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要讓好願在人間!──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專訪

法鼓山於二O一八年六月通過敦聘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擔任第六任方丈。(圖:法鼓山)
法鼓山於二O一八年六月通過敦聘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擔任第六任方丈。(圖:法鼓山)

法鼓山於二O一八年六月通過敦聘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擔任第六任方丈。 果暉法師是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也是聖嚴法師2005年傳法的法子。法師出家三十多年來,在教團中,人格健全、戒行清淨、氣度恢弘、有大悲願;和眾領眾、廣結善緣。最近果暉法師來港,慈悲接受佛門網的訪問,法師曾任法鼓山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法鼓山僧團都監、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教學資歷豐富,我們的話題,便從培育人才開始。

法鼓山的三大教育方針

聖嚴法師曾說:「今日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因此,法鼓山推動大學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關懷教育,以此三大教育延續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與悲願,透過人品的提昇,建設人間淨土。這是我所理解的法鼓山教育方針。 「佛教的弘化,必須要有人才,學術研究與修證人才都需要。學術研究,有助於提昇佛教的形象和地位,但是對社會的影響,必須從實踐著手。法鼓山三大教育中的大普化和大關懷教育,重於實踐層面,大學院教育則為大普化和大關懷教育培植專才,三大教育都為整體佛教培養人才。」法師說。

法鼓山的大學院教育已近四十年,從早期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到現在的法鼓文理學院,開辦學士、碩士及博士班,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入讀。另外法鼓山也設有僧伽大學,以現代化的教育體制,培養德學兼備、解行並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並能帶動社會淨化的僧才。

「聖嚴師父曾說:『佛教不是缺乏出家人,而是缺少實踐正法及具有大悲願心的出家人。』因此,我們培養學僧以道業與學業並重,從在學至畢業後領執,都是終身學習和奉獻的場域,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心志,是十分重要的。」誠如果暉法師所言,法鼓山培養的研究人才和一般學院的方法不同。法鼓山不只傳遞和研究佛學知識,也要實踐佛法,讓學生除了深厚的學問,也能有健康的身心,和奉獻社會的菩提心,如此才不辜負十方大眾供養的用心和功德。

「現今的佛教出家人,除了要兼具理論和實修,語文能力也很重要。語文多元化,對於國際交流乃至弘化,均有幫助。三管齊下,我們自己言之有物,才能與各界、各宗教達成互惠的深度交流。」法師認為,不一定所有佛弟子都要讀博士,但我們也不能消極坐等下一代大師出現。「上上人才,往往是自我養成;透過現代化的教育體制,至少可培育出為量可觀的中上人才,使中上人才,也有機會成為上上人才。」

至於大普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參與者能在課程及活動過程中體驗佛法,提昇自己的人品,影響周遭的社會環境。例子包括透過修行活動來淨化心靈:在禪修方面,有入門類的初級禪訓班,也有進階類的禪七、禪四十九、禪九十。在法會方面,則有大悲懺、地藏觀音法會、梁皇寶懺、水陸法會等,尤以結合環保、藝術等精神而改良的水陸法會,不但回歸佛陀本懷,並賦予了現代精神。此外,法鼓山也運用現代傳播媒介來普及佛法──出版各式叢書及影音產品,還透過電子、平面及電視媒體拉近與社會的距離。

人的一生,從初受孕即開始的胎教,到死亡時的臨終關懷及往生關懷之間,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層面,都是法鼓山關懷的焦點。在大關懷教育中,法鼓山長期推動社會救助及臨終關懷。在社會救助方面,自2001年3月成立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後,擴大並提昇了關懷層面,無論是急難救助、慰訪關懷,都受到社會各界的信賴與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的「關懷生命專線」,專線自2009年啟用至今,秉持「心靈環保」理念,融合佛法觀念及心理學助人技巧,提供電話專線協談或面對面關懷服務。果暉法師表示,他們剛剛在四月為122名的義工舉辦授證儀式。隨著這些義工經歷共七個月的培訓後,專線也擴大了服務時間,從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九點至晚上九點,他們將手執聽筒,傾聽社會大眾的身心憂擾,讓需要協助的人士,也能練習佛法來調整觀念和人生方向,永不放棄,樂觀生活。

