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觀經》所言的三輩九品是甚麼人?(二)

《觀經》的下輩觀是第十六觀,即最後一觀。從得生機類而言,這是最下劣的一類眾生。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云:「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又云:「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

善根有二種:佛法善根和世俗善根。前五品者是遇大乘主修行福和遇小乘主修戒福而求出離生死的人,而中品下生者雖未遇佛法,不是求出離生死而修三福,只是行世仁慈,自行孝養,但仍具世俗善根,亦合世福。臨終遇逢佛法,因緣具足,聞信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而求生,乃得往生淨土。


下品上生是甚麼人?

但下輩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且看下生上品者是甚麼人?《觀經》云:「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顯然他們曾略聽習大乘經典,但不解義趣,也沒有修行可言,只是不誹謗。由於沒有受持任何善法,亦沒有求出離生死,相當於沒有佛法善根,又沒有世俗善根。

甚麼是「無有慚愧」?就是連自己都不知,以為自己受了善法,在修功德,自欺欺人。有人學了一陣子禪,說自己修定善法;有人聽了一點佛法,稱自己能講經說法;有人拜懺、供僧,說自己在修三福,尤其是行福。故說此人「無有慚愧」!善導大師說:「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


下品中生是甚麼人?

《觀經》云:「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顯然他們曾略聽習小乘戒法,乃至曾受各種戒,但旋即毀犯,身口意三業皆不清淨。

「無有慚愧」者,也就是連自己毀犯了戒都不知,還以為自己受了戒,在修三福,尤其是戒福,殊不知他們遇小乘法,「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當今現世,這類眾生,比比皆是。

善導大師云:「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後逢善故」者,大師沒有指明是「臨終遇善」,而「善知識」者,正是給他開示彌陀淨土法門的人。當然,第一個給我們開示彌陀淨土法門的人是釋迦牟尼佛,所以「逢善」,即有緣得逢釋尊廣開給眾生的彌陀淨土法門也。


《觀經》下品下生文的意義

下品下生文是《觀經》最精彩的部分,因為他們是極惡之人。若然阿彌陀佛都能救度下生下品者,那麼,恐怕沒有一個眾生不能被阿彌陀佛救度了!他們「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顯然下品下生者也曾修三福者,雖曾知道一點佛法,因不堪受善法,連世福也受不了,只受世間苦法。五逆是極重罪。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曾聲稱: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但是,釋尊卻在下品下生文中,特意指出下品下生者縱犯五逆罪,但他們臨終遇善,教令稱念佛名--南無阿彌陀佛。他們沒有誹謗正法,並至心稱念,即可乘念而得生淨土!

善導大師云:「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無可否認,我們多劫以來,必曾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故此至今還沒有出離三界,無休止地流轉生死。雖現得人身,因以惡業故,隨時墮入惡道,萬劫不復。這正是我們末法惡世眾生的寫照。

言「臨終」者,有兩重意義。一者是臨命終時,人總是不見棺材不流淚,若不置於死地,他不會想到後生的。此時獄火現前,大難臨頭,一切美夢幻滅。在二選其一的情况下,見閻羅王,還是見大法王--阿彌陀佛,出離心特別殷切,自然至心發願求生淨土。

另一意義是平生之時,當知生死在呼吸之間,隨時命終,泛指我們生命無常,時時刻刻都是臨終,當下應常常「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釋尊特意在下輩生文說念佛得生,說明彌陀淨土法門的特色--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節久近,皆可乘佛本願,稱名念佛,得生淨土。「本願稱名」,總攝萬機--往生者只要稱佛名故,即除生死重罪,即生淨土。所以,當知釋尊說三輩九品,其意之一在於攝取一切善惡機類,同一念佛,齊證不退。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