者:如水中月者為法。而彼實相中成立月亮則是法我。顯現月亮的當下無月亮者為法無我。譬喻,似乎可取清楚的各種顏色為法。彼實相中可取為法我。而彼顯現的當下就無可取,沒有成立一點點的體性者為法無我。譬喻,顯現幻之馬牛等為法,實相中成立馬牛等為法我。顯現馬牛的當下沒有成立馬牛等為法無我。回響、光影、陽焰、化、尋香城等亦復如是。由此之理,於一切法上觀修,是觀修法無我的方法。以譬喻觀修法無我在《月燈經》中也有詳細說明。
說明:法是指色等一切一切的事物。各自性相與總性相,就如同蘊是個總體,蘊有蘊的性相,其中色、受等又具有其個別的性相,所以每一個法不論是總體還是個體都有屬於自己個性的法。凡夫認為這些法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之所以可以看到每一個法具有個別的現象,是因為無始以來一直有的,一直由根植在我們心裏的無明而產生的。在此用譬喻和正理兩種方法來說明無我,舉例水中月,此境中認為水中月是實有的,那就是法有我;認為顯現月亮的當下無月亮的就是法無我。彩虹的比喻亦是如此,無真實的彩虹存在。牛馬、回響、光影、陽焰、幻化、尋香城等亦復如是。觀修法無我的具體練習方式:看著眼前一切看到的東西,雖然看得見,但觀其為無,虛空狀態的,無自性的。比如念珠,口頭說它無自性,是空的,但心裏卻對它又非常執著,則要繼續觀心亦是空,心亦無自性。它的自性就是它自己的意思,無自性就是它沒有它真實的自己。以上觀修法無我的譬喻有部份摘自《月燈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