關懷社,就公共議題發聲

明年是二O二O年,二十一世紀快過了五分之一,大眾對於在宗教層面上履行社會功能的期越來越殷切。在回應社會需求這方面,傳統佛教一向給人的印象是緩慢及抽離的。例如我們甚少聽到佛教徒就戰爭、貧窮、不公義、女性受壓迫等公共議題發聲。相比之下基督教及天主教比我們走得更前、更快。對此,法師同意在現代的脈絡下,佛教應加強展現對社會的關懷和實踐。

「佛教參與社會的立場,可借釋迦牟尼佛悟道前後的歷程來說明。悉達多太子‍出家,經六年苦行成道,這段期間,斷離一切人際關係,‍而在悟道後返入人間,說法度眾四十九年。修解脫道、行菩薩道,即是佛教關心社會而又超越社會的體現。此外,佛教重視和平。真正的戰爭,不只是發生於國境之間或是族群對峙,而在我們內心的矛盾。那是一場個人自己的戰爭──執著、三毒、無明⋯⋯因此跟其他宗教的處理方法相比,佛教採取的態度是回歸內外和平──以和平的方式促進和平。」

另一個大眾關注的議題是貧窮,法師點出貧窮分為物質貧窮和心靈貧窮。例如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為台灣內外重大災難提供物資援助,此外他們也對低收入戶、老人、殘障等弱勢團體,提供長期的社區服務和慰問關懷。「物質的貧窮,可從社會福利制度來改善,有資源的人應當濟助弱勢者。但是一切貧窮始於心靈的匱乏,‍所以我們重視心靈環保,籲請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彼此尊重,互敬互助,共同合作,從而消弭衝突,減少貧窮。‍‍」

不同國家對公義自有不同詮釋,然而佛教強調眾生平等的立場。法鼓山一直不定期與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The Global Peace Initiative of Women)共同舉辦「全球女性慈悲論壇」及「青年領袖促進和平論壇」,期許以深度討論,引發大家在面對世界問題時生起大悲心,從而推動世界和平。例如在2019年11月,他們會在泰國合辦一場探討氣候變化的論壇。這些都顯示出法鼓山在眾多社會議題上並沒有缺席。

佛門網以網絡傳遞資訊的形式弘法,而法鼓山在這方面也有許多新創建,如直播法會及共修,網上點燈、超渡等。科技發展的確為我們生活帶來便利性,除了讓我們更快速取得資訊外,也有助大家和社會產生互動。不過曾經有不少人指出,網絡的負面作用同樣會影響到佛教以網絡弘法的理念,最常見的問題包括抄襲及散播失實內容、資訊的碎片化及表面化、使用者誤以為網絡上的行為能取代現實生活等。

站在佛教徒的角度,法師提醒我們要注意發佈的資訊是否有益人心,是否會讓人心生法喜;接收資訊時要謹慎過濾,畢竟網路是中性工具,都是人心思惟的顯現。「媒體人要有責任感,不要只為報導而報導,造成社會困擾及人心不安。回到慈悲智慧的立場,發布訊息前想一想,是否正確、有益人心,且能幫助社會平安、快樂。」

近三十多年來,西方醫學和心理學界發展出多種以正念(Mindfulness)為基礎的修習方法。最常被使用的「正念」定義是麻省大學醫學院的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所說的「刻意的、不加評判的、針對當下的注意力」。在正念風氣盛行的今天,連很多佛教徒也參與其中,但當中不少活動未必完全和佛法有關,甚麼存有灰色地帶。在面對西方大力推廣正念的情況下,佛教徒應如何作出取捨? 又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法師指出,卡巴金博士本人有禪修的經歷,因此不懷疑他這位倡導者並非對佛法毫無了解。事實上,正念,是佛教於美國在地化之後,再向世界各地傳播,這是很正常的文化融合現象,自有它相應的對象。這點跟坊間現時大量出現的「XX禪」也差不多──巧克力禪、攝影禪、茶禪⋯⋯雖然這些活動不真的能讓我們深入禪法,但若能幫助參加者放鬆、專注,不也很好嗎?當參加者自覺有需要參加高階一點的禪修課程時,他們自己會去嘗試了解。

