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所言的三輩九品是甚麼人?(一)

《觀經》的三輩文義

《觀經》,又名《十六觀經》,其中前十三觀說以定善觀行工夫,迴願求生淨土。此乃韋提希夫人啟請--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而釋尊應許宣示之。但因韋提希夫人未得天眼,不能遠觀,非定善觀行之機,無由得見極樂淨土及阿彌陀佛,善導大師言此啟請是「機緣未備,顯行未周」。

釋尊只好無問自說,讓修淨業三福的韋提希夫人及佛去世後未來一切眾生(包括我們),皆可以修行淨業三福,迴願求生淨土。本文將集中談後三觀,即第十四上輩生觀、第十五中輩生觀、第十六輩生觀。

《觀經》的三輩者修三福 --世福、戒福和行福。三福者: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釋尊將三輩再分為九品,乃至苦樂萬品的善惡機類,無非是泛指雜業世界眾生的不同根機,雖遇緣有異,但仍往生有份。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云:「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他們都是佛去世後的善惡凡夫,不堪受定善觀行之法,只能修散善三福之淨業,當中有受善法者,迴願求生淨土,如上輩眾生,亦有無解行、無善法迴願,只因臨終遇善,求生淨土者,如下輩眾生。


上品三人是甚麼人?

他們是佛去世後遇大凡夫,即遇上大乘佛法的人。善導大師強調他們是「佛去世後」,泛指末法時期的人。他們未斷惑見性,未入聖流,又沒法從性起修,談不上甚麼功德,只在大乘行福方面有一點善法,極其量是福德。又言「善法」者,即求出離生死而修三福 --出世間法,不只為人天福報而行三福--世間法。

上品上生者有三類:「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慈心不殺,是世福第三條;具諸戒行,是戒福第二條。讀誦大乘,是行福第三條。六念者,即念佛、法、僧,及念戒、捨、天等,亦是行福。他們是「大乘極善上品凡夫」,而往生的關鍵在於迴向發願,求生彼國。

上品中生者是甚麼人呢?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云何「不必」?或讀或不讀,故說「不必」;但言善解,即沒有提及修行。他們是「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

上品下生者又是甚麼人呢?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云何「亦信」?或信或不信,故說「亦信」。他們是「發大乘心凡夫」,行業再弱一些,致使終時,迎候有異。


迴所修行,向所去處

《觀經》的上輩者所修的三福,最後必須將其所受的散善功德迴向,發願求生淨土。迴向發願,是三輩九品者得生淨土的要行,善導大師每一品都說一遍:「迴所修行,向所去處」。即迴轉一切修行的功德,向求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在「至誠心」已解釋「迴向發願」的必要性,主因修三福者在雜業世界所修的皆是雜毒之善,所行的全是虛假之行,是不實之業,或不實功德,與真實功德莊嚴的極樂世界不相應,故「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故此願生者必須厭捨之,即迴所修行,才能向所去處。


中品三人是甚麼人?

他們是佛去世後遇小凡夫,即遇上小乘佛法的人。他們也談不上功德,只在三福的戒福有一點點善法。他們若能將所修善法,一心迴願求生淨土,即得往生。

《觀經》的中輩者分三品。中生上品者,受持五戒,持八戒齊,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他們是「持小乘戒凡夫」。

中生中品者,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他們是「無善凡夫」,只逢遇小乘的佛緣,授其小乘戒法。

中生下品者比較特別,他們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他們是不遇佛法的人,自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生死。這個孝養跟三福的孝養不同,故說「行世仁慈」。

善導大師指出:九品的前五品者,受不同散善法,修業時節延促有異,但因迴願,皆得往生。至於後四品者,他們受不同的世間苦樂法,迴願亦生。


下品三人是甚麼人?

他們是佛去世後遇惡凡夫,即遇上惡緣的人。他們不求出離生死,雖曾知道一點佛法,卻無解無行,一點三福都修不成,談不上迴願,故此只是受苦樂二法,起心動念,所作行業,皆是造罪,故稱為「遇惡凡夫」。下輩生者,正是我等末法濁世的罪惡凡夫的寫照,且看釋尊眼中的我們是怎麼樣的人,下文詳述之。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