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需要親身體驗──葛印卡與內觀禪

「你必須親身體驗真理。只有這樣,它才會成為你的真理。不然,它只是他人的真理。」這是內觀禪的靈性導師葛印卡(SN Goenka,1924- 2013)最喜歡給予學生的答覆。

葛印卡老師在9月29日晚上於印度孟買的家中因年邁逝世,終年90歲。生於1924年緬甸瓦城一個傳統印度家庭的他,早年經商致富,曾任印僑商務主席,事業成功的同時卻患上嚴重偏頭痛,屢醫無效。後經由緬甸最高法院吳強敦法官的引薦,向著名的佛教大師烏巴慶長者(Sayagyi U Ba Khin)學習內觀法門(Vipassana毗婆奢那)。由1955年開始向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達14年之久,不單治好其多年的偏頭痛,更體驗到內觀法門的最終標的。1969年,他被烏巴慶長者指派到印度當內觀教師,把內觀的方法傳回印度。

內觀法門,是起源於古印度的一種修行方法。葛印卡一生致力推廣十日內觀課程,曾到法國、德國、英國、瑞士、美國、加拿大……等地,舉辦了逾千場的十日內觀課程,全世界設有內觀中心接近三十處。除了佛教徒外,不少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等都有參加其內觀禪修課程。1994年,葛印卡老師更曾在印度的監獄內,對獄警及一千多位囚犯教授內觀課程,令獄警與囚犯雙方的關係明顯地改善,並有眾多戒除煙毒的實際例子。

在葛印卡老師的名著《生活的藝術》(The Art of Living)一書中,一直強調實踐的重要,以「佛陀與科學家」的故事,說明覺悟是需要親身體驗的︰「這位科學家所發現的真相和佛陀一樣,但他們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我有一些美國學生在印度上完課程後,回到美國去拜訪這位科學家,事後他們告訴我,這個人雖然發現了這個真相, 但他和一般人一樣有著一大堆的煩惱,並沒有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是的,這位科學家並沒有成為覺悟者,沒有從煩惱中解脫,因為他沒有親身體證真理。他所獲得的只是知性上的智慧, 他相信這個真相,是由於他對自己所發明的儀器有信心,但他並沒有親身體驗這個實相。」

書中以故事為說理的橋樑,當中富含言簡意賅的佛陀教法︰「佛陀只說了幾句話,但是,這些話包含了所有的教導:『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嚐、觸時,就只是嗅、嚐、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就只是看」)書中亦包含了葛印卡老師和學生有關禪修的問答,很有生活化的味道,也釐清了不少人們對禪修的疑問。

凱基證券的營運總裁,佛門網Channel的客席主持鄺文彬先生(Ben哥)原來一直都是內觀禪的粉絲!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去參加內觀禪營,更為此曾遠赴泰國呢。Ben哥表示,最初接觸內觀禪,正值97年金融風暴︰「個人有點工作上不如意、投資上有損失,人比較低沉。」那時內觀禪剛被引入香港,Ben哥的太太參加了第二屆在青年旅舍舉行的內觀禪營後,便極力推介。

「初次接觸內觀禪感覺比較吃力,因為沒有平時的練習,在營中長時間坐禪,身體上有些不舒服。」Ben哥坦言,最初有一點不習慣,但覺得這是值得堅持的練習︰「儘管明白了禪修的道理和好處,也是需要練習的。葛印卡老師的十日內觀禪課程是一套比較完整的禪修方法,有系統、密集和嚴格,如要求過午不食,要持戒和禁語,也要放下手機,保持心的專注。」相信良藥苦口,是他繼續下去的動力,並且逐漸感受到當中的好處︰「透過觀呼吸和觀身體的感受的訓練,提升了我對心的運作的認識,對日常生活中處理事情的集中力、專注力也得到提升,擁有更清晰的頭腦和平靜的心境,使我看事情看得更清楚。」Ben哥以過來人的身份說︰「依著這個方法修行,取得成果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