「修學佛法的次第很重要,可歸納為聞思修證,或是信解行證。信,從信仰入門,建立信心。‍‍解,清楚理解因果因緣觀。‍行是實踐。證是對實踐的檢視,對佛法有所體會,對人生有所受用,這也是證。以法鼓山為例,我們分設初、中、高階禪修課程,禪眾可逐級深入禪法,只要持之以恆,自然可找到相應法門,從修證建立真正的信心,從此對佛法不再動搖。」

在中國的語境中提到佛教,很自然是指漢傳佛教,然而原始佛教及藏傳佛教亦自有其生態圈在運作。身為佛弟子,理解不同宗派之間的差異,一直是近年經常探討的議題。2018年法鼓文化主辦「世界佛教村」座談會,集合了東西方的教界賢達,一同交流佛法弘化新思維,擘畫「世界佛教村」的美好景致。其時果暉法師提到我們要緊記「以利他來自利」,勉勵大眾珍惜感恩每一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次訪談中,我不忘請他就「視野」和「使命感」這兩個立足點,談談法鼓山在全球佛教的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對普羅大眾來說,他們更關心佛法調適身心的實用面向。但我們不要忘記,應用是建基於對佛法的正確理解。漢傳佛教發展至今日,歷代大德留下的論籍繁多,我們發揚這些珍貴的傳承是責無旁貸的。讓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能理解及受用漢傳佛教的優點,是我們的首要課題。」那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呢?法師補充,加強外語的學習,其一是為了要把祖師大德智慧傳播出去,因為外國群眾不懂得中文;其次是與各國學者分享漢傳佛教的豐富內涵。

好願在人間

聖嚴法師說過,發願是一種心態、一種生活態度,更可以說是生命的方向。現代人生活充滿迷茫和痛苦,發願有助我們尋找生命方向,在滾滾紅塵中產生堅定的信心,從而得到力量。剛巧2019年法鼓山的年度主題是「好願在人間」,這是由聖嚴法師留給社會大眾的勉勵,希望我們能透過許願、行願,來轉自己的好運,也轉家庭、社會及全世界的好運。

也許你我會問,如何發一個好願?法師認為,我們要以發大悲願為目標。「漢傳佛教強調成佛之前,必須先行菩薩道。‍成佛是一段無量劫的修行過程,為此我們要堅持不懈怠、不退轉。做任何事,都會遇到挫折,而‍願心,既是起點,也是大方向,同時代表精進的意志力,提醒我們要朝著方向努力前進。」

法師指出,法鼓山是觀音道場,四個相應的修行次第是: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念觀音,是念觀音菩薩的慈悲智慧功德;求觀音,是為眾生祈求,祈求佛菩薩讓自己有力量幫助眾生;學觀音,是學習觀音千處祈求千處現的精神,隨時隨地幫助他人;當我們‍的‍智慧慈悲一分分增長,能像觀音菩薩那樣,時時、處處濟助眾生,那就是做觀音。

2019年法鼓山的年度主題是「好願在人間」。法師寄語,如果大家都能發好願、行好願的話,那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圖:Tim Liu)
2019年法鼓山的年度主題是「好願在人間」。法師寄語,如果大家都能發好願、行好願的話,那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圖:Tim Liu)

我們雖然常說要發大願,法師卻認為,願「可大,可小」,不妨掌握「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兩個原則。誠如他在新春開示所教導那樣,一方面是願自己成長,另一方面是願關懷利他。這兩個方向相輔相成,其中一個有所增長的話,另外一個面向也會隨之提昇。

年紀較大的老菩薩,是否發的願也要比照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呢?法師建議我們不要有這種思維,每人都可以從小處著手。「不要吝惜發願,也不要發空願,認知自己的能力、體力和各方條件,是發好願的基礎。比如長者體力可能較弱,假使有心當義工也很好,可幫忙揀菜,或是整理蒲團、毛巾,能做多少是多少,不必強己所難。做義工,是從利他來消融自我執著,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發願以後,不能就這樣扔到一旁,是要去實踐的。法師希望我們能夠經常提醒自己:「我願意這麼做!」那麼,即使遇到挫折困難,依然可以保持初心,鍥而不捨堅定前行,這便是願力的可貴。

最後,法師寄語大家,生命的意義,在於自利利他。我們與家人、與社會大眾的因緣是無法切割的,透過願力,可使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更緊密結合,互相影響,互相分享。如果大家都能發好願、行好願的話,那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