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善士,輾轉增上!談《中阿含經》之彌醯經

阿玲自從上山以後,改變了阿娟以往的生活作息。阿娟由原本獨自一人逍遙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變成兩個人的互相遷就,相互磨合。她們由早晚課誦腔調的配搭,到廚房煮湯使用的食材,乃至廚房鍋碗刀叉的擺放位置,無一不是引發她們針鋒相對的導火線。阿娟常自以為傲曾在團體中生活,也參訪不少寺院,自認見多識廣,而常埋怨阿玲不曾在團體生活,不知如何與人融合的相處。阿玲也埋怨阿娟自以為是,仗著自己曾到處參訪那丁點的經驗,換來的卻只知一意孤行,自我膨脹,處處要她人遷就她。

阿娟愛找筆者訴苦,滔滔不絕的苦水如絕了堤的長江,都是與阿玲一起生活的火花。另一邊廂,阿玲也不時傾訴內心的不滿給同學聽。

以前有位佛陀的侍者名叫彌醯[1],一次外出乞食,在回程時的金鞞河邊,發現了一片環境幽雅的菴婆林。他看著這地方,心裏想著,這真是個好地方,地勢平坦,環境幽靜,又有清澈的河流,對想要精進修行的人來說,實在是再適合不過的地方,因此決定自己應該到此處,好好精進一番。

彌醯回到精舍,用餐後就前往佛陀住處,向佛陀說出自己想要離開,到剛才那個幽靜的地方修行,請佛陀允許他前往。佛陀因身邊無人相伴,原本要彌醯暫緩幾天,待其他比丘到達後才離開,但彌醯卻認為機會難得,應立刻動身。在他認為,佛陀是已修證的解脫者,自己還未修證的地方還很多,加上機會難得,碰上這麼個好地方,對自己的修行一定會有幫助。經彌醯堅決的再三請求,佛陀只能隨他的意願。

彌醯辭別了佛陀,到菴婆林中,選擇了一棵樹,坐下開始禪修。禪修中,彌醯還是不由自主的生起了欲、恚及害等三不善根。他不可置信自己這麼有信心也精進修學,找了這塊好地方,為何還是無法斷除三惡念的染著。這時他想起了佛陀,逐起身回去見佛陀。見了佛陀,他將自己獨修中,打坐生起的惡念如實的向佛陀報告。

佛陀告訴彌醯,從修行解脫來看,彌醯還未成熟,是無法獨自修行。佛陀提供了五種修習的方法,幫助修行解脫尚未成熟的人,趨向成熟。

一、親近善知識,與善知識和諧相處;

二、遵守戒律,舉止威儀,對微細罪也畏怖謹慎;

三、熟悉法義,使令心性調柔,無煩惱;

四、常行精進,堅定斷除惡不善法,修諸善法;

五、觀無常乃自然現象,得如實之智慧,以達苦邊。

除了以上五種方法,再以四種修習方法,對治自己的習性;

一、修習不淨觀,斷除貪欲;

二、修習慈悲觀,斷除瞋恚;

三、修習數息觀,斷除散亂;

四、修習無常觀,斷除我慢;

最後,佛陀對彌醯再次說到,以上的五法或四法的修持,都是以善知識為首。有善知識的指導,才能成就接下來的修習方法。另,在《增支部》的譯本中,將善知識譯為「善友」,能令自己增上的良師益友,都可以歸類為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有機緣碰到一位,能不時的導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減少自身我執我慢的習氣,還能彼此砥礪,結伴修學佛法,可謂打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1] 《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第五〉《彌醯經